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唐謎 唐謎 最新章節 51.第五十一章

作者/書自清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此為防盜章, 1小時后恢復正常內容  “我這一回來,剛好趕上白浩歸來, 我與白浩真是心有靈犀。”說罷仰頭沖白浩笑, 笑容明媚疏朗。白浩張開鷹喙, 仿佛在附和主人。

    忽陀聽她這么說,沒什么表情的面上露出一絲若有似無的笑容。然后將竹筒呈上,接過白浩,立于沈綏身旁。沈綏打開竹筒, 倒出紙卷,鋪開一看, 上面用娟秀小隸寫著一列字:

    【明日午時前當可入春明】

    沈綏面上笑容平添一分溫暖, 道:

    “忽陀, 準備一下, 明日巳時咱們要到春明門接二郎。”

    “喏。”忽陀躬身應允。

    就在二人對話時,屋內的顰娘抱著一張裝滿草藥的竹箕出來,準備放到藤架下風干。聽聞沈綏最后一句,立刻喜道:

    “二郎要來了啊。”

    “是啊,明日午時前能入城。我和忽陀準備到時候去接。”

    “那好啊,我也一道去。我就擔心她那身子骨, 真是經不起折騰。”

    沈綏聞言一嘆, 道:“這兩日天氣陰寒濕冷, 但愿她沒有再犯病。”

    顰娘想了想, 忽的伸手抓住沈綏手腕, 雙指掐住她脈搏, 這就強行號脈起來。沈綏苦笑,也不掙脫,就任她號著。不多時,顰娘沉吟道:

    “赤糸,你葵水多長時間沒來了?”

    沈綏面色登時通紅,一時無語。忽陀急忙閃到一旁,假裝自己不存在。

    “大約有一月半了。”沈綏牙縫里哼哼道。

    “內虛空耗,陽火過旺,你這不行,我得給你開一服藥調理一下。”

    “最近嗓子怎么樣,還有不舒服,或者干咳的現象嗎?”顰娘又問。

    “尚好,不曾發干發癢。但高聲喊話后,偶有裂痛。”沈綏老實答道。

    “再加一服潤嗓藥。”顰娘用藥雷厲風行、不容置疑,沈綏只能苦笑,她最怕吃藥了。

    給沈綏添了兩劑藥后,顰娘又伸手去摸沈綏的臉。沈綏身高比她高出許多,被迫低下頭來。顰娘長有薄繭的手摸過她面部的骨骼和肌膚,又撩起她的右臂衣袖,只見手肘之上的大臂外側居然出現了大片的彩繪紋身。這大片大片的彩繪紋身,若不細看,竟不能發現底下掩蓋的盡是疤痕。這些疤痕一看就知道是燒傷導致的,但是彩繪順著疤痕紋路紋于其上,渾然天成,遮掩了疤痕的猙獰感,竟十分立體動人,端的是讓人震驚。疤痕一直延伸至背部,但被衣物遮擋,由于只露了半個臂膀,看不全是怎樣的圖案,只能隱約分辨紋路好似鳥類翎羽。

    “面部可有不適?”顰娘問。

    “沒有,一切尚好。”

    “那就好,其他都好說,怕就怕你這張臉出事。”顰娘道。

    “身上的傷疤呢?”她又問。

    “老樣子,平日里沒什么感覺,一旦大動作發了汗,就有些癢,但并無大礙。”

    “你啊!”顰娘很是惱火,道,“叮囑了多少次,量力而行。聽說你今天攀那大雁塔去了,是也不是?”

    “您怎么什么都知道啊……”沈綏無語。但她心里清楚,那都是她自己布下的情報網,也算是自作自受了。

    “哼,我不管你,誰還管你!你就無法無天了。”顰娘一指點在沈綏腦門上。

    這一點仿佛突然點醒了沈綏,她連忙取下腰間的白疊布手套,翻到掌心那一面,遞給顰娘看:

    “顰娘,您看這金色的粉末,可認得是何物?”

