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年正月,東邊有袁紹幫忙,南邊袁術忙于稱帝,為了解除來自西南邊的隱患,曹操親率大軍討伐張繡,直驅宛縣(今南陽),軍隊駐扎淯水(今南陽白河)。 面對來勢洶洶的曹操大軍,張繡聽從謀士賈詡的建議,直接率部眾投降曹操。 曹操收納張繡族叔張濟的遺孀鄒夫人為姬妾,張繡感到羞憤,認為侮辱了自己。 曹操聽張繡不高興,就秘密準備殺掉張繡,于是送金銀給張繡部下的驍將胡車兒。 張繡得知后,疑慮不安,便向賈詡尋求計謀。賈詡道:“我們孤軍懸于中原,處境是十分艱難的,如果將軍認為這種恥辱可以忍受,那么便向曹操表露心跡,暫且忍受下去;如果將軍必須要報仇,那么我將全力為您謀劃!” 張繡道:“士可殺,不可辱!我知道曹軍強大,之所以來問計于先生,正是想仰仗您的謀略,還請先生授我計謀。” 于是在賈詡的策劃下,張繡假意向曹操請求,我軍駐扎在城外低洼處,想搬遷到高一點的地方,曹操允許。 張繡又,這次搬遷路過您的營地,我們的車子少,承受不了太重的物品,士兵的鎧甲能不能讓他們自己穿著,曹操正迷戀于溫柔鄉,況且張繡軍無所依靠,料想不會叛變,于是也同意了。 之后,張繡軍身披重甲,進入曹軍營地突然發難,曹操被殺的措手不及,出戰不利,曹安民(曹操侄子)軍前被殺,曹操于是率輕騎逃走。 曹操殺出營地以后,座騎絕影因被射中而身亡在宛城,曹昂把生存的機會讓給了曹操,主動將自己的戰馬讓給父親曹操逃脫,然后返身與典韋并肩作戰。 典韋在門前奮戰,張繡軍不能得入,張繡兵于是分散從其它門進營。時典韋部下兵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惡戰,無不以一當十。 但張繡軍前后兼至益多,典韋以長戟左右擊之,一戟擊去,便將賊兵十余支矛摧斷。后典韋左右死傷者略盡,典韋本身亦被數十創,雙方短兵接戰,張繡兵往前搏斗。 典韋便徒手挾著兩人擊殺之,其余士兵不敢近前,眼看典韋力竭,曹昂步戰而來,打氣道:“惡來,比比看誰殺的多。” 典韋咧嘴一笑,復前沖突賊眾,又殺數人,然而傷創重發,典韋就此怒目大罵而死,曹昂亦戰死。賊軍方才敢于向前,取典韋之頭,互傳而觀,又視其軀骸。 曹昂,字子脩,曹操長子,沛國譙縣人。庶妻劉氏所生,但由于生母早死,是以由正室丁氏撫養大。聰明且性情謙和,為曹操所喜愛,二十歲時即舉孝廉。 養母丁夫人得知曹昂戰死的原因后哭得死去活來,常常哭著罵著數落曹操:“你害死了我的兒子,從此我沒什么可留戀的!” 曹操一煩,便把她打發回了娘家。后來他親自到丁夫人娘家去接她,丁夫人卻坐在織布機前織她的布。曹操便撫著她的背,很溫柔地:我們一起坐車回家去,好不好呀?丁夫人不理他。 曹操走到門外,又回過頭來問:跟我回去,行不行呀?丁夫人還是不理他。 曹操沒有辦法,只好和她離異。曹操又讓丁夫人改嫁,不讓她守活寡,只是丁夫人不肯。后來曹操病重,自認為時日無多,嘆息:“我一生做事,沒有什么后悔的。假如死后還有靈的話,子脩如果問我他的母親在哪,我將怎么回答啊!”而由于卞夫人成為正室,卞夫人所生的長子曹丕則成為嫡長子,曹操開始重點培養曹丕。 宛城之戰,規模不算大,未能改變北方之局勢,但對于曹魏家族而言,影響卻是極為深遠。曹昂是曹操的長子,是理所當然的繼承人,假設曹操不帶其來宛城,曹昂得以不死,曹操所取得的基業,定然會穩固許多。 曹操收集殘部,退回舞陰(今河南省泌陽縣羊冊鎮古城村)駐守,聞典韋已死,為之痛哭,招募間諜取回他的尸體,親自臨哭,遣其歸葬襄邑,拜其子典滿為郎中。 曹操還對部將:“我接受張繡投降,由于沒有扣留他的人質,造成這次失敗。從此以后,不會再遭到這樣的失敗了。” 這時,曹操部下諸軍一片混亂,只有平虜校尉、泰山人于禁整頓部隊,有秩序地撤回。 路上,于禁見到曹操屬下的泰山軍和黑山軍搶掠百姓,便數他們的罪狀,并派兵進行攻擊。 泰山軍逃走,去向曹操告狀。 于禁到達以后,先安營扎寨,沒有立即去拜見曹操。 有人對于禁:“泰山軍已經先去告您的狀了,您應該快去向曹公解釋。” 于禁:“如今敵人就在后面,隨時都會趕到,不先作好準備,怎么迎敵!而且曹公英明,隨意誣告怎么能行得通呢!”于是從容地挖好壕溝,安好營寨。 