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點火的情況下,在馬群里過上一晚,那感覺真是非常奇妙。
入夜之后,馬群往里收縮,只有最強(qiáng)壯的公馬才會留在外圍。林跡將十頭象和被篩選出來的馬聚攏在一起,也擠在馬群中間。馬是可以站著睡覺的,象也可以。因為早有在象背上過夜的打算,因此在下午時候,還讓象先休息了一會兒。
這一夜果然過得并不安穩(wěn)。
狼群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狼群一出現(xiàn),整個馬群便像磨盤一樣轉(zhuǎn)了起來,內(nèi)部的馬也跟著移動。林跡等人所在的象隊也跟著動起來,要不然就可能會被擠到外面去。
蹄聲馬嘶狼嚎幾乎整夜沒停。被繩子拴在象背上的林跡等人也幾乎整夜沒有合眼。唯恐有狼沖進(jìn)來了。
天亮之后,狼群逐漸散去,馬群難得安靜了一會。林跡等人也趁機(jī)合了一下眼,但是沒有多久,白馬的長嘯聲響徹原野,馬群踏著晨霧開始奔跑移動。
馬群太大,腳下的青草沒有多久便會被吃完,而只吃青草的話,馬每天需要進(jìn)食六七小時,所以這種轉(zhuǎn)場一天至少要進(jìn)行三四次。近則幾公里,遠(yuǎn)則十幾公里,馬的奔跑能力,也是在這種轉(zhuǎn)場中練出來的。
昨天的過夜死了不少馬和狼,所以這次轉(zhuǎn)場走得有點遠(yuǎn)。
林跡睡得迷迷糊糊,又在象背上被顛了半個多小時,幾乎被顛散架了。
停下之后,林跡從象背上翻下去,起床氣大發(fā):“大家抓緊時間挑選好馬,我們今天就離開馬群回去。”
林跡說得有些賭氣,不過警衛(wèi)們都頗為贊同。要是在馬群里待上一夜不算什么,他們都年輕,身體吃得住,但再呆一天估計就不行了。
林跡也覺得像昨天那樣一頭頭的馴實在是太麻煩了。不如先挑一些好馬出來,不管能不能馴服,先在白馬的幫助下上了韁繩,趕回去再說。其他的,就等挑完之后,讓白馬把馬群里的馬分割一部分出來,直接趕回去算了。
現(xiàn)在的草原沒有領(lǐng)地的說法,牧羊人那邊的草場周圍幾千平方公里都可以放牧養(yǎng)馬,只要數(shù)量不是太多,那里養(yǎng)一個馬群沒有問題。到時候再慢慢挑,慢慢馴就是了。
如此想好,林跡先給挑出來的馬匹和白馬喂上精料,而后騎上白馬,開始在馬群里挑選好馬。
有白馬在,警衛(wèi)們再拿著套馬桿,很快就將馬群里最為壯實的一批馬挑了出來。這些馬被栓上韁繩后栓到了一起。也不虧待它們,拉過來后但凡不鬧騰的,都會喂上小盆精料。鬧騰的,則由白馬出來,再踢打一頓,收拾到順服為止。
到中午時分,馬匹已經(jīng)將地面的草啃食完了。林跡也挑了近二百頭馬出來。白馬在馬群里跑動,準(zhǔn)備領(lǐng)著馬群轉(zhuǎn)場。
林跡抱著白馬的脖子指指南面道:“我們帶一批馬回南面,其他的馬下回再來看它們好不好?”
