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王信與明教一番糾纏,如今可算有驚無險。
與王信見面,王倫兄弟少不得一陣敘話。
“有勞兄長與幾位兄弟奔波,王信心中感念!”王信見到王倫及諸位梁山兄弟,團(tuán)團(tuán)一禮。
王倫見王信安然無恙,隱隱又有成長變化,安慰道:“自家兄弟,如何見外。”
這時王信也早知,梁山與明教結(jié)盟之事,看著王倫說道:“小弟初始雖然是被那王寅和鄧元覺聯(lián)合做局,但是之后這二人也向我賠禮,直言要與我梁山合作。這些日子也是王寅陪著,演武游玩,不曾怠慢!”
見王信替王寅說話,史進(jìn)打趣道:“兄弟在這江南玩的好,莫要回梁山了!”
原本因著王信出事,心中內(nèi)疚的石秀這時也喜笑顏開。“如此,他不怕扈三娘家法!”
眾人打趣,王信也微笑不辯解。
王倫擺擺手,招呼王信道:“江南風(fēng)景我等還未欣賞,你且?guī)业人奶幙纯础!?br />
王信道:“如此,那小弟就說與哥哥。離此地不遠(yuǎn)有座賽華山,山上有一個光明寺,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寺里有三五百個僧人,那主持智善長老,還曾傳授小弟武藝。哥哥若真不覺委屈,俺便帶哥哥去。他那里是得佛門圣地,官府也是敬重,輕易不去。不知哥哥覺得如何?”
王倫看看眾人,于是道:“左右也是沒個奈何,就走這條路罷。”
既已說定,當(dāng)下便收拾衣物盤纏,又備些香燭禮物,叫腳夫使擔(dān)子挑了,取路望賽華山行去。
須有三五柱香的光陰,到那山下。看那賽華山時,果然佛門法山,好勝景:
云遮崖頂日轉(zhuǎn)腰,半顯青蔥半霧繚。嵯峨不見接天門,崒嵂難觀侵漢表。山根雄峙三千界,萬年巒勢擎蒼高。峰間溢彩野椒燃,云頭火浣虹一條。崖上老松迎信客,壁掛海心白龍綃。成林紫竹千日栽,環(huán)山青階百年鑿。枝頭仙鶴銜靈芝,樹叢神猴偷蟠桃。檀香不滅聞心經(jīng),婆娑圣地真法妙。
王倫放眼看去,此處卻是一塊山坳,那光明寺卻宛如藏在深山之中一般,若不識熟悉之人,定然難以發(fā)現(xiàn)。
那映在綠樹叢中的寺院,杏黃色的院墻,青灰色的殿脊,只是眼前古樸的寺廟,色彩有些斑駁,模糊不清。寺廟外面長著幾株數(shù)人合抱的參天古木,依稀有著裊裊的佛號之聲傳來,如晨鐘暮鼓一般,令人心馳神往。
王倫等人駐馬,吩咐幾人抬了佛前禮品抬上山來,一面使人前去通報。
入得山門,行有數(shù)步,便是個平闊廣場,中央有一水池用白玉欄圍了,欄牌上寫“放生池”三個大字。怎個模樣:
形似半痕新月,階是七寶金銀。盈盈碧水潔如鏡,倒顯欄上佛身。葉底錦鯉群游,石下玄龜獨隱。清凈蓮花結(jié)功德,放生池積善心。
又行十?dāng)?shù)步,看那光明寺,果然是好座大剎!但見:
山門古樸,廟宇雄渾。不知年歲,結(jié)翠嶺行者夸;難辨光陰,鎮(zhèn)青山游人贊。鐘樓接月窟,經(jīng)閣立日巒。右側(cè)香積廚,通一泓泉水做齋飯;左廂僧眾寮,納四面煙霞伴休沐。巍巍楹柱,架走鳳飛檐;整整檁榱,起游龍騰棟。佛堂正中,立一位大愿菩薩法象;寺殿東西,列五百弘法羅漢金身。常聞講五律,時聽說三寶。禪客問道,沙彌敲響幽冥鐘;老僧講經(jīng),比丘翻起地藏文。果然釋門清凈土,真?zhèn)佛家慈悲道。
這光明寺的由來,在路上王倫眾人倒是聽王信說了一番。
據(jù)王信所言,相傳,這光明寺乃是興建于唐朝肅宗至德年間,乃是當(dāng)時天下聞名的佛寺,只是后來因緣際會,有些沒落了。而且,關(guān)于這光明寺的來歷,更是有著一則生動的傳說。
相傳,觀音菩薩出游,來到此間。見方圓百里之內(nèi)無大廟,無佛教之音像,無勸善之場地,更有些靡靡之音禍亂眾生,淫邪之人眾多,頓**邪之事。故而,觀音菩薩遂決定尋一圣地,引世人修建寺廟,安印佛像、勸善世人,度滅一切苦厄。
之后,又見此山中段一峰狀似巨鼎,似有靈氣,便略施佛法,將正在修建′南堂′的住持和尚引至該峰。那住持和尚悟出佛意,便于唐至德二年在此上修建了一座大寺廟,取名′光明寺′,意即佛光普照,大放光明,度滅苦厄之意。
吱呀!
