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三分,各國所尚不同,楚人尚玄,也就是黑色,而北齊則是偏愛赤色,南啟這邊更傾向于ns,因此帝皇冠冕都是偏向ns的,不過三國雖然顏色不同,但是龍袍上繡的都是五爪金龍,這個總是差不離的。
身著龍袍,頭戴冕旒的隆武帝趙壽,正如同往常一樣,打著哈欠坐上了龍椅,算起來今年他已經十六歲了,今年是他登基的第年,不過這年時間里,在趙顯的種種安排下,趙壽每次上朝都只能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坐在龍椅上發呆,政事堂說什么他就點頭同意,政事堂不同意什么,他就搖頭否決。
因為他心里清楚,政事堂的背后,是自己那個如同大魔王一樣的皇叔。
時間長了,原本新奇的龍椅不再新奇,趙壽也就每天打著哈欠坐上去,再打著哈欠跳下來,每一次大朝會都是如此。
不過今天就大不一樣了,這個已經算不上小皇帝的少年天子坐上龍椅,瞇著眼睛看著殿下群臣山呼萬歲,不過金殿之中,有一個很突兀的身影并沒有跟著下跪,而是仍舊站在原地,微微拱手。
趙壽輕輕瞥了這人一眼,看清是趙顯之后,這個少年天子心里猛地一顫,后背上冷汗瞬間就淌了下來。
從成康十六年自己這位皇叔兵變之后,他就很少在上朝了,不過他每一次上朝,都必然會發生一些讓朝堂動蕩的事情,沒有一次例外。
趙壽猛地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然后有些手足無措的看著殿下低頭的趙顯,一時半會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于是他只能有些慌亂的擺了擺手:“諸諸卿平身。”
聲音中滿是顫音。
站在御階下不遠處的趙顯,心中多少也有些感慨。
早年成康朝的時候,有趙睿在頭上壓著,他跟當時還是太子的趙壽相處的很不錯,畢竟兩個人還有一個師徒的名分,那時候的趙顯全然沒有篡位的心思,因此也是真心實意把趙壽當成自己的侄兒來對待,不過到了現在,發生了太多太多事,趙壽不再把他當成叔父,而是當成了天底下最大的大惡人。
同樣,趙顯也不再把趙壽當成侄兒,而是當成一個可能會給他帶來小麻煩的隱患。
不過哪怕這個隱患會給他帶來麻煩,也盡在趙顯的處理范圍之內。
眾臣都平身之后,小皇帝勉強冷靜了下來,臉上擠出一個笑臉,對著趙顯笑道:“皇叔親征北齊大勝,朕準備出城三十里迎接皇叔,不成想皇叔偷偷跑回來了。”
現在的趙壽不再是從前那個對外界毫不知情的小皇帝了,每十日大朝他總是要來撐一撐場面的,因此自然能夠聽到許多國事,像趙顯伐齊大勝這種趙希,連臨安城里的老弱婦孺都知道了,趙壽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趙顯也輕輕一笑,對著趙壽拱手道:“陛下,臣伐齊,乃是為國而伐,也是為民而伐,哪怕僥幸得勝,那也是托我大啟臣民的福氣,又何苦再勞民傷財,也不敢勞動陛下做這些表面功夫。”
趙顯這話說得很有意思,崇政殿里的許多官員聽在耳里,都是若有所思。
按照從前的慣例來看,一個武將得勝還朝,皇帝慰問,武將一般都會說“托陛下鴻福”,或者“全賴陛下運籌帷幄”云云,總之是要把大功勞推在皇帝身上,但是趙顯卻說是大啟臣民的福氣,這里面就有很多值得玩味的東西了。
趙壽自然也能聽出來其中的意思,不過他并沒有,也不敢計較,當下對著趙顯笑道:“皇叔太過謙虛了,此次伐齊,功蓋當世不說,便是古人之中,也少有與皇叔比肩者。”
夸了趙顯一番后,小皇帝頓了頓,有些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皇叔親征辛苦,有什么事情派人知會政事堂一聲就是了,今天親自來崇政殿,不知道是”
趙顯理了理自己沉重繁瑣的朝服,尤其是頭上頗為沉重的親王冕旒弄得他很不舒服,等整理了一番之后,他才對著趙壽輕輕拱手,微笑道:“陛下,臣雖然是武將,但是也是京官,身上還有臨安的職司,來參與大朝會,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么?”
趙壽被趙顯噎的有些說不出話了。
你還知道你是臨安臣子,從成康十六年到隆武七年,整整年時間里,你上朝的次數不超過十次!
還不等趙壽生氣,趙顯就在御階下面抱拳,輕笑道:“不過此來,的確是有些事情要稟報陛下。”
趙壽深吸了一口氣,勉強保持笑容:“皇叔請說。”
趙顯聲音平靜,開口道:“第一件事,臣北進的時候,路過曲阜孔家,于是前去拜會,孔家人知曉我大啟歷來親厚士大夫,因此孔家家主,衍圣公孔元禮決定棄暗投明,舉家投誠我大啟,曲阜城也盡入我大啟版圖,孔家乃是圣人世家,頗為重要,過幾日衍圣公孔元禮便會來臨安朝拜陛下,到時候請陛下親自迎一迎才是。”
說到這里,趙顯補充道:“至于曲阜城,臣以為可以封給孔家。”
孔家衍圣公的爵位,是西楚,南啟還有北齊三個國家都封過的,孔家也都接了下來,間接認同三國同屬諸夏王朝,因此衍圣公的爵位不用再次敕封,但是曲阜城從前是北齊的土地,如今歸到南啟,這其中還是有一個流程要走的。
這個流程不止是為了做樣子,更是要借著這個機會告訴天下人,孔家姓趙了。
聽了趙顯的話之后,趙壽深吸了一口氣,勉強笑道:“皇叔迎回圣人世家,自然是天大的好事,皇叔所請,朕一概準奏,等衍圣公進臨安之時,朕會親自出城接迎曲阜城自然也仍舊歸給孔家。”
趙顯點了點頭,輕聲開口:“除此之外,臣就沒有其他事情了,臣北進勞頓,請退。”
趙顯這一趟,之所以要在崇政殿里大張旗鼓的露臉,孔家的事情只是旁枝末節,他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告訴那些躲在臨安城暗處的人,他趙顯回來了。
項櫻掌政幾個月時間,臨安城里多了不少魑魅魍魎,只有趙顯才有足夠的威嚴,震懾這些宵小。
至于除惡務盡,那就是癡人說夢了,水至清則無魚,如果真想要臨安城里清澈見底,那么要累死宗衛府不說,還會弄的人人自危。
小皇帝聽了趙顯的話之后,松了一口氣,緩聲道:“皇叔一路勞累,便回去歇息罷。”
趙顯輕輕拱手,緩緩退了下去。
次日,朝廷明發圣旨,敕封趙顯為當朝太傅,領大司馬。
封肅王府次子趙延康為肅安郡王。
將肅王府封地從肅州府一府,擴為周圍四府。
1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