    顰娘接過手套,仔細一瞧一聞,輕咦了一聲,道:

    “這……不是金醉坊嗎?”

    “金醉坊是何物?”沈綏連忙問道。

    顰娘看她一眼,表情古怪道:“是一種西域傳來的催-情-藥-粉。”

    **?!沈綏瞠目結舌,半晌說不出話來。

    “這金醉坊,最開始是平康坊那里的胡姬在使用,后來傳出去,在整個平康坊流行了有一陣子。但是現在已經銷聲匿跡好一段時間了。因為呈金粉狀,藥性又綿長有力,用后好似喝醉了般,便起名叫金醉坊。我研究過這個藥,其中大部分用的藥我都能看得出來,但有幾味確實神秘,尚未破解。”

    沈綏眸色古怪地看著顰娘,幽幽道:“您為何這般清楚?”

    顰娘一巴掌呼在沈綏額頭上,怒道:

    “你個鬼丫頭,亂想什么呢!這都是我這些年游方行醫時,從諸多在我這就醫的商人口里聽來的。你當我真的會去逛平康坊啊?”

    沈綏笑著揉了揉自己的腦門,吐舌道:

    “我逗您玩呢。”

    顰娘送了她一記大白眼。

    不過話說回來,這金色藥粉若當真是顰娘所說的金醉坊,那這案子可就……太奇怪了。沈綏本來已經有些頭緒了,現下卻覺得忽的被大霧籠罩,竟是有些看不清了。沈綏能辯識百來種毒方,熟讀《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本草經注》,識得千千藥材,能辨諸般藥性。但要論對藥物的熟悉程度,依舊是不如顰娘,西域那邊的藥物,她就更不熟悉了。她不敢說顰娘是錯誤的,但也無法證明顰娘是絕對正確的,只能暫時將顰娘的意見作為參考,納入她的案情分析之中。

    當下也不多話,自回房中,冥思苦想去也。

    翻過日頭來,十二月廿七,天公作美,送給長安城一個久違的艷陽晴天。這一日,春明門的入城隊伍再次壯大了,一大早的,行人就絡繹不絕,讓看守城門的門卒一刻不得閑,幾乎要看花了眼。趁著年前這最后幾日,諸多來長安參加大朝會的達官貴人,以及匯聚長安過新年的客商紛紛涌入。出少進多,整個長安城分外熱鬧。

    到了近午時分,春明門右側道的口子直接堵塞了,后面隊伍拖得長長的,就是進不了門。不少人都伸著頭探望前方,焦急難耐,卻不知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后方來的人見右側道堵死,都移到左側道去了,但是右側道靠前的人不甘心,認為自己在右側道都排到這么前了,現在挪去左側道后方再去排,實在是浪費功夫,或許前面馬上就放行了呢。

    右側道臨近門口的位置,有一隊車馬被堵死,進退不得,也改不了隊。因為這隊車馬邊上已經被門兩側探出的城腳擋住了去路。不過,這隊車馬倒是并不著慌,每個人都氣度沉穩,靜若青松,顯示出良好的素質。

    這隊車馬,一共六匹馬,兩架馬車。第一駕馬車前,一男一女騎馬在前開道。兩人作勁裝打扮,容貌幾乎一模一樣,一看就是一對龍鳳雙胞胎。他們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紀,男俊女英,眉目間精光閃閃,背后背劍,一身的靈氣。

    他們身后的第一架馬車看著頗為古怪,居然是一架四輪馬車。這也罷了,馬車車轱轆的造型與一般馬車不同,輪軸曲圓凹陷,微呈喇叭狀,骨架包著鐵皮,輪邊外還裹著一層不明的黑色固體,看著十分有彈性。車廂外壁不知用了什么材料,極度結實,敲擊好似金鐵聲。車窗是三層的,最外層為全封閉鐵窗,第二層是琉璃窗,第三層則是紗窗。此刻,只有紗窗是閉著的,鐵窗和琉璃窗皆敞開,但是看不清車內人。車廂后側似還有機關,或許能打開。

