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呂光幽幽醒來。 他雙手趴在香案之上,胳膊酸痛,臉上還帶著一層深深的茫然。 大殿中靜謐沉寂,遠處群山里依稀有野獸吼叫。殿內一片漆黑,唯有幾道清冷的月光,從窗欞間射進屋內。這一睡,竟是昏黑地,到了深夜。 原來只是一場夢。 夢中場景,如過眼云煙,在呂光心頭飄過,他暗嘆一聲。 “咦?” 呂光正要起身點上蠟燭,抬手間,借著月光,竟是看到那本《白骨流光觀想篇》,不再是他所不認識的符文,而是一個個用蠅頭楷書寫出的大周文字。 文王建立周朝以后,將以前中原各地的諸多繁雜文字統一,這楷書便一直延傳下來,被大周讀書人視為研習書法的不二之選。 呂光當然熟悉! “白骨流光,無色無相…這是那夢中畫上之字……這,不是夢!不是夢。” 呂光激動不已,他趕緊點燃燈火,捧起書籍,迫不及待的翻閱了下去。 時光流逝,圓月當空,已至子時。 呂光不知饑餓疲倦,默默將書籍誦讀完畢。此時此刻,他已經完全領會了這篇道書的經義,再加上夢中那白發女子之言,兩兩印證,他終于理解了何謂開竅。 神竅乃人身七竅之外一竅,位于靈蓋中。每個有情生靈都有神竅,只是因眾生愚昧,蒙塵太多,念頭紛雜,所以才無法開竅。并不是一朝聞道,無中生有,憑空開辟出一道穴竅。 神竅一開,人會自然而然精神大漲,念頭純凈,過目不忘,聰穎萬分。 呂光明白自己神竅剛開,還不圓滿。 佛殿空曠,燭光搖曳,呂光席地盤坐,明月當空而照,幾縷清光自千瘡百孔的屋頂,宛如銀珠玉簾,鋪陳而下。 山間一片平和,呂光仰首望,雙眼注視著澄凈無垠的星空。 他腦海中回想著在夢境里所觀摩看見的那幅白骨人圖。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王權在何方,荒冢白骨草沒了。 任你風華絕代,權柄滔,也逃不過歲月輪回、時光如刀,到頭來終化為白骨一堆。 呂光緩緩地閉上眼睛,他念頭堅定,世間種種,只有長生,方可永恒。 長生也是世人最大的貪念! 呂光熟讀典籍,對于《白骨流光觀想篇》的理解,也遠在一般修道者之上。常人的念想紛飛雜亂,難以捉摸,修道者要把自己的念頭集中在一點,使得念頭純凈,才能進入那種奇妙的觀想狀態。 念頭存于神竅之中,呂光念頭中倒映著漫星辰,際光明無限,他知道每一道星光都是一尊神仙閃耀的神光。 無數縷細微而又清晰的玄妙波動,自道道光芒之中散發出來。 呂光的念頭在浩淼無垠的星河中游蕩漂浮著,這一瞬間,他仿若看到了歲月變遷、萬物寂滅。 而他的念頭仍然沒有停止向前。 它在尋找什么? 突然間,他的念頭前方出現了一顆雪白星辰。 白星散發著冰冷白光,清瑩無暇。 他不知道這顆星辰離自己有多遠,只是心中驀然劃過一絲異樣的感覺。這顆白星,他很熟悉,就像是很早以前就認識。 他的念頭想要靠近這顆白星,然而這白星卻像是一只高傲的飛鳥,拒絕任何人的接近,白光更亮,那顆白星宛似透明的珍珠,一閃一閃亮晶晶,道道白光噴射出磅礴洶涌的力量,似是要將他的念頭粉碎揉裂。 呂光念頭深處生出一絲不安,他急忙觀想白骨圖。 白骨流光,念念不忘! 他口中振振有詞,定下神竅中將要消逝的念頭。這顆白星就在呂光念頭前方頻繁閃爍著,忽然一瞬間,他感覺到那白星的道道白光,化為根根絲線,恍如游動的蝌蚪一般,鉆入到他念頭深處。 白光一入神竅,呂光豁然就覺得念頭更加清澈明凈,他整個人都沐浴春風暖陽之中,似乎心念一動,便可騰空出游。 舒服。 這種舒服順暢的感覺,就仿佛是年少時枕在母親腿上睡覺的情形一樣,溫暖如春。 呂光沉醉在其中,絲絲白光進入他的神竅念頭之中,這種玄妙的狀態,也不知持續了多久。 就在這時,他念頭之中觀想的那尊白骨,周身漸漸覆蓋上了一層淡淡的白光,像是少女白皙的肌膚光澤。 白骨人緩緩飛旋,盤桓旋轉在呂光神竅念頭中。 呂光心有所動,不由得睜開雙眼,呆呆地望著夜空。 夜空清澈,上繁星閃爍。 寂寂無聲,地仍是地。 就在這時,夜空當中突然出現一道耀眼奪目的光芒。