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一柄刀劃破地,開立混沌之間。望神岳封,上不可見,隱在云中,云后有日,落下道道金光沾染云霄,似鴻蒙初辟,地初立,玄黃初開;下不可達,一目觀去,不見盡頭,橫貫連綿千萬里,萬山聚為一山,如萬道匯集,化作“道一”。 中央神岳直指青,岳號太虛;岳中藏山,山中有宮,宮名青云。 此處是云原第三開陽州,此地為下七十二福地之一,太虛山青云宮! 山外有神石遮,大塵匯云,上坐無數宮闕樓臺,如煌煌古之庭,懸于外,高坐云端,俯瞰人間滄海化桑田。 諸山岳,諸神石,諸大塵云之間可見無數仙光涌動,或登去,或入地去,或進山去,或兜兜轉轉,使了個神通遁去。 仙人如云似雨,卻如凡間大城般喧囂,而越是朝上而去,可見到的仙人便越是少,直至青云宮前,太虛山頂,那宮闕已是寥寥,與下方繁盛景象大相庭徑。 青云宮第五觀,道觀古樸,其中有門一十六扇,側屋二十一座,門前趴著兩只石虎,身軀龐大,神態安詳似在入睡,若是離得遠些,卻會感覺這兩個家伙是活著的生靈,不似假物。 但實際上,這兩個家伙確實不是假物。 古有石虎,生而有靈,自化一道,是為仙神身軀,不入幽冥輪回,無有生老病死。造地鑄,日為火來月為水,大風為錘,雷霆為鑿,暴雨狂雪為磨石,經無數歲月,才有石虎誕生。 石虎者,石靈之屬,乃成靈獸,非地神人鬼,亦不是贏鱗毛羽昆。初生時便有一頭蛟龍之力,每過百年蛻一層石皮,其力暴漲,有四頭蛟龍之力,再過百年,便是一十六頭蛟龍。待到一千年后,便有掀山蹈海之威,吞攬月之能,堪比重明神鳥。 第五觀前兩只石虎如同山,道行足有一千六百年,活有一個人仙之數! 一尊道人端坐觀中殿堂,他座下蒲團已爛,稻草開叉如雞窩,在他身前供奉五尊神像,俱是青云宮歷代祖師,此五位乃是第五觀中飛升的師祖,在青云宮中,算得上多了。 道人原本正在默默誦經,忽然他頓住嘴巴,睜開雙眸,沉默約有十息,眉頭微皺。 “緣石徑、渡石橋,去喚楊安石來。” 道人開口,門前兩頭石虎互相看了一眼,左側那只巨虎站起,哼哼兩聲,仰頭一聲虎嘯,四爪張開,剎那間踏步而走,瞬息便沒了蹤影。 約莫半盞茶后,那只大虎歸來,背上已經端坐一名青年道人,他面容清秀,卻又有一股灑脫豪意,背上負著個大木匣,厚重方圓,不知裝得何物。 雖然是青年,但那道人看起來也是不大,約莫只有十七歲,但仙道中人面相不可作為年歲依據,若是修至抱元,則返老還童如三歲孩子。 這尊青年道人下了石虎背,對那只大虎打了個稽首,于是那尊大虎忽然人立而起,同樣還了一禮。 “多謝緣師兄。” 這尊道人對那大虎道師兄,而前諱加緣,顯然這只大虎就是“緣石徑”,而另一只就是“渡石橋”了。 楊安石走入道觀,過九正門至大殿,見到那尊端坐道人,恭敬行禮,口稱師傅。 “不知師傅喚弟子何事?” 道人轉身,看向徒弟:“安石,為師剛才正誦讀祖師經文,忽然心中有感,冥冥之中有一道因果絲線纏繞,復又斷去,于是我便窺視尋源而去,卻見是來自寒州,于是便稍一算,知前因后果。” “我之前曾與你,待到浸溪澗中那千年的石榴紅了,那塊懸半百年的頑石落了,你便可出山去,去傳道,去收你那未來的徒兒,授業解惑,同時行走下云原,廣開仙門,濟世救人。為我青云宮積一份福祉,為你自己攢一份功德,為道法修行做一番磨礪,更是為十年后九玄論道奠一絲勝機。” 楊安石點點頭:“是,師傅是如此。” 道人頷首:“石榴還有三年紅透,頑石還有三載落地。安石,你道號垂定,本取垂釣安閑,定靜本心之意,意為不得焦躁,不得煩擾,不得急火攻心。但你心情太過武勇,故此之前我磨你九年,讓你定性定心,后又讓你去太華山洗劍池旁悟道一載,于劍囚谷之嘈雜中尋靜之真意,這些你都做到了,很好。” “不過眼下,你那修行,三年之定卻是不用再做了,你那徒弟也不用去尋了。我本還想再磨你三年,但如今有了變故,我思量一下,決定讓你現在下山去。” 道人眼中升起一絲明光:“劍需磨,但磨久了便容易錯,劍的鋒芒便消了;刀需鍛,但反復錘煉便失了意,刀就會變得脆弱。” “劍化鋒芒不可藏,斬去人來亦斬心;十年得道下震,看真做假假做真。” 楊安石略有驚訝,不解詢問:“是何變故,還請師傅示下!” 道人開口:“我算你那徒弟,本該是個草木靈精,是個有大氣運的人,在寒州中有人發下夙愿,故此我算到你收徒之事正應在寒,但現在,你那徒弟卻是沒了。” “沒了?” 楊安石一愣,不解道:“是何人所為?是算到了師傅.....還是看破了那靈精的大氣數?” “應當都不是,隨手而為之,隨手而破之。” 道人手中不知何時出現一盞茶水,手掌一抖,一茶化兩。 “我又一觀,你卻道是誰?” 他笑了笑:“漁陽劍!” 楊安石猛然抬頭,目光變得極為洶涌,一字一頓開口:“關、山、月!” 道人笑著搖頭:“你的徒弟成了他的徒弟,那一份大氣數也就轉到了關山月的身上,相對的,拔仙海自然也得了三分,這靈精似乎又和太華山有不淺淵源,嘖嘖.....” “這事情是他偶然所做,倒也是我失了算......拔仙海定是不知道的。” 楊安石沉默,而后緩緩開口:“奪了我的徒弟,因果糾纏,來日我必然與他有一戰,但想來,堂堂拔仙海第一真傳,漁陽劍主關山月,怕是不曾把十年前與他請劍的我放在眼中。” “但今時不同往日,漁陽劍利,我一樣有神劍仙刀相助,十年磨礪,九年鑄出刀劍二心,一年悟得劍意刀勢,我早已非昨日之我。” “一心二用,一刀一劍,刀可劈山,劍可斬海。” 楊安石背上木匣中正是放置一刀一劍,刀劍各有其名。 刀名:“下九關”;劍名:“老龍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