    這駕馬車十分沉重,一匹馬還拉不動,竟是用了兩匹馬。若不是囿于身份,或許三匹馬才拉得比較輕松。

    后方第二駕馬車亦是如此。

    第一架馬車的兩側,各有一名男子騎馬隨行。左側那名男子瞧著是個沉穩壯碩的中年人,留著絡腮胡須,一身翻領箭袖的胡袍,戴著無腳幞頭,須眉雜白,滿面滄桑,身下馬鞍后懸著長弓箭壺。另一位卻是一位年輕道士,著玄色八卦道袍,梓木簪束髻,廣袖翩翩,只上唇蓄著兩撇青髭,腰間別一把鐵柄拂塵,瞧著仙風道骨,出塵瀟灑。

    后方第二駕馬車的兩側,亦是各有兩名男裝女仆從騎馬隨行。她們面上蒙著青紗,瞧不清樣貌,只望雙眼,是極精澈漂亮的。她們身著玄色圓領缺胯袍,胸口壓著一團別致的銀絲紋路,瞧著似是青鸞的圖樣。二女腰間都挎著橫刀,十分英武。

    即便是駕著馬車的車夫,也都是十分健壯精悍的模樣。一瞧這一行人,就絕不是一般人。

    不過,更加惹人注目的是這隊車馬的前方。門卒攔著一個牽馬的獨行客不依不饒,三名門卒堵在門口,就是不讓這獨行客進城。門卒言辭犀利,不斷辱罵那獨行客,但是那獨行客卻好似沒脾氣般,面無表情,也不言語,但態度剛直,就是半步不讓。

    那獨行客一身普通的男裝打扮,戴無腳硬幞頭,著煙色缺胯袍,腰間挎著一柄制樣十分奇特的大橫刀,不像是唐刀,更似是東瀛刀,刀身微彎,不似唐刀身直。更引人矚目的是,這人眼上蒙著一圈黑布條,于腦后成結,垂下長長兩綹飄帶,直垂到腰背間。原來是個失明了的人,真是可惜了,瞧那蒙眼黑布下的面容十分俊秀漂亮,卻失了雙眼的風采。

    “你這瞎子,為何不說話?!你當是東瀛人罷,為何沒有通關文牒!怕不是偷渡而來的罷!”

    “你不說話,可是怕暴露不會說大唐官話?”

    “你再不說話,我們就要拿你法辦了。”

    三個門卒咄咄逼人的態度不能動搖那獨行客分毫,就站在原地,沉穩不動如山,絲毫不見懼態。三個門卒竟是被這人的氣勢壓倒,一時不敢動手拿人。只是嘴上逞能,希望能用言語威嚇。一時間,還真是沒有個結果。但是這般僵持下去,實在耽誤時間。

    就在這時,后方第一架馬車內,忽的響起了輕盈脆耳的鈴聲。馬車旁的那名道士立刻看向車窗,只見本來最里層的紗窗打開,一只素手拿著一塊奇特的黑漆木板遞出,木板上似是寫著什么字。那道士看清板上所書,道一句:

    “二郎放心,吾去去就來。”

    說罷跳下馬來,一拂道袍,取下腰間鐵拂塵掛在臂彎處,瀟灑行至前方三位門卒和那獨行客身旁,抬手打個稽首,笑道:

    “三位官郎,且歇歇火,聽貧道一言可好?”

    那三個門卒正在氣頭上,忽的見個道士插足進來,其中一人沒好氣道:

    “去去去,哪來的臭道士,后面待著去。”

    道士被冒犯了,卻不動怒,依舊笑著,眼中隱約閃著寒光。

    三門卒中,有一領頭人瞧著這道士氣度非凡,似不是一般人,怕得罪了不能得罪的高人。當下緩了緩顏色,將那發火的門卒拉到身后,一拱手,告罪道:

    “這位道長,您別與這粗人一般見識。您有何高見,但說無妨。”

    道士抬手摸了摸唇上須髭,笑道:

    “三位官郎可是疑心于這位郎君的身份?”