這道白光從星空更深處迸發,不知離此有幾千億萬里。 一瞬恍如永恒。 那道光線,在呂光眼前驀然一閃,仿佛要把他的雙眼占滿。 他明亮的眼眸中,倒影著無數白光。 一道白光,橫亙地! …… 星海深處,在光線的另一端,霧氣飄渺中,隱隱有一個苗條纖瘦的身影,是個女子。她紅衣飄飄,一道金光從其頭頂激射而出,頓時光芒萬丈。 這團光束,穿過了無垠星河,越過了亙古時空。 她的光芒,沒有任何星辰可以掩蓋。 光—— 最終降臨在茫茫星域中一顆散發著瀅瀅藍光的星星上,降臨在呂光門神竅之中。 星光入腦,呂光更覺念頭大漲。 呂光神情振奮:“神魂修道,星光入竅,念頭清明如鏡,似是能洞察感知一切事物。” 這一剎那,下十九州,四面八方人,很多有心之人,都看見了那道來自九銀河的璀璨白光。 有的百姓知道那是神佛之光,他們雙掌合十,虔誠無比的跪在地上,不住磕頭,向上蒼神仙祈禱;但更多的修真之人還是暗暗罵了聲,魔外道,蠱惑人心。 有人歡喜,有人憂愁。 在這世界的各個角落。中州長生殿所剩不多的道人全都面露高興之色;南方靖道司那位站在云海霧松前的司主卻露出淡淡憂傷,他知道又有一個道人將會死在監察衛軍手中。 人不止只有情感的憂喜兩面。 有一個人她就不悲不喜,神情如水,她站在中州洛陽皇宮最高處的摘星樓上,遠眺星空。 “后,起風了。您該回去了。”一位宮裝少女向那道背影輕聲道,少女的聲音很柔,輕柔的仿佛那際的漫星光。 “這修道者怎么就殺不絕呢?”這道背影沒有回頭,她淡淡著,似是再問身后的少女,又像是在質問自己。 “可能是人間疾苦太多吧。”少女蹙著柳眉。 “苦?待我一統七國,消除戰火。這下就會太平了。”這聲音中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仿佛她就是下的主人。 她是武后,也是后,她是當今周朝子之母。 …… 在這同時,離山上破廟不遠的一個城客棧里,有一個銀袍青年,坐在窗前,也望見了那道白光自而將的景象,只是那道白光,望上去像是很遠,又像是很近,不知落在了何處。 “又是修道者!”銀袍青年面帶寒霜,心內殺機驟起,對于修道者的恨意是每一名修真者與生俱來的。 他不例外,或許更甚。 緊接著,不知為何,他的心中還生出一縷很強烈的煩躁。 他想起白在山廟中看到的那個少年,突然出聲喊道:“來人。” 門吱呀打開,進來一位身軀高大的壯漢。 “監察使大人,有何吩咐。” “羅克敵,你去帶幾個人,把山上那佛廟燒了,將那少年就地斬殺。”銀袍青年吩咐道。 “大人,那向導怎么辦?”羅克敵就是此行二十名監察衛軍的護衛長,他奇怪,監察使怎么臨時改了主意。 銀袍青年看著窗外的明月,笑了笑,看他的神情,像是胸有成竹:“靖道司嚴令,焚毀下所有道觀、佛廟,滅盡世間修道者。清晨在山上之事,是我私心作祟。畢竟我來此地,乃是為了那東西……有個向導能帶我們進入秦岐山脈,總是會順利許多。不過……目前不用了!” “是,還是大人考慮周到。屬下這就去辦!”羅克敵見銀袍青年語氣堅定,也不多言,恭敬退出房間。 羅克敵昂首挺胸,大步流星走出客棧。 他的盔甲是銀色的,刀是黑的,漆黑如夜。 …… 呂光盤膝而坐,神竅中的念頭漸漸歸于平靜,他只覺身心疲憊不堪,他知道這是因為腦海觀想白骨圖,引星光入竅,念頭過度消耗造成的。 他站起身來,從殿內拿出一張棉被蓋在身上。在精神極為損耗的情況下,他入睡極快。 只是沉睡之中,他自覺神竅內的念頭,仍舊是在活躍跳動著,仿佛只要心念一動,就能明察周圍萬物。 子夜,原本沉寂無聲的佛殿,呂光耳中陡然傳來一陣若有似無快馬嘶鳴的聲音。 “有人來了,危險!”他頓時驚醒,立刻起身,疾步走出殿門。 山林一片靜寂,沒有絲毫聲音,縱目望去,山道間也沒有一點兒人影。 “這是怎么回事?我明明聽到有馬蹄嘶鳴的聲音。”呂光驚訝,眉頭微蹙,他正要回殿再度安睡,神竅中所有念頭忽然又是一跳。 “這……莫非是不見不聞之知覺的境界?”呂光難以置信的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