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水滸大寨主 水滸大寨主 正文 第三十章鹽利之厚

作者/羊三泰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武松已經(jīng)走了數(shù)日,計算時間差不多已經(jīng)到了陽谷縣。至于是否還有“三碗不過崗”,景陽岡打虎的故事就不得而知了。

    眼見與許貫中約定的日期將近,王倫打算先把和柴進的生意好好談一下。

    柴進是后周皇室血脈,雖有御賜的丹書鐵券,終究與旁人不同,官自然是做不得的.既然得不到權(quán),那就只有想著錢了。

    提到錢,就不得不一句滄州的地理位置,滄州與薊州相連,靠近宋遼邊境。雖檀淵之盟之后,宋遼之間一直有茶馬互市之,但遼國限制馬匹進入宋境,宋朝也提高茶鹽的價格,這樣就導(dǎo)致了另一種職業(yè)的產(chǎn)生——走私。

    王倫年前就打算在鹽鐵方面做手腳,形成歷史經(jīng)濟支柱。鐵礦生意還要徐徐圖之,這私鹽卻是可以先做起來。

    食鹽在西漢之前是放開的,而后基本上是被國家控制的,實行專賣,并征收大量的重稅。而同時,販賣私鹽變成了一個暴利的行業(yè)。當(dāng)然,也正因為如此,各代對于買賣私鹽的打擊力度也是相當(dāng)大的。

    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私鹽走私了,像段景住販賣馬匹也是走私的一種。而柴進這兩樣全都插了手,王倫也想與柴進合伙。

    現(xiàn)今大宋一年在鹽茶兩項的收入就有八百萬余貫,由此可見其中的利潤是如何驚人。滄州、鄆城等地都可直接曬鹽,直接拿到的第一手貨源,這利自然比之尋常鹽販子要厚了許多。

    而且王倫也知道,朝廷的官鹽與私鹽相比,官鹽征收極重的賦稅,這也是私鹽泛濫的原因之一。

    同時王倫手中也有鹽業(yè)技術(shù)——海水曬鹽的方法,在中國出現(xiàn)卻極晚,大概在元明時期才出現(xiàn)。

    故而,王倫此時想到的便是利用“海水曬鹽”這一在宋代的超前的先進的技術(shù),繼而使梁山開始利用自己臨近海域的優(yōu)勢,大規(guī)模使用并開采海鹽,并將其發(fā)展開來,成為梁山經(jīng)濟的一大支柱性產(chǎn)業(yè)。

    不過這項技術(shù)能不能成,還要仔細(xì)考察一番。這海水曬鹽的“科技”王倫也只是了解大概的流程,可沒有親自操辦過。眼下技術(shù)有限,也只能采用傳統(tǒng)而粗放的鹽田法來制鹽了。

    這日王倫得了功夫,與柴進一同到海邊選址。眼前的海灘雖不是特別開闊,但是較為隱蔽,藏在一處海角岸邊,日照時間長,有海水沖刷,倒是極為合適開辟鹽田。

    隨即王倫將一張寫滿制鹽方子的筆記交給柴進,柴進打開一看,當(dāng)即挪不動眼睛。

    一、煎熬

    制鹵(刮泥淋漏)

    攤泥以咸泥置漏碗中,待其咸質(zhì)瀝盡,乃用鐵鍬掘出,堆積于漏碗四周,此謂淡泥,亦稱生泥。堆積既多,遇氣晴和或西風(fēng)勁吹時,用擔(dān)箕挑至鹽田間,重鋪田面,讓海水流入鹽田,其鹽份即被淡泥吸收,日曬風(fēng)吹,水汽蒸發(fā),鹽份吸引而上,田面色白如霜,故稱白地(即鹽花)。

    刮泥待鹽田泛白后,以兩手壓平拖刀腰,依拖刀之架,倒退而行,將田面的浮泥刮起成片。

    抄泥刮起之泥,干濕不勻,日曬使干,再由兩人背拽搔扒,反復(fù)抄動,使其干松。

    集泥泥皆干松,便由兩人對引裁板,使泥土集成一直線形,每線相距約一丈,以便于挑土。集泥大多由婦孺操作。

    挑泥將咸泥兜入土箕,肩挑至土基中央,堆積如阜,稱為泥蓬,壓使極堅,成尖錐形,使雨水不致滲入,隨時扒入漏碗,擔(dān)水瀝鹵,此謂泥堆。

    治漏漏碗的底,先鋪以一層干藁或棱毛,再將泥蓬的咸泥放入,使之與口平,用兩腳踏實,更以爬覆平整,光潔如鏡。

    淋漏治漏完成后,用擔(dān)桶自渠中汲取海水,傾注漏碗,隔數(shù)時或半日,鹽鹵由漏底經(jīng)草藁或棱毛淋入竹管,瀉至鹵缸。

    藏鹵鹵缸滿后,用鹵吊汲取,倒入擔(dān)桶,挑藏于他缸或鹵桶,以便煎熬之用。

    煎熬

    用鐵盤煎鹽,鐵盤為長方形,由厚約一寸的鐵塊3~8塊合成。接合處以石灰填塞。架于尖灶之上,再用帶形竹篾編成的,圍在鐵板四周,竹內(nèi)外及竹與鐵盤接合處,亦以石灰涂抹,這謂砌盤。鐵盤的一端靠近火門,其后端灶上。尚有余地,則縱向排列鐵鍋二至四口,稱為溫鍋。

