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平二十三年,谷雨時節,細雨沙沙,春色遲暮。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凈明潔也。 在這個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徐北游終于來到了九原城外,這個曾經屬于公孫氏的地方。 到公孫氏,徐北游無疑是感情復雜,他的授業恩師復姓公孫,他在榮華坊府邸大門上掛著的牌匾也是寫著公孫二字。 慕容、完顏等姓氏在早年時都是胡人異族之姓氏,而公孫氏和上官氏卻不同,春秋時,楚王封幼子為上官邑大夫,其后代子孫遂以邑名為姓,稱上官氏。而公孫氏則更為尊貴,上古人皇因為是有熊氏國君之孫,故而復姓公孫,生于軒轅之丘,又名公孫軒轅。 如此尊貴的一個姓氏,從中原到海外,然后又在魏國悄然凋零,不得不讓人為之惋惜喟嘆。 徐北游在城前短暫的駐足之后,按照當初去巨鹿城時的規矩,找了個熟悉城內情況的地頭蛇打聽熟悉城內的情況。 地頭蛇是個滿身風霜氣中夾雜著些許痞氣的中年漢子,若是不出意料,應該是個有故事的男子,只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徐北游無意去深究什么,付了三十兩銀子之后,靜靜聽此人給自己講述城中的那些“規矩”。 底下不外乎兩樣東西最大,道理和規矩。 在這座城里不怎么講道理,但是要講規矩,無論是生是死,都要講規矩,若是有人想要不講規矩,除非拳頭足夠大,或者權勢足夠大,否則就只有一個消失的下場。 前些年的時候,從中原來了些宗門子弟,在這座城里觸犯了規矩,本來老老實實認罰就是,可這些宗門子弟既是年輕氣盛,也是自覺有所依仗,一言不合就在城內大打出手,結果呢,死的死,殘的殘,最后鬧到他們的師長親自出面,不惜千里迢迢來到魏國,仍是沒能討回一個法,據剩下幾個僥幸活下來的,也跟廢人無異,下半輩子算是徹底毀了。 這個本地的地頭蛇在講述規矩的時候,也在不著痕跡地打量著這個外鄉的年輕人,之所以認定此人是外鄉人,是因為他的口音,的是正宗帝都官話,又略帶西北口音,這讓他想起了城里的一些老輩修士,也是中原官話,也是帶著西北口音,據他們當年都是跟隨先帝打下的西北老卒,后來跟隨魏王殿下渡海征討魏國,然后就在這里扎下了根,再也沒有返回中原。至于他們為什么選擇留在九原城,而不是跟隨魏王去“東都”享福,這就不是他所能知道的了。 在入城之前,他又跟這個外鄉年輕人些城內的形勢,正如巨鹿城中有一個靈武郡王蕭摩訶,在九原城中也有類似的話事人,只不過不是一個人,甚至不是一家一姓,而是各有山頭勢力的一群人。其中勢力最大的自然就是魏王設在九原城的官府,無論是土生土長的地頭蛇,還是外來的過江強龍,都不敢招惹,其次則是那些西北軍伍老卒,多為武道修士,戰力驚人,曾經以三人之力愣是打退了幾十名外來修士。除了這兩家之外,再有就是一群從中土東渡而來的和尚,他們自號伽藍寺,平日并不在城內居住,而是在城外修建廟宇,占地近百畝,供養各色佛像千余座,僧侶數千人,平日里超脫于世事之外,很少介入九原城的紛爭之中,不過每逢有大事發生,各方和解時都會選擇在伽藍寺中訂立盟約。 除此三方之外,還有許多散修結社勢力,平日里大紛爭不在少數,最大的一次紛爭波及了大半個九原城,涉及到城中各方勢力,最終是官府出面和,老卒們鐵血鎮壓,最后雙方不得不在伽藍寺中定下停戰之約。 協議的內容并非機密,漢子至今都還記得清清楚楚,雙方以東西半城為界,互不相犯,若是誰敢違背,必遭群起而攻之。 這便是九原城中的規矩,一旦劃定界限,誰也不得逾越一步,逾越者死,幾十年來,已經有很多人用自己的鮮血和性命來驗證了這條鐵律。 臨近客棧,漢子轉頭望向這個與自己并肩而行的外鄉年輕人,輕聲道:“最后再叮囑公子一句,城里有三種人惹不得,更碰不得,分別是穿公服的做公之人,披甲胄的武夫,以及剃光頭的僧人,當然,若是公子遇到了不講規矩的人,也可以向這些人求救,他們一定會替公子主持公道。” 徐北游點了點頭,與此人告別之后,徑直走進了客棧。 y.首j發(7 那漢子目送著他的身影消失,臉色略顯復雜,想要在九原城中站穩腳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這里除了明面上的規矩,還有許多暗地里的不成文規矩,這些暗地里的規矩都是不能付諸于口的,誰要是膽敢出來,誰就是壞了規矩,壞了規矩的下場已是不用再去多言,所以這些不成文的規矩就變成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總得吃過幾個虧才能明白,甚至有些時候到死都想不明白。 漢子的臉色很快就恢復正常,下意識地摸了摸懷里的銀錠子,不發一言地轉身離去。 徐北游進了客棧后,不顯山不漏水地要了間普通客房,心里默默思量,按照那漢子所,這城里的西北軍老卒就應該是當年跟隨羊伯符東渡的舊部,只是不知因為何種原因,在羊伯符死后,他門沒有跟隨蕭瑾繼續征伐魏國,而是選擇留在了九原城,不管他們是受到了蕭瑾的猜忌排擠,還是以守靈人的身份留下,亦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總之他們與蕭瑾似乎并不是一路人,這也讓徐北游有了可乘之機。 徐北游現在愈發肯定這些人就是孫世吾所的那些當年老人,也許通過他們就能清楚當年到底發生了什么。 至于地頭蛇所言的規矩,徐北游沒有太過放在心上,若是這些規矩不礙事,他不介意入鄉隨俗,可如果礙事了,那他也不介意做一回不講規矩之人,那人不是了嗎,有兩種人可以在九原城中不講規矩,一種是有權有勢之人,一種是拳頭夠大之人,徐北游自認在魏國勢單力孤,但不妨試試做后一種人。 那個地頭蛇的漢子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他眼中的這個外鄉年輕人,根本不在意那些所謂的“不成文規矩”,強龍不壓地頭蛇是不假,可地頭蛇也沒資格對過江猛龍指手劃腳。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