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大軍東征的時候,并州牧梁習也遇到了一些麻煩。由于州內空虛,鮮卑部落首領育延,率其部落五千余騎趁勢進入并州境內,使人面見梁習,希望雙方能夠在邊境互市交易。
梁習認為如果不聽從其言,則會招來其怨恨;若聽任其到州內交易,又恐鮮卑騎兵會掠奪百姓。于是梁習一方面承諾跟育延在一座空城中交易,另一方面敕令各郡縣做好防務工作,然后自己與州治中等官吏率領軍隊前往交易。
市易還沒有完成,負責市易的官吏就將一個胡人抓了起來。
育延大驚,命令鮮卑騎兵搭箭彎弓,將梁習等人圍困數重,當場的吏民一時惶怖不知所措。
梁習于是緩緩地呼叫負責市易的官吏,問其先前為何要抓胡人,官吏稟報該胡人強行侵犯百姓。梁習于是呼喚育延出來談判,育延到后,梁習當場責罵道:“你們胡人自己先犯法,官吏卻不曾侵犯你們,你怎么敢命令騎兵來恐嚇我方?”
之后竟將他當場斬殺,其余胡人都被嚇破膽而不敢亂動。此后再沒有胡人敢入寇并州。
這時,之前牽招所征召的太原烏桓王魯昔,由于過慣了稱王的日子,十分不習慣軍旅之中為人下的感覺,又因為他的愛妻住在云中,魯昔十分想念妻子,又恐日后無法回去見面,于是以其部屬五百騎兵反叛回軍并州。
到達并州后,魯昔留下騎兵藏于山谷間,而自己單騎獨入晉陽,偷偷地帶其妻出城。
州郡官吏發覺以后因懼怕魯昔善射,不敢追擊。梁習知道后命令州從事張景召募鮮卑騎士使追逐魯昔。魯昔的坐騎負重行遲,未來得及與其部眾會合,就被鮮卑騎士趕上射死。
曹操先前聽聞魯昔反叛,十分擔心其日后會成為北邊的匪患,后聽說梁習已派人將其斬殺,大喜,立即上書表其功績,因功拜關內侯。
曹操諸多謀士中,唯獨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兩人關系親密,猶如朋友一般。
據載,二人行則同車,坐則同席。在嚴于治軍的曹操營帳里,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為,但在偏愛他的曹操眼里,“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曹操手下有一位紀檢官員,叫陳群,曾因郭嘉行為上不夠檢點奏了他一本。但是,曹操一面表揚陳群檢舉有功,一面卻對郭嘉不聞不問。
不僅如此,曹操還暗地里為郭嘉一仍其舊的生活作風喝彩。在長年征戰生涯中,曹操總是把郭嘉帶在自己身邊,以便隨時切磋,見機行事。每逢軍國大事,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曹操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期冀在接下來的北征當中,能繼續得到郭嘉的獻策。
當時曹操北征烏桓,沿途黃沙迷漫,風吹不斷;道路崎嶇,人馬難以行走。曹操起了回軍的想法,問郭嘉。
郭嘉這時不服水土,臥病在車上。曹操哭著說:“因我想平定沙漠,讓您遠涉艱辛,到現在讓您生病,我的心怎么能夠安定下來呢!”
郭嘉說:“我感激都督的大恩大德,即使死了也不能報答您的恩惠的萬分之一。”
曹操說:“我見北地崎嶇難行,想回軍,怎麼樣?”