    盤砌成后,將鹵從鹵桶用竹溜瀉入盤中,同時注滿溫鍋,便將柴火投入火門開煎。溫鍋內(nèi)的鹵燒熟后,交換吊入盤巾,再把冷鹵注入溫鍋。如此反復(fù)進行,盤中鹽鹵水分蒸發(fā),鹽份漸次結(jié)晶,再加高溫度,使盤中苦鹵全部熬干,此時鹽已制成,用鹽鍬抄入籮中。

    如此連續(xù)煎熬,晝夜不絕火。到第四日以至第十日始行熄火,稱為一造。一造的日致,各灶都有一定期限,由場官確定。

    熄火后即將鐵盤拆卸,以后再煎,重砌新盤。

    一擔(dān)鹵可熬鹽十公斤。其鹽含有多種雜質(zhì),味澀苦,色微黑,費用高,產(chǎn)量低。

    二、板曬。板曬之鹽,雜質(zhì)少,色白味鮮,費用低,產(chǎn)量高。

    采鹵

    在傍海返潮之地,削去草根,光平如鏡,稱為灰場(指土細(xì)如灰)。灰場分上中下三節(jié):近海處以潮水時浸,不易日曬,為下場;其中部以潮至即退,易受日曬,此為中場;遠(yuǎn)于海者,以潮不至,必?fù)?dān)水灌曬,故稱上場。

    潮汛:農(nóng)歷上半月為十三至十八日,下半月自二十七日至下月初三,潮水以此六日大滿。潮大之日,三場皆沒,自初三、十八后,潮勢日減,先曬上場,次曬中場,后曬下場,故上、中場每月能曬兩次,下場僅曬一次。

    待地起鹽霜,用鐵鏟收起,此稱刮土。將土堆積墩塔,中貫竹管,旁開一井,下埋瓦缸。每塔一井者居多,亦有兩塔一井的。墩塔堆就,澆水其上,鹵便由竹管流入井內(nèi),再將井中之鹵吊出,儲于大桶,以備曬鹽之用。

    制鹽

    每逢晴,辰時,將鹽板分?jǐn)偟厣希缓髮u用木杓澆于板上,至平口止。經(jīng)陽光曝曬,至下午未時,板底出現(xiàn)白色顆粒,用木板扒刮聚集,并將尚未成鹽的鹵貯于籮中,鹵水滴盡后即成白鹽。

    春、冬兩季陽光薄弱,每板日結(jié)鹽半斤到兩斤不等。夏、秋旺產(chǎn)之時,每板日結(jié)鹽兩公斤左右。

    柴進看了這張方子,只覺得這筆記好似重于千斤。良久喘口氣,道:“這鹽利甚厚,我往日只恨這產(chǎn)鹽太少,今后不有此煩惱了!”

    王倫看著柴進,笑著道:“大名府盧俊義河北知名,威震河朔,我意算他一個。大官人與盧員外主要開通北方商路,南方自有王某負(fù)責(zé)!”

    梁山八百里水泊,水密布縱橫,以那舟船之利,交通京東兩路十余州郡。有這等地利,開發(fā)江南那是水到渠成之事!想那江南地區(qū)之所以賦稅甲于下,就因為靠著便利的水路交通而商貿(mào)繁盛。

    柴進點點頭同意盧俊義加入,道:“可雖然廣有人脈,但是這生意也不能一口吃個胖子!”

    隨即柴進又問王倫道:“那不知這利潤如何分配?”在商言商,柴進開門見山。

    “我意我與盧員外每人三層,柴大官人負(fù)責(zé)鹽場管理,獨得四層!”雖然方子和想法都是王倫的,但是王倫并不貪心,只要三成。

    如果王倫這項謀劃成了,就是十分之一的利潤,那也是一筆了不得的財富。遠(yuǎn)比梁山上眾人,靠著打家劫舍過日子強。這才是沒有風(fēng)險,細(xì)水長流的收入。

    “王兄弟倒是大方,柴進愧領(lǐng)了!”雖然管理鹽場辛苦,打點商路和疏通關(guān)系費事,但是能有四層收入,柴進也很是滿意。

    有了這么一樁利益,雙方無疑結(jié)成了同盟。

    談妥合作之事,兩人打馬回莊。行了幾里,正巧看見洪教頭兄弟向南而去。柴進念及相識一場,又奉送了二十兩銀子。

    等柴進與王倫走遠(yuǎn),洪濤看著洪教頭道:“不想柴進大官人如此相厚,我們不如再去……”

    “啪!”不等洪濤完,臉上早把洪教頭打了一記。“蠢材,你忘了當(dāng)日鞭打之痛了么!”

    洪濤原本還想勸哥哥給柴進賠禮,求他再度收留。眼見洪教頭發(fā)怒,再也不敢話了。

    良久,見哥哥只悶頭趕路,洪濤喏喏問道:“哥哥這是要去哪里?”

    洪濤頭也不回的道:“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我聞聽山東鄆城有一位好漢,仗義疏財……”

    這一對難兄難弟,漸行漸遠(yuǎn),聲漸不聞。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 垦利县| 松江区| 阿克苏市| 雷州市| 永年县| 保靖县| 区。| 德惠市| 台北县| 江门市| 怀仁县| 邛崃市| 辽宁省| 裕民县| 甘德县| 长顺县| 白山市| 上虞市| 盐源县| 鹤庆县| 乌鲁木齐市| 虹口区| 内乡县| 万载县| 桓台县| 崇仁县| 德安县| 沂水县| 来安县| 新泰市| 长汀县| 龙岩市| 东山县| 无棣县| 清苑县| 贵定县| 上栗县| 陇南市| 黄梅县| 灌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