    “可不是嘛,這人提著東瀛刀,攔他問話他不答,這不是很可疑嗎?”

    道士答:“三位官郎有所不知,這位郎君乃是晁衡晁校書的仆役,這次是出城辦事去歸來。他自幼得病,口不能言,耳中只能聽聞些許聲響,并不明晰。如今又患了眼疾,看不見外界。您三位這般與他說話,他自是不能回應的。”

    那三位門卒一聽晁衡的名頭,那可是響當當,如雷貫耳,登時被嚇了一跳。不過轉念又想,晁衡怎會派這樣一個又聾又啞又瞎的廢人出門辦事?而且還不帶通關文牒的。這不對勁。

    “你這道士該不會是編著謊話戲耍吾等罷,你又怎么知道他的這些事?我看你們并不是一路人罷。”那位第一個罵“臭道士”的門卒怒道。

    那道士絲毫不慌,繼續道:“這位官郎又有所不知了,吾等與這位郎君曾于客棧相會,有過一番筆墨交談,因而知道他去路來意。”

    道士眼珠子一轉,又補充道:

    “幾位可知他這腰間的寶刀為何?這可是剛來的東瀛使者贈與晁衡的一等大寶,傳說是東瀛的妖刀,有靈性。晁校書心善,不愿見兵刃寒光,便命這位心腹仆役帶著寶刀出門去香積寺開光,洗去血腥殺伐氣。因為寶貝太過貴重,而這位仆人目不能視口不能言,可以保密,才派他出使。又不愿人知他身份,因而不給他帶通關文牒,讓他悄悄混出城門。眼下歸來卻被三位火眼金睛攔住,才造成如今這個局面。”

    “那你又是怎么知道的?”三個門卒被這道士侃暈了,不過還是那首領頭腦比較清醒,不由問。

    道士故作高深,又打一個稽首,道:“吾習得天命八卦玄法,可算天下事,這世上有何事能瞞得住我?吾今日已將此等機密要事告知于爾等,爾等可得守好口風,若有泄漏,怕是此次開光不得作數,屆時妖刀亂法,起興兵之災,圣人可得拿爾等治罪!”

    三人一聽嚇得臉色慘白,急忙妥協道:

    “道長,吾等這就放人,您可得保佑我們平平安安呀。”

    “這有何難?”道士從口袋里摸出三枚符篆,遞給他們道:

    “貼身佩戴,可保平安。”

    三人連忙千恩萬謝,卻見那道士忽的一攤手。三人愣神,那道士莞爾笑道:

    “一枚符十文錢。”

    “圓惠師傅,接下來沈某所問的問題很關鍵,請您想清楚了再回答。沈某想請教您發現方丈遺體的全過程,請盡量詳細地描述于某。不要放過任何細節,再小的事情,也當提一提。”

    圓惠剛要開口回答,妙印便插話道:

    “阿彌陀佛,請諸位前堂入座,再行詳談罷。”

    沈綏這才反應過來這一問話長,眾人也站了好一會兒了,也不好意思讓眾人陪著一起在這門口站著,于是連忙應請。眾人在妙印引領下,回到前堂,分賓主入座。前堂石板地上不知何時擺出了與人數等同的兩排禪椅,顯然是剛剛搬過來的。有兩名僧人正在忙碌著上茶,大約是妙印法師之前就吩咐好了,雖然眾人是來查案,但其中有幾人身份尊貴,可不能怠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阳市| 红桥区| 全州县| 夹江县| 格尔木市| 皋兰县| 郴州市| 乐至县| 吴江市| 北辰区| 中阳县| 通城县| 顺义区| 贺兰县| 鄯善县| 侯马市| 化州市| 通河县| 达日县| 锡林浩特市| 岢岚县| 鄂尔多斯市| 彭阳县| 怀柔区| 蛟河市| 朝阳市| 京山县| 新宁县| 长沙市| 翼城县| 三江| 黔东| 安国市| 伊宁市| 油尖旺区| 唐山市| 千阳县| 贺兰县| 巧家县| 赞皇县| 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