() 公孫瓚躲在易縣堅守,開置屯田。兩軍相持一年有余,閻柔等軍因為是臨時拼湊而成,雖然有冀州軍兵糧支持,但士兵思歸,最終內部分散,撤圍而去。 麴義和張燕也想回軍,沮授不愿,又恐眾將不服,于是傳信給臺駘,言明公孫瓚避戰一年,他的軍隊已經沒有一點士氣。而且公孫瓚日漸昏聵,正是一舉將其拿下的好時機。但是諸將領看到閻柔撤軍,也想回到冀州,請臺駘指示。 公孫瓚看到閻柔撤軍,不予理睬,反而增強防備,他得意洋洋地對長史、太原人關靖:“如今四方龍爭虎斗,顯然沒有人能連年坐在我的城下相守,閻柔能對我怎么樣!” 臺駘意識到這是拿下幽州和遼東的好時機,正好可以一舉將公孫瓚擊潰,之后也可順勢收了田楷占據的青州。于是一面以皇帝的詔書曉諭公孫瓚投降,一面大舉增兵,派遣張郃率韓莒子攻城營等三萬輕步兵前去圍城。 在此之前,公孫瓚據守各地的將領中,有人被敵軍圍困,公孫瓚不肯救援。 這時,公孫瓚的思維走入了一個怪角,他甚至有些自暴自棄的感覺,于是:“如果救了這一個人,會使其他將領以后依賴救援,不肯努力奮戰。” 等到張郃前來進攻時,公孫瓚派到南境營寨防守的將領,自知堅守不住,又知必定不會有人援救,于是有的投降,有的潰散。張郃大軍長驅直入,到達易京城門。 公孫瓚派兒子公孫續向田楷求援,并準備自己率領精銳騎兵出城,奔往西山,從背后反攻冀州軍隊,切斷冀州軍的退路。 這時有長史關靖,因為能投公孫瓚所好,甚得公孫瓚信任。關靖勸阻公孫瓚:“如今將軍部下將士無不懷著離散之心,所以還能堅守,只是因為顧念全家老少都在這里,而且依賴將軍在此主持大局。繼續堅守,拖延時日,或許能使冀州軍知難自退。如果將軍舍棄他們,率兵出城,后方無人作主,易京的陷落,便指日可待。” 公孫瓚于是放棄出城打算。張郃大軍逐漸進逼,公孫瓚部眾日益窘迫。 公孫瓚再不出城,北地騎兵便無用武之地,麴義的先登死士和顏良等人的騎兵幾乎派不出用場。幾員大將日益不滿,漸漸不買沮授的賬。正在這時,主將張郃到來,將諸將安撫下去,全力進攻公孫瓚。 197年三月,田楷得到公孫續的求援,立即點齊兵馬,與公孫續率兵五萬,分兩路來救。公孫瓚聞知,遣人密告公孫續,使其仿效圍魏救趙之舉,北上就近分兵進攻南皮和鄴縣。 臺駘接到青州軍進犯的消息,部署裴元紹和管亥迎敵。在青州大軍面前,田楷和公孫續的軍隊不堪一擊。臺駘趁勢令朱靈率兩萬水軍,以太史慈為副將,渡海從背后搶攻青州。 田楷軍不得北進,等到田楷往青州返回的時候,空虛的平原郡已經盡被朱靈和太史慈拿下。朱靈擊敗田楷于平原,副將太史慈陣斬公孫續,田楷死于亂軍之中。 朱靈留守平原,控制大河南北交通要道,飛書請臺駘增兵支援,又派太史慈以迅雷之勢東去占了樂安郡、濟南國、齊國。 太史慈繞開大儒孔融控制的北海國,又攻下自己的故鄉,位于青州極東的東萊郡。 至此,青州六十五縣除了北海十縣外,其余五十五縣已盡被拿下。 臺駘急令青州軍分出十萬,先期開進青州。在徐州呂布,兗州曹操有所反應之前將兵力填充進去。隨后,臺駘令別駕董昭安排官員進駐青州,并將青州軍的家屬一并遷徙過去,回歸故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