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這一次大動作,其實并不難理解,所謂富貴險中求,如果任由肅王府這樣發展下去,將來給那位楚人公主的兒子做了皇帝,高家這個“外戚”的份將在臨安城失去意義,如果那位未來的皇帝陛下刻薄一些,手足相殘的話,高家甚至都會跟著受到牽連,成為刀下之鬼。
這絕不是什么危言聳聽的事,高明玉三十歲出頭入仕為官,今年已經是接近十的年紀,近五十年的朝堂起伏,讓他見識到了太多太多的血腥事,就拿啟國趙家上一代的恩怨來說,當年為三皇子的肅王趙長恭輔佐他大兄趙長鳴登基,而那位奪嫡失敗的二皇子,以及他的所有痕跡,被硬生生從臨安城抹了去,到現在甚至都沒有人記得那位同樣才華橫溢的二皇子叫什么名字了。
能讓一個人徹底消失,都不止是滿門抄斬這么簡單了,連帶著那位二皇子的妻族母族,都跟著被從這個世界上抹掉了
好巧不巧,高家正好是肅王府小公子趙延康的母族。
所以高明玉不得不未雨綢繆,他是個經歷過風浪的大人物,他比誰都清楚,所謂的兄友弟恭,不可能出現在天家皇室,就算是普通的王族公族里頭,也要面臨各種各樣的權力傾軋,更何況是肅王府這種即將成為皇室的王族
從得知趙顯離京之后,高明玉便知道機會來了,這場行動他布置的很是用心,前后共用了接近一個月時間布局,而且環環相扣,高明玉自認絕沒有什么破綻。
行動最好的結果自然是把那位楚人公主給炸死,然后失去理智的肅王下憤然將當今的皇帝陛下以及太后娘娘悉數抹掉,登上帝位,到時候那位小世子沒了正妃護持,子久了,自然坐不穩“太子”的位置。
就算事不成,高明玉也早早的布下了后手,他用軍右營的老卒動手,就算肅王下對此有了疑心,最后也會懷疑到那位軍右營的大都統王霜頭上,偏偏王霜剛好是小世子趙宋的義父,如果肅王下對王霜生疑,將來這個小世子邊的最大助力,便會不翼而飛。
當初執行這個計策的時候,高明玉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干脆連帶著那位肅王下一并給炸死到時候肅王府麾下眾人為了保命,一定會把肅王府的后人捧上帝位,而肅王府有兩位公子,一個是楚人公主項櫻的兒子趙延宋,另一個則是高家千金所出的趙延康,兩相比較之下,再加上高家在朝堂上的勢力,那位楚人公主根本翻不出什么浪花來,就會在這場斗爭中落敗。
那時,高家的那個外孫趙延康,就會直接登臨帝位,高家也會從一個書香門第,一躍成為大啟最有勢力的家族,什么謝家,嚴家,還有那兩個剛剛封侯的侯門,都會被高家踩在腳下。
這個想法雖然大膽,但是收益實在是太過人,當時高明玉甚至一度要付諸行動,不過冷靜下來之后,高老頭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
畢竟現如今大啟的局勢還不太穩定,如果真沒了那位肅王下,高明玉也沒有信心能維持住局面,再加上現在北齊西楚都跟大啟結下了梁子,如果沒了肅王下,就算高家掌了權,高明玉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聽周埔詳細稟報了一番臨安城的近況之后,
高老頭微微瞇上眼睛,微微皺起了眉頭。
他跟趙顯接觸了這么多年,自然知道趙顯是一個極為護短,而且格外重視親人的人,按照高明玉事先的推算,現在趙顯就算沒有動手殺了皇帝和太后,臨安城至少也該死上一批人,那位軍右營的大都統王霜,這會兒也應該被罷職在家才對,可臨安城現在的走向,完全出乎了高老頭的預料。
好在這次動手的這個人,除了事先找好作餌的那兩個軍右營的老卒,其他六個人都是高家自小豢養的忠仆,無父無母沒有任何跟腳,現在也都早就處理干凈,就算肅王下發現這件事不對,最終也追查不到高家頭上。
想到這里,高老頭拍了拍自己學生的肩膀,輕聲道“既然這樣,你便先回臨安城去吧,以后這段時間,無論臨安城發生什么事,你都不要再出城了,以免引起有心人懷疑。”
說到這里,高明玉聲音淡然起來“成康十六年那場兵變,你是經歷過的,那一次臨安城死了多少人,你心里也清楚,這件事如果泄露出去,那位肅王下的脾你也略知一二,到時候”
高明玉這段話,讓周埔渾不寒而栗,成康十六年的時候,他就在皇城兵馬司任事,兵變的那天夜里,他親眼見到那個如同少年人一樣的肅王下殺了多少人,此時聽到高明玉這么一說,他渾的汗毛倒豎,低頭道“老師放心,學生便是死了,這些事也會咬死,不敢透露半句。”
他這句話是真心實意的,這種事如果坐實,惹惱了那位肅王下,至少也是一個夷三族的罪名,與其這樣,還不如一個人死,該不會拖累家人。
“好了,現在事態緊急,為師就不留你吃飯了,你還是從西北門回臨安城,以防萬一,回了臨安城之后,如果宗衛府的人傳你問話,你也不必忌諱,就說是為師生了病,你家里有一副祖傳的方子給為師送來了,前后要通好氣,高家那邊為師給他們遞了信,這段時間為師也會閉了高園,抱病不出,只要你咬死這個口供,就決然不會出什么事。”
周埔聽了這番話之后,才輕輕松了一口氣,低頭道“學生知道了。”
高明玉揮了揮手“那你就去吧。”
周埔低頭告退。
高明玉做官四十余年,最大的收獲就是有了這么一堆門生故吏,這些朝堂上的人脈,讓這個老人哪怕致仕三年,遠離廟堂,也仍然能夠在這臨安城外的高園里,遙控臨安事務,甚至還能設下一個連環局,把那位肅王下耍的團團轉。
等到周埔走的遠了,高明玉重新拾起書桌上那本定邊詩集,偶然翻到了其中的一首詩,低聲念出了其中兩句。
“陣前京冠高百尺,不及廟堂筆如刀。”
這是一甲子之前,那位大啟的傳奇將軍蘇定邊在臨安獲罪,臨死之前所寫的一首絕命詩,說的是這位蓋世名將可以沙場無敵,卻敵不過朝堂上的暗箭槍。
高明玉念完這首詩之后,放下手里的詩集,把目光望向的臨安城方向。
“陣前水淺,廟堂水濁,肅王下,你拓土開疆的確厲害,可是在臨安城里要把一切看的分明,就沒有打仗這么容易了。”章節內容正在努力恢復中請稍后再訪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