郭嘉說:“我軍積蓄已久,正是為了此刻,兵貴神速,如今我軍一舉發動進行奇襲,輜重太多,難以掌握先機。而且假如烏桓人得到消息,必然加強戒備;不如留下輜重,軍隊輕裝以加倍的速度急進,出其不意地進攻。”
曹操聽從郭嘉的建議,由于郭嘉日漸病重,于是曹操就留郭嘉在易縣養病,放下輜重,輕兵疾行,終于出其不意,大破烏桓。
曹操得勝,收軍進入柳城,烏桓代郡部落單于普富盧、上郡部落單于那樓都來向曹操祝賀。曹操封田疇為柳亭侯,用來守柳城。
田疇自己認為當初為了主君死難,率領眾人逃遁,報仇的志向還沒有實現,反而靠它獲取利祿,這不是自己本來的意思,堅持推讓。曹操知道他心意至誠,答應了而沒有勉強他。
曹操撫慰單于等人,收了駿馬萬匹,那天就回兵,曹操還把烏桓掠去和逃亡烏桓地區的十多萬漢族人帶回內地,又挑選了一些烏桓騎兵補充到虎豹騎中。
當時曹操冒險由小路北進,情況惡劣,路途險阻。返回途中,時寒且旱,二百里無復水,軍又乏食,殺馬數千匹以為糧,鑿地三十余丈乃得水。
大軍途經碣石道(今昌黎碣石山流域),遇“樹木叢生,百草豐茂”之景觀,命士卒山中覓水,得泉(后稱相泉),操遂令軍止行安營。
尋樵夫聞知,此謂碣石流域,泉溢于虎山坡,南稱龜山,西南碣石山。
日落,時黃昏,遠眺夕陽暮色,近擁萬馬千軍,志未酬,己暮年,而詩性起,作賦《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從柳城班師,走的是濱海道。當他經過渤海之濱,登上碣石山(今河北秦皇島附近),俯瞰腳下奔騰澎湃的大海,迎著蕭瑟的秋風,遙望遠處時隱時現的島嶼,想起經過艱苦奮戰得來的勝利,滿懷豪情的曹操揮灑間便寫下了傳世之作《觀滄海》,全詩為: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回到易縣時,郭嘉已經死了好幾天,尸體停在公廨。曹操前往祭祀他,大哭著說:“郭奉孝死了,是蒼天要讓我喪失了啊!”回過頭對眾官說:“你們年歲都較高,和我是一個輩分,只有奉孝最年輕,我本想培養他做北軍中堅。沒想到他英年早逝,讓我的心都裂開了!”
曹操帶領眾官又在郭嘉靈前設祭。郭嘉死的時候三十八歲,跟隨曹操征戰近十年,多立奇功。
郭嘉出生于潁川,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登封一帶。此地是三國時期最大的人才庫。當時為各路英豪出謀劃策的謀士,十之六七出于此地。
少年時代的郭嘉就展露出非凡的智慧,他喜歡與長者交談,往往有獨到的見解,常使長者們自愧不如。光陰往薦,飽讀詩書的郭嘉轉眼長大成人。他長得清瘦俊朗,又有一雙清澈深邃的眼睛。
郭嘉自信而清高,喜歡無拘無束,交友非常挑剔,只與心目中的仁人志士來往。但他待朋友非常真誠、熱情,喜歡通宵達旦地飲酒暢談。
郭嘉21歲的時候,在朋友的鼓動下,投奔到袁紹帳下。袁紹當時被稱為“天下英雄”。他對郭嘉等人極為敬重,厚禮待之。但數十日一過,郭嘉便看出袁紹不懂得用人之道,非成大事之人。
于是,郭嘉毅然離袁而去。郭嘉是在袁紹最風光的時候離開他的,這非但要有極大的勇氣,更要有超常的眼光。
之后郭嘉被荀彧引薦給曹操,便成為了曹操最喜愛也是最得力的謀士,其深具通曉事理,足智多謀的資質。
應該說,曹操之所以用兵如神,“仿佛孫吳”。其中因為有郭嘉為其運籌帷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惜哉奉孝!痛哉奉孝!哀哉奉孝!后人有詩贊曰:“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謀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可惜身先喪,北軍梁棟傾。”曹操帶領兵回到薊縣,讓人帶著郭嘉靈柩在潁川陽翟他的故鄉安葬。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