正在此時,那山門卻是緩緩被打開,繼而從中走出一個有些枯瘦的和尚。那和尚見得最前面的王信,頓時對著張青微微雙手合十說道:“原來是王信施主,快請!”
話音落下,那和尚的目光又頓時落在王信身后的王倫等人身上。
“法明師父,這幾位乃是隨在下一同上山拜會的。還請法明師父通傳一聲!”王信看著眼前的和尚,微笑著解釋道。
王信與王寅曾在此處住了半月,因而與這僧人熟悉。
“幸會!”那法明和尚看了一眼,繼而對兩人微微致敬示意:“既是如此,還請幾位稍候片刻!”
那法明說罷,繼而便轉(zhuǎn)身再度進(jìn)寺。不一陣,那法明便再度前來,對著王倫等人微笑一聲:“諸位請!”
“多謝法明師父!”
王倫抱拳微笑一聲,跟著對方進(jìn)入寺中。剛進(jìn)寺門不遠(yuǎn),便見到眼前的卻是一面浸透這歲月痕跡的土墻,墻上鐫刻著“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
直觀看上去,這光明寺卻不是特別恢弘,只是透著一股圣潔之感。
咚!咚!
繼而,王倫幾人耳邊便傳來了悠揚的鐘聲,不斷有些此起彼伏的念經(jīng)誦佛之聲伴隨而來,猶如能夠洗滌人心頭的鉛華一般。
“此時寺中尚未結(jié)束早課,兩位施主可以先隨意逛逛。稍晚些時候,法明再帶兩位施主去見住持方丈!”那法明說道。
“法明師父不必費神了,王信此來,本也是想要向方丈大師辭行。我自引著朋友前去拜謁方丈大師便是!“
“怎么?”見得王信如此說,那法明和尚一愣,頓時有些詫異地問道:“難不成施主要遠(yuǎn)行?”
“不錯!”王信點點頭:“在外旅居終不如歸去。!”
“哦!”那法明和尚唏噓一聲,繼而點點頭:“既然如此,那法明便不多打擾了!”
說著,法明便轉(zhuǎn)身離去了。
咚!咚!
伴隨著余音裊裊的鐘聲,王倫要循聲而望,自然不算是難事。
只是這光明寺中的房屋經(jīng)舍僧房等每一類建筑都在外表上有些相似,在加上歲月的洗禮,雖然光明寺不算很大,但也極容易迷路。
跟著王信轉(zhuǎn)過幾道彎,路過幾條鋪著石板、長著青苔的小路,大抵是快要走到那光明寺的中央?yún)^(qū)域的位置了,卻聽那鐘聲越發(fā)的清晰了,宛如就在近前。
再往前行,繞到大路上,卻正見到先前豁然開朗。眼前是一片碩大的空場地。
在那場地中央,卻是有著一尊青銅大鼎,正焚燒這三株佛香。在那大鼎跟前,卻是有著數(shù)位長大和尚正襟危坐,面向前方。
在這數(shù)人身后,更是有一個個個穿著僧衣的和尚間隔開來,正襟危坐,雙手合十,口中呢喃著佛號經(jīng)文。
真是個得道高僧,怎見得:
貌古眉如雪,髯須經(jīng)霜染。五指長豎xiong,兩耳闊垂肩。佛珠手中握,袈裟色斑斕。慈悲尊者像,山中真羅漢。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