這時,聚集在曹操身邊的眾人聽情況后都以為于禁要反,紛紛憂慮,只有曹操相信于禁,認為他不會反叛。 于禁布置妥當后,果然來拜見曹操,報告全部情況。曹操很高興,對于禁:“淯水之敗,連我也狼狽不堪,將軍在混亂中能整頓好自己的隊伍,討平暴亂,鞏固營壘,有不可動搖的氣節,即使是古代名將,也不會比你更好!” 張繡率領騎兵前來追擊,被于禁擊敗,張繡退回穰城,再度與劉表聯合。于是累計于禁的前后戰功,上表封為益壽亭侯。 曹操率軍返回許昌,認識到了士兵素質的重要性,于是開始整治兵容。夏侯惇部的嘩變,宛城里士兵的騷亂都是士兵素質過低產生的后果,這嚴重影響到了戰爭的勝敗,幾乎把曹操推到絕境,曹操由此更堅定了強兵的思想。 由于當時曹軍的主力是收編的泰山群盜,人數雖眾,素質卻過低,要想通過法制建設在短期內把他們訓練成鐵軍是不可能的。于是曹操精簡部隊,削減一大批部隊前去屯田,訓練精銳虎豹騎,由曹純著手訓練。 建安二年,曹操討張繡新敗,袁紹在背后蠢蠢欲動,曹操擔心自己被袁紹殺個措手不及,于是對荀攸、郭嘉:“現在,我準備攻打與我們貌合神離的袁紹,但他背后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而且兵力很集中,應該怎么辦?” 郭嘉回答:“袁紹的勢力盤桓在我們兗州和豫州的中間,就像是腳底的刺一樣讓我們無法遠足,當務之急的確是應該將他擊敗。如今,袁紹有十項失敗因素,而您有十項勝利因素,袁紹雖然名聲顯揚,眾多依附,但是他喜歡高談闊論,謙恭揖讓,以沽名釣譽,因此,去投奔他的多是些華而不實的士大夫;而您以至誠待人,不虛情假義,忠誠正直、有遠見和真才實學之士都愿為您效力,這是在品德上勝過他。 袁紹講究排場,禮儀繁多;而您待人接物出于自然,這是在處世之道上勝過他。 自從桓帝、靈帝以來,政令失于松馳,袁紹卻用松馳來補救松馳,因此缺乏法紀,令出不行;而您用嚴厲來糾正松弛,使得大官員都知道遵守法紀,這是在治理上勝過他。 袁紹外表寬厚而內心猜忌,用人好起疑心,只信任親戚子弟;而您外表平易近人,內心機敏善察,用人不疑,只看才干,不問遠近親疏,這是在器度上勝過他。 袁紹計謀多而決斷少,往往錯過時機;而您制定了策略就立即施行,可應付無窮的變化,這是在謀略上勝過他。 袁紹孤軍懸于中原,沒有盟友,有弟袁術尚且不能相互扶持,對其他勢力更無恩惠,且與徐州呂布恩怨頗深;而您重視外交,遠交近攻,以禮對待其他諸侯,從不興不義之兵,這是在交涉上勝過他。 袁紹手下的大臣爭權奪利,互進讒言,混淆視聽;而您管理屬下有方,讒言誣陷行不通,這是在明智上勝過他。 袁紹看到他人饑寒交迫,憐憫之情便在面色上顯露出來,但對沒有看到的,就有時考慮不周;而您對于眼前的事,經常忽略不管,但對于大事,以及與全國各地的交往,您所施的恩惠卻往往出人意外,對于看不到的事情,也考慮得無不十分周全,這是在仁義上勝過他。 袁紹做事沒有標準,所是所非不可知;而您對正直、有功的人禮敬,對邪惡、犯罪的人以法律制裁,這是在文治上勝過他。 袁紹喜歡虛張聲勢,而不知兵家要訣;而您善于以弱勝強,用兵如神,部下信賴,敵人畏懼,這是在武功上勝過他。 而且,袁紹依仗冀州尚且被渤海一郡之兵打敗,損失顏良、許攸等文臣武將,雖然這幾年來有所發展,但將不是您的對手。” 曹操笑道:“照你的分析,我有什么德能擔當得起!” 郭嘉又:“袁紹正在大肆募集錢財,可乘他仍是盟友之際,先向東收拾呂布。如果袁紹攻我,呂布拋卻恩怨而在旁支援,就會成為大害。” 荀攸也:“不先擊敗呂布,我們就不容易攻擊嵌在我們中間的袁紹。” 曹操:“你們分析得對。我感到為難的是,又怕袁紹撕破臉皮,向西聯合羌人、胡人,向南勾結蜀、漢地方勢力,那樣的話,他畢竟曾是盟主,萬一得到響應,兗州、豫州將盡屬袁紹矣。” 荀攸:“關中將領數以十計,各自為政,不能統一,其中韓遂、馬騰勢力最強,他們看到崤山以東地區發生爭斗,必然各自擁兵自保,如今,要是用恩德去安撫他們,派使者去與他們聯和,雖然不會長久安定,但足以維持到您克定崤山以東。鐘繇有智謀,您已派他前往長安,監督關中地區諸軍,還授予他不受法令制度約束的特權足以處理關中事務,您就不必憂慮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