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這時所說,不過是一句話兩句話的事情。其實就是退婚之事。
但是因為兩家情況不同,退婚就也成為了一樁不同尋常的事情。
王風可謂是煞費苦心。
扈三娘到了此時,也只得狠一狠心,咬一咬牙,聽從王風的安排。
她本身和王風,已經有了夫妻之實。這個時候,又是天天見面,被王風多方勸說,早已對祝家莊變心。
這時還想讓她嫁到祝家莊去,已經是難如登天。
當下兩人談妥此事,不及多做停留。王風又是和扈三娘離別了。
扈三娘那邊,當真就照著王風的說法,回絕了扈家莊。
“祝家莊現在麻煩事情不斷,恐怕不宜進行婚嫁之事。若是要永結同心,祝家還需將這些麻煩事情,先行解決了為好。”
這回復讓祝家的人大為錯愕,就是扈太公,這時也是覺察出了有些不妙。
女兒原本是祝家莊的人,何以這回對祝家莊的事,會采取隔岸觀火的態度?
而現在,她又是一下將祝家的婚期,給推辭掉了,這事里面有貓膩啊!
但三娘何以至此?扈太公是細細思量,終于是浩然長嘆,家門不幸,家門不幸啊!
他是有些猜出了此中原由。
只是事已至此,他還能怎么辦?
扈三娘把她該辦的不該辦的事情,都是辦了,而他,該辦的事情一件都沒有做。
如果他早些出面,干預祝、李兩家的事情,那不就不會有現在的這些事情了嗎?
如今說什么都晚了,他一開始就錯了,如今只能繼續錯下去。扈太公橫了橫心,真的也就放任這件事情,讓扈三娘去主持,他是什么都不管了。
扈家的人得了扈三娘的回復,可以說是大怒。扈三娘這是什么表態?這不就是反悔、賴婚嗎?簡直是豈有此理。
然而此時,他們又不敢對扈家莊怎樣。李家莊那邊這時還對他們覬覦得緊呢!他們這時若是要對扈家莊發難,那就是同時要對扈、李兩家用兵。這可是祝家莊支撐不起的事情。
因此,祝家莊對此憤怒是憤怒,可是卻又不敢如何,只能是一口苦酒往下吞,打落門牙往里咽。
祝家莊在扈家莊那里失了銳氣,李應認為這是一個發兵攻打祝家莊的機會,因此他是第二次出兵了。
祝家莊倉促應戰,兩方各有損傷。
祝家莊不勝其煩,忽然想起扈三娘的話,于是將陳家溝的土地,讓給了李家莊,然后再派人向扈家莊催親。
但是扈家莊再次拒絕了祝家莊的催促,理由是祝家莊連祖宗基業,都是保持不住,又豈能期望他們家的女兒。嫁到祝家莊來呢?
祝家莊是因為聽到扈三娘的話,打算先平息了和李家莊的紛爭,然后娶了扈三娘,在和李家莊做道理。
但是誰知道扈家莊卻是又除了這樣的狀況呢?這下祝家莊可謂是人才兩失,祝家莊簡直要郁悶至死。
糟糕的是李家莊看祝家莊顯露出了弱勢,他是得寸進尺,再次是出兵攻打祝家莊。
既然爭斗能解決問題,那他們又何必停手?
這一次的目的,李家莊干脆直接要求祝家莊出讓梁山泊水稅的收取權了。
既然祝家莊在扈家莊和他們李家莊手上都吃了癟,這個時候,他們不對李家莊踩一腳,李應覺得都對不起眼前的這個大好時機。
而扈家莊、李家莊這樣子咄咄逼人,祝家莊也是忍無可忍,奮而和李應的人馬,展開了大戰。
李應的人馬因為上次在祝家莊身上,占了便宜,這時正是士氣正旺,因此在與祝家莊的爭斗中,他們竟然是稍稍地占了一些上風。幾場大型爭斗下來,祝家莊竟然是蒙受了重大的損失。
感覺到如此對壘下去,祝家莊形勢極為不利,萬般無奈之下,祝家莊接受了李應的城下之盟,答應將梁山泊的收稅權,轉讓給李家莊。
李應在高興之余,暫且退了回去。
幾番爭斗的結果,李家莊既拿到了祝家莊陳家溝的土地,還拿到了祝家莊梁山泊的八百里水面的漁稅權。
這樣的好處,讓李家莊是喜笑顏開。祝家莊這么多年來在三家中建立起來的威望,到此是蕩然無存。
不過李應顯然還是大意了,得到了梁山泊水面的漁稅收稅權,他就以為自己大功告成了,但是祝家莊吃了這樣的大虧,他們又豈會善罷甘休?
在出讓了梁山泊水面收稅權之后的第二天,祝家莊就派人突襲了李家莊。暫時的讓步,不過是祝家莊的一條計策。
李家莊既然能用武力,逼迫祝家莊拱手讓出梁山泊水面的漁稅收稅權,祝家莊豈是又不能用武力將之收回呢?
關鍵的問題是,他們兩方的力量,誰強誰弱?爭斗起來之后,誰先承受不住。
這問題搞清楚了,漁稅的歸屬權,最后就屬于誰了。
李家莊一時輕敵慢御,給了祝家莊可趁之機,趁著李家莊防守松懈的當兒,祝家莊莊兵攻進李家莊,大肆殺戮破壞。李家莊是損失慘重。
李應吃了這個悶虧,豈肯與祝家莊善罷甘休,重整旗鼓之后,他是又殺了回來。
兩方此后是互有攻伐,但李應的梁山泊水面的漁稅收稅權,終于還是并沒有退還給祝家莊去。
祝家莊此時是拋除了一切幻想,其它的一切都可失去,祝家莊的威望不能夠失去,被李家莊這樣無端的擺了一道,不收回梁山泊的漁稅收稅權,他們祝家莊以后又要怎么立足呢?
所以李應不交出梁山泊水面的漁稅收稅權,祝家莊也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兩家從此就是爭執不斷。
地方上官員看到兩個大戶莊上,展開了這么一番爭斗,實在是對地方上影響不好,擾亂了地方上安定平穩的局面,也是多次出面調停。
但是地方上的事,有時為一條山界水面,都是能夠造成兩個村莊之間的百年大仇,祝、李兩家又都是要面子的人,官府的調停,哪里是那么容易收到效果的呢?
最多是陽奉陰違,當年對官府唯唯諾諾,后面依然故我,該打還是得打。
官府對這種民間爭斗,向來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兩家都是大戶,官府也是不好如何處置。
如果稍一處理不當,激起更大的民變,則這對他們官府的官聲,恐怕是更為不利。
因此,這事官府也只有放手,讓他們兩家去自行解決。
ps:本書首發網,請大家到網來,支持正版。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