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國一片歡騰,但楊山卻高興不起來。自從大家進了京城后,似乎一下子松懈了起來,以前那種銳意進取的勁頭不足了。
由于在武昌和京所獲財物甚多,太平軍的高層開始追求起一股華美之風。衛兵的刀矛,都用朱漆畫桿,并不實用,但看上去外表華美。所居宮室,到處都掛滿了奢侈品,力求盛飾。所穿袍服,也都是上等的絲綢所做,相當華美。
楊山還聽,輜重營化了好多金子給諸王做王冠。
這些都是不好的苗頭啊,下未定,就開始享樂了,楊山非常的憂慮。
終于在這一,東王有時間見自己了。
楊山騎馬趕到東王府,映入眼簾的就是數千名給東王府擴建的工匠。
“這是怎么回事?這府衙不是挺好的?怎么還要拆了重建?”楊山問旁邊的一名兵。
“東王覺得不夠氣派,要建得更高更大一點,還要建望樓,立牌坊,不用這么多人也干不了這么多活啊。”那名兵回答道。
楊山一直在城外的軍營候命,沒想到城內會這么大戰旗鼓地搞“面子工程”。
“怎么會這樣?王府也這樣擴建嗎?”楊山擔憂道。
“可不是,其他諸王都在建呢,王那邊的工匠更多,只有翼王似乎只是添補了一些家用,沒有大動干戈。”兵回答道。【】
“世子,請這邊上轎。”一名東王府門口的侍衛發現了楊山,立刻過來打招呼道。
“怎么還用上轎?直接走不行嗎?”楊山疑惑了,這可是一抬八人大轎。
“現在東王府規定不能在王府內騎馬,這路又遠,您是貴賓,還是做轎子吧。”侍衛面帶笑容,客氣道。
楊山很不習慣這么大的做派,但也只能按東王府的規矩來。下了馬,讓人把馬牽到馬房,自己上了轎,往東王那邊去了。
進了東王府,楊山才知道為什么要做轎子,這里實在太大了,跟前世自己上的大學差不多大。各種庭院布置非常多,每走幾步都能看到有工匠在里面修葺,都是極盡奢華之能事。
好不容易,走了半個時辰楊山才到了東王的議事廳。
“山,你來啦。”楊秀清也一改往日勤于政事的舉止,罕見地把玩著滿人留在京的一些奢侈品,什么扳指、玉帶之類。他頭頂的王冠非常顯眼,是純金制作,還嵌著不少紅寶石,派頭大極了。
“義父,這東王府太大了,想見您一面還得費這么大功夫。”楊山以前見楊秀清都在軍營里,撩起營帳就能見面,現在見一面還這么多周折,他言下之意就是有點脫離群眾了。
“哎,王府更大,我這東王府也不能太寒酸。【】本王也幫你選好了侯爵府,就是原來督糧道陳克讓的府邸。那也是非常氣派的官府人家,你一定會滿意。本王這次召你來,也是想把這個好事告訴你,你就不用在城外的軍營里吃苦了。”楊秀清拍了拍楊山的肩膀,這次楊山立了大功,果然沒有辜負他的希望,趕在大軍來之前就攻破了南京。
“父王,府邸這些都不重要,山這次來是為了和父王商量北伐之事。雖然我們攻下了南京,但尚未消滅清廷,我們一定要舉全國之力全力北伐,打到北京,拿下咸豐,咱們國大業才算是功成名就。”楊山是知道歷史的,當年國只派了兩萬人北伐,結果兵敗,讓清廷獲得了喘息的良機。所以一定不能讓悲劇重演,楊山決心自己親自帶大軍北伐。
“哦?你打算帶多少兵去?”楊秀清覺得山有點心急。
“當然是越多越好,清廷在北方勢力還是很牢固的,咱們不可視,父王留一支精兵守好京,其他隊伍都交給山。”楊山知道北伐的難度,北方的大平原無險可據,而且會遇到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當年林李兩人的北伐軍就折在此人的手里,絕對不能輕視。
“不要急,我剛派羅大綱去攻打鎮江,林鳳祥和李開芳去打揚州。北伐的事先放一放,咱們先得穩固京周邊,再圖其他。”楊秀清雖然也考慮過北伐,但如此興師動眾,他覺得沒必要。
“父王,咱們還沒有到松懈的時候,還希望能早日北伐,消滅清妖,已定江山。”楊山苦口婆心道。
“這個你就不要多了,本王心里明白,北伐之事本王會及早安排。你還是早點回去,把巧妹接到府邸,過幾快活日子,本王也希望早日抱孫子。”楊秀清打趣道。
“多謝父王抬愛。”楊山的確是有些想巧妹了,這都好一些日子沒見了。
“本王派去的穩婆西王娘懷孕了,可憐他一個寡婦帶著遺腹子,你讓巧妹沒事的時候陪著她話。肚里的孩子要緊,朝貴他可就這么一根獨苗了。”楊秀清有些傷感,蕭朝貴是他的好兄弟,可惜沒熬到南京,不然也可以享福了。
楊山一聽懷孕,心里就是一顫,沒想到洪宣嬌這么快就懷了自己的孩子,“是是是。”山含糊地答應道,這有些亂啊,巧妹是自己的老婆,洪宣嬌肚里是自己的孩子,這算什么關系啊。
“好吧,你先回去吧。還要告訴你個好消息,本王這兩就要把封王的名單提交給王,你要封王了。另外你的官職也該扶正了,前軍你帶的不錯,本王提議你來做又正軍師,前軍的主將。”楊秀清等于是讓楊山接替了蕭朝貴的位置。
“山叩謝東王提攜之恩。”楊山沒想到自己這么快就能封王了,還能得到軍師的職位。這個職位可是非常難啊,是個非常有實權的職位。
楊山帶著喜悅告別了東王府。
隨后楊秀清又接見了監軍楊福清。
在聊了一些軍務上的事后,楊秀清有意無意問了一句:“山在軍中的評價如何?”
“那可是太好了,所有的兄弟都希望在世子麾下。”楊福清的是實話,因為楊山總打勝仗,立功還得跟著世子走,這也是軍中的共識。
“哦,是嗎?楊山在軍中有這么大的號召力?”楊秀清繼續問道,但臉色已經有了一些變化。
“那是當然,您上次從中軍撥給前軍幾個師帥打南京,現在他們都不肯回中軍呢,都還要在世子手下做事。”楊福清并沒有發覺東王的異常,繼續回答道。
“好吧,你先下去吧。”楊秀清心里有些不太舒服,軍中楊山地位如此之高,怕是大家只知世子,不認他這個東王,這不是什么好兆頭啊。
“山,你這么積極地要兵權到底是真想去北伐,還是有其他目的?”楊秀清自顧自地對自己,他對山開始有了一點提放之心。
等楊福清回去后,楊秀清拿出那個封王的名單,在上面改了改,原本屬于楊山的秦王換成了秦日綱,而楊山被改封成了通王。雖然通王名字響亮,但畢竟是兩字王,跟一字王還是有差距的,山的爵位實際上落在了秦日綱的后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