這意思有點復(fù)雜,白馬估計沒有領(lǐng)會到。但林跡抱著白馬的脖子,使得它沒有辦法仰頭長鳴,邊緣處的一些馬匹已經(jīng)慢慢往遠(yuǎn)處擴(kuò)散了。
林跡讓警衛(wèi)們趕著選出來的馬和跟著小白的小馬駒往南面走,林跡則騎著白馬從馬群的一個角切入進(jìn)去,將一群大約二千來頭的馬從馬群里趕了出來,也趕著它們往南邊去。
后面的大馬群里有些馬往這邊看著,但沒有收到白馬的指令,并沒有太多馬跟過來。隨著林跡趕著小馬群離開后,幾匹似乎從來沒有抬過頭的馬慢慢揚(yáng)起頭來,用高出普通馬半個頭的身高打量著四周,不久之后,馬群里立刻開始了馬王之戰(zhàn)。這個時候,林跡等人的身影還沒有從地平線上消失。
趕著馬群走路,速度并不算快。快馬一天能跑幾百公里。但馬群里有小馬以及孕馬,速度就快不起來了。而且馬匹長途奔跑,需要及時補(bǔ)充蛋白質(zhì)和鹽分。林跡現(xiàn)在也沒有足夠的馬料喂養(yǎng)這兩千多匹馬,因此并不能趕著它們跑太快。
這一天林跡只帶著馬群跑了一百來公里。不到天黑就停下宿營了。
天黑前,馬匹隨意吃草,林跡帶著警衛(wèi)們用鐵欄桿釘了一個簡易的圍欄,天黑時分便讓白馬將所有的馬都趕進(jìn)了圍欄之中。
這一夜依舊有狼跟了過來。不過上半夜林跡只安排了小白和三個警衛(wèi)值班。
小白拿著大刀盾牌在圍欄外廝殺了半夜,下半夜就一點動靜都沒有了。林跡下半夜拿著槍和手電起來值班,發(fā)現(xiàn)外面只有十幾頭死狼,其余的狼早就跑得沒影了。
小白抱著刀就在圍欄外呼呼大睡,身上的鎧甲沾染了不少鮮血。
幾日之后林跡帶著大家回到牧羊人所在的地方,這邊已經(jīng)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
向陽坡和下面的一大片土地上被簡易的籬笆圍了起來,一條小溪被引到山坡上流下,坡地里的玉米冒出了嫩綠的新芽。
山坡上,一個三米高的石寨子也基本成型了,里面有石頭和泥土壘的房屋正在建設(shè)之中。
有牧人騎著鹿在羊群里歡快地奔跑著。有人舞著黝黑的刀子,在山坡上劈砍著木材。
見到山坡下來來了大批馬匹,山上的人都迎了下來。眾人還沒有到林跡身前,又齊刷刷給林跡跪了一波。傳說里,馴服神馬的人能馴服整個馬群,看來是沒錯了。
林跡雖然沒有帶回來整個馬群,但帶回來這二三千匹馬也足夠大家信服了。游原的老者覺得現(xiàn)在要說服其他的護(hù)馬人一點問題也沒有了。索彷也覺得自己對這遠(yuǎn)方的客人表示出善意,是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情。
林跡跳下馬背,扶起了前面的老者和索彷,也讓后面的人起來,說道:“這是第一批,我們先養(yǎng)在這里慢慢馴養(yǎng)。要是人多了,我們再去草原里弄更多的過來。現(xiàn)在,讓勇士們挑選自己的坐騎,去馴服它們吧。”
馬有了,組建蒙古部落最為核心的問題也就解決了。這里的人都信心滿滿期待著未來。
年輕人們沖向那些馬,按照之前警衛(wèi)們教導(dǎo)的辦法,去馴服自己的坐騎。孩子們跟著小白一起,抓著大豆圍著那些小馬駒轉(zhuǎn)悠,大膽的也爬到小馬駒背上去,騎著就跑。
林跡帶著人在山坡一個比較平坦的位置,將鐵圍欄再次釘起來,成為臨時馬圈。要蓋加頂?shù)鸟R圈,就要等人多一點后再打算了。
傷剛好利索的忽而格尋到馬群里一頭青色的駿馬,便要上去騎,結(jié)果被那馬一頭頂開了。
焙陽急忙把她扶起來道:“慢慢來,這些馬野,要馴服了才好騎。看我的。”
焙陽跳上青馬背上去,努力抱著馬脖子和馬較勁。不能不說,他的勇武還是非常厲害的。這匹幾乎能和白馬對敵的青馬在他的騎乘之下,一直蹦跳了整個下午,到了天黑時分,終于被他折服了。
前面的這些馬都是從馬群里挑的最為壯實的那些,脾氣自然也是最大的,不少人上馬便被掀下來了。焙陽這還是第一匹馴服的。
在焙陽馴服這匹馬的途中,忽而格轉(zhuǎn)而挑了一匹溫順的青色母馬,倒是也很快馴服了。
焙陽馴服大青馬的時候已經(jīng)沖入了草原之中,忽而格怕他有失,騎著自己的青母馬跟了過去。
夕陽西下的時候,兩人一起踩著夕陽牽著馬回來,畫面也極為溫馨。
山坡上,林跡看過各處,安排好牧馬的人手,將帶回來的一些獵物給人處理,正和老者索彷商量這接下來的安排。
焙陽回來后道:“這幾天我和忽而格先去找她的部族吧。她的族人騎術(shù)更好,對馬也熟悉,他們來了,不管馴馬還是養(yǎng)馬都能幫的上忙。”
林跡道:“現(xiàn)在去會不會太急了一點?現(xiàn)在馬匹沒有馴好,不能騎乘,他們過來沒有馬的話,會不會很麻煩?”
