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層陵墓中也能隱隱感受到上面幾層陵墓的轟然震動,屬于蕭皇的那座梓宮仍是寂然無聲,似乎里面的主人已經永遠睡去,對于外界的一切風云變幻都無動于衷。 徐北游盤膝坐在棺室的角落中,默默恢復自身氣機,只是此時此刻,他卻難以靜下心來,甚至有些無傷大雅的出神,猶記得讀書時曾讀過蕭皇寫就的秋獵稱王討鄭檄文,文采斐然,氣勢磅礴,讓他心向往之,恨不能生于十年逐鹿年間,提三尺青鋒與下英雄共逐鹿。 那位沉眠于棺槨中的帝王,曾經與師父公孫仲謀是對手,與道門掌教秋葉是摯友,更是十年逐鹿時最耀眼之人,不但壓過了公孫仲謀,也壓過了秋葉,用青塵的話來,就是命所歸之人。 徐北游從未曾想過,自己可以有朝一日,與這位“得其鹿”的帝王距離如此之近,不過是幾丈距離,不過是隔了一層棺槨,觸手可及。 不知過了多久,徐北游體內氣機已經如潺潺流水,原本干涸的湖底漸漸有了些許積水,徐北游卻沒有太多在意,而是記起了許多往事,許多舊人,在腦海中來來去去如走馬觀花。 恍恍惚惚之間,徐北游不知自己身在何處,仿佛煢煢孑立地之間,上不知之高,下不知地之深,只剩下他自己茫然四顧,似乎想要找尋什么,卻又不知該找尋什么。 s更?新,y最b@快6~上y^ 就在徐北游想要回神的時候,卻猛然發現自己無法回神,仍是立于此方地之間,不知身軀何處,不知立足何處,仿佛意識要與此方地徹底相融在一起。 徐北游心底大為驚駭,他早先聽聞修士入定時會有走火入魔之,若是一個不慎,便會誤入歧途,不知歸路,故而修士們每逢重要關頭時,都會請同門好友為自己護法,既是防備外敵,也是預防出現走火入魔而難以自拔的情形,以期通過外力將自己喚醒,上次徐北游在江都突破地仙境界時,就有張雪瑤、秦穆綿、佛門龍王三人為他護法。 只是徐北游在修行一途上順風順水,從未遭遇過太大挫折,還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一時有些手足無措,更令徐北游心生惶然的是,不管是近在咫尺的秦穆綿,還是不遠處的張百歲,似乎都沒有察覺到他的詭異狀態。 “徐北游?” 就在徐北游不知所措之際,一個聲音忽然在他的耳邊響起,帶著些許疑問的味道,居高臨下。 徐北游豁然轉身,卻沒能看到是誰在話。 徐北游左顧右盼,想要尋找那個話之人,卻如何也找不到,地間仍舊是一片蕭索,仿佛剛才的聲音僅僅是他的幻覺。 他茫然四股,只有自己孤單一人站在地間,渺無比。 驟然有風起,在他的面前逐漸凝聚成人形。 這個人,一身簡單樸素的玄色衣袍,看上去年紀與徐北游相差不多,只是在這方地之間格外顯眼,仿佛是地畫卷之中的一筆濃墨重彩。 徐北游望著眼前之人,雖然對其身份隱隱有所猜測,但仍是忍不住問道:“你是誰?” “我姓蕭名煜,字明光,若從你師父那里論起,我算是你的父輩人物,若從你自己這里論起,你應該稱呼我一聲祖父。”男子淡然回應道。 雖然徐北游早有猜測,但此刻仍舊是心神搖曳,有些不知所言道:“蕭皇,先帝,太祖皇帝?!” 徐北游先前曾經見過蕭皇的畫像,不過畫像中的他已經是花甲年紀,人到暮年,垂垂老矣,與眼前之人的相貌大有所不同,而且還頭戴帝冠,身著袞服,威嚴卓著,在氣態上又是大不相同。 此時的蕭皇應該是年輕時的相貌,道門素有赤子之,即返璞歸真,通過修煉達到清凈無為之境猶如嬰兒,故而又有“修煉神魂,顯化嬰兒”之。 道門五大派系的丹鼎派就講究將一顆無形無質的金丹煉成以后,以粉碎虛空之法脫離丹室,化做一顆瑩瑩靈丹,上沖中宮位置,尋本性而練化神魂,謂之“明心”。神魂煉化純圓,飛騰而上于腦中,謂之“見性”。 兩者聚結合體在紫府之內,霞光滿室,遍體生白。 一戰將息,而又回歸于腹內氣海處,合化為命胎。疊起蓮臺,虛養命胎,進而胎化神魂,默默溫養,直待紫氣虛來時節,嬰兒養育健全,冉冉而出門,旋而又回,介于有形和無形之間,此謂之“元嬰”,成就元嬰之后,就已經是半仙之體了,故而道門真人神魂出竅之后,多與自身實際年齡不符,一如徐北游眼前的蕭皇。 男子平靜道:“是我,不過我如今已死,皇圖霸業不過是身前之事,你也不必拘于俗禮。” 徐北游想了想,還是沒有太過造次,問道:“陛下,是您將我拘束在此地?” 蕭煜沒有在乎徐北游的稱呼,點了點頭。 徐北游略微猶豫之后,心問道:“不知陛下有何用意?” 蕭煜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你是我的孫女婿,我也稱呼你的表字,南歸,你可知道三界之界?” “三界?”徐北游略微思量之后,中規中矩地回答道:“竊聞有地人之,界又稱三十三,乃是神仙居所,飛升之士所去之地,傳聞其中有無上庭,道祖、佛祖、至圣,不知是真是假。” “地界又稱九幽黃泉,是人死之后的歸宿之地,據其中有幽冥地府,十八層地獄,判人生前功過對錯,還有佛門所的、人、修羅、餓鬼、畜生、地獄六道輪回,同樣不知是真是假。” “至于人界,便是我們如今身處的大千世界,四都十九州之地,又有南、四海、寶竺、草原、魏國、后建、西域各國、極西之地,在上,地在下,可用下二字概括,下之間,蕓蕓眾生,紅塵萬丈,也就是人世間。” “人世間。”蕭煜負手而立,淡笑道:“人世間又分世內世外,無論世內凡人,還是世外修士,都逃不過生老病死之苦,故而才會有人求長生之途,千百年來,絡繹不絕,或者,前赴后繼。” “只是人世間有道理和規矩,道理是理,規矩是道,容不得長生不朽之人,所以求得長生之人不得不離開人世間,于是就有了飛升之,飛升即是離世,離開此方世界。凡人死后離世去地下陰間,修士飛升之后離世去上仙境,對于人世間而言,兩者殊途同歸,他們都算是死了。” “我曾有機會做這個長生之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