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九節大城,大事(三) 夜已深,大多數人已經睡去。 幽州,幽園。 這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這一晚的詩會剛開始,便出現了很多名篇。 雖不及去年宋舍的蘇居士那篇明月幾時有,卻也膾炙人口。 團聚的詩詞最多。 陳楚聽著爛大街的詩詞,感覺有些無趣,突然推了推李白,道,“你不想去試試。” “不要急,現在詩會才剛剛開始,名篇名人都還沒出現,現在跳出去吟幾首一般的詩詞很沒意思,到時候被后面的詩詞遮蓋住鋒芒,很難出名。”李白道。 “還有這個道理?” 陳楚感覺自己又漲姿勢了,他不會吟詩作對,如果能背誦現成的還行,可這個世界就很坑,他沒有這樣的機會,現在陳楚只能選擇沉默。 正當他們安靜的看熱時,突然一道聲音從后面響起。 “你們三個太不夠意思了,這樣的好事竟然不叫上我。” 陳楚一愣轉過身去,看到程處默道,“我如果不讓你來是為你好,你信不?” “哈哈哈哈……不信。”程處默大叫道。 “你看,我就不能這么騙他,你們兩個非要讓我這么。”陳楚道。 “……” “……” 李白和杜同志感覺瞬間被憋出了內傷,這是躺著也中槍。 三人相熟依舊,李白又豈能是肯吃虧的主,道,“陳大哥不叫你來這樣地方,其實是怕你傷自尊。” 陳楚瞬間一個激靈,看著李白暗暗豎起大拇指,心道還是你狠。 “編,接著編。”程處默一副冷眼看世人的樣子,好像洞察一切的智者。 “好吧,我們實在編不下去了,就是來的時候忘了叫你。不過那些都不重要,你是怎么來的。”陳楚轉移話題道。 “我是跟著李王爺來的。”程處默道。 “李王爺,他也來這種地方。”陳楚對這位李王爺也算是有過接觸,在他的印象里,這位李王爺好像不怎么喜歡文學。 “他是來給夏家助威的。”程處默解釋道。 陳楚這才明白李王爺是夏家在唐驛官方的人物。 “你老子就這么放心讓你來,尤其是跟著李王爺。”陳楚問道。 如果程知節知道李王爺和夏家有關系,斷然不會讓程處默和他一道前來,官家對商人不怎么感冒。 “當然不讓我來,恰巧今下午被唐王召見,如果不是因為李王爺是個閑職也要被召進宮。”程處默解釋道,然后想到了什么問題,暗暗對陳楚道,“今宮里來的太監表情很嚴肅,根本沒給我爹準備的時間,直接跟著進宮,應該是急事,看來唐驛好像有大事要發生。” “你這話的就好像跟我關系很大似的,不要忘了我只是一個國士,這種大事跟我們沒有太多的關系。”陳楚無趣的道。 “那倒是,這種事情跟我們毫無關系。看那家伙好像要吟誦新詩了。”程處默道。 “這件事也和你沒關系。” “……” 程處默感覺自己和陳楚的友情已經結束。 不知何時陳軍曹的花船靠了岸,陳軍曹從船上下來,走到假山旁。 哪里有臺階,正好通向幽園的高樓,高樓名曰幽州臺。 陳軍曹一步步向上走,看向河水,看向河岸。 看到了景,看到了人。 站在幽州臺上,登高望遠。 沉思片刻,走到桌前,提筆寫到。 “前不見古人。” 站在幽州臺上的方仲永見有人寫詩,而且是這種如此大氣的詩,不禁念了出來。 “后不見來者。” 只是聽到前兩句,很多人都開始唏噓。 格局如此之大,這簡直讓人咋舌。 前不見古人。 那是看不上前人,難道是想做一件比前人還要偉大的事情。 后不見來者。 這句就更是狂妄。 如果前面的那句,還有可能做到。人的能力畢竟越來越強,人生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但是后不見來者,這是何其艱難。 每個人都在進步,你能決定的那就是自己砥礪前行,亦或就此墮落。 如何偉大的人都不可能決定別人的成敗,更不能改變別人的思想。 想讓后世不超越自己。 后世! 那是幾百年,幾千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又豈能不被超越。 只見高臺上的陳軍曹奮筆疾書。 下面早有人叫喊,“方公子快快讀來,這句是什么。” 很多人都很想知道能把前兩句寫的如此大氣的人,后面能出什么話。 這到底在那人的心中有沒有邊。 “念地之悠悠。” 聽到這句話,很多人都感覺這是意料之中。 畢竟前面把話得這么大,后面得了都不好意思寫。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地之悠悠,這是何其大。 下之大,不過地。 此時,在幽州臺下的人群安靜極了。 他們在期待,前面如此宏偉,這最后一句他能如何接得住。 陳軍曹猶豫了片刻,臉上面容有憂愁之色,感慨無限。 思念過往種種,無不心灰意冷。 壯志難酬! 壯志難酬! 陳軍