焙陽道:“他們自己本來就有馬?再給我十幾個人,帶上二百匹馬就行。這些馬我們可以在路上馴。到了他們那邊,也可以讓他們幫忙馴。這樣可以省很多時間。”
“我感覺,如果草原上到處都是獵馬人的話,我們馴馬這些事情遲早會被他們看到。他們也會跟著學(xué)。說句實話,根據(jù)你的說法,這事只要夠勇敢就能做成。獵馬人不可能沒有勇氣。我擔(dān)心他們也會馴馬。所以我們要快。”焙陽補(bǔ)充解釋道。
內(nèi)心里,他是打算趁著這個機(jī)會,將忽而格帶離林跡的身邊。上次來到這里后,林跡就將答應(yīng)給忽而格的各種東西給她了。林跡出去之前還另送了她一套夏裝。前幾天忽而格在養(yǎng)傷,這些東西基本沒有派上用場。這兩天她的傷漸漸好了,便開始打扮起來,再換上了那套衣服,整個人都變得容光煥發(fā)了。
現(xiàn)在忽而格在這里,隨時隨地都是男人的焦點。忽而格變得更有自信,言語之中,對林跡的夸贊也更加直白起來。
如今林跡又弄回了馬,焙陽擔(dān)心再這么讓忽而格和林跡相處下去,他又得失戀一回。所以,他要借機(jī)和忽而格出去,在外面獲得了她的芳心再說。
不過他的方案是經(jīng)過推敲的。他并沒有亂來。
“你說過幾天再出發(fā)的意思就是說你先熟悉一下馬性,好方便十幾個人趕二百匹馬?”林跡問。
林跡的這個理解,讓焙陽很舒心。他爽快道:“對。我也想讓忽而格再養(yǎng)兩天。”
關(guān)鍵時刻,要時時宣誓自己的所有權(quán)。
“好。你有自己的計劃,那就去做。”林跡完全無視焙陽的小心思,同意了。
焙陽雖然有優(yōu)柔寡斷的毛病,但那是涉及到他部族的時候,其他時間,他還是挺有魄力的。這點事情,林跡相信他做得好。這也算是林跡對焙陽的考驗了。
林跡同意后,焙陽開始挑選人手。他除了帶茂部落的勇士之外,還跟林跡要了兩個華夏的警衛(wèi),也帶上了黑山的人和這邊的勇士。
他們十幾個人很快聚在一起商議行程的安排,華夏的警衛(wèi)提出了一些建議后,焙陽還跟林跡要了一些鹽,大豆,武器等物資。
幾日之后,他們從馬群里挑選出二百匹馬出來,在忽而格的帶領(lǐng)下踏上了行程。
游原的老者見到焙陽已經(jīng)出發(fā)了,便也帶著十幾個勇士騎著馬踏上了征途。他們要走遍附近的千里草原,將所有擁護(hù)神馬的人都通知到這里來。
這兩批人出發(fā)之后,林跡也跟著忙碌起來。他除了要帶領(lǐng)人馴馬,種植,打造武器馬具之外,還要帶著人出去狩獵,爭取多弄一些肉食皮毛,等待大批人來。
同時,他也要建立更加堅固的防御,避免被人襲擊。
老者出去通知擁護(hù)神馬的人,獵馬人也必然會得到消息。他們也是隨時可能來襲的。
好在留下的二百來人因為有林跡小城的供給,可以吃上種類繁多的食物,這使得他們做事的熱情極為高漲,一天忙到晚也沒什么人有怨言。
林跡這邊努力建設(shè)當(dāng)中,第一個來投的,卻不是那些護(hù)馬人,而是索彷的一個鄰居。這事頗出林跡的意料。
有了馬之后,索彷的行動不再局限于周圍二十公里。有一天他興致來了,沿著山野去了東面五十公里外他鄰居那邊。
哪里也是牧羊為生的部落。比索彷這里還大些。索彷過去那里炫耀了一下自己的馬,天沒黑就回來了。林跡都沒有留意到他出去過。
他在炫耀的時候,說了一下這里的情況。結(jié)果這些牧羊人便趕著上千頭羊,走了一天多過來投靠了。
這個部落的到來,讓林跡小小興奮了一把。算是終于有王八之氣了。
所以這些人也得到了最好的招待。每人一套干凈衣服,菜刀水果刀之類的刀具每人一把。第一天來的時候米飯酒水管夠。
山坡下建起了新的寨子,這些人很快住進(jìn)了帳篷布搭起來的大帳篷里。喝醉之后,這些人拉著林跡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要馬。至少一個勇士要一匹馬。他們也要去遠(yuǎn)方狩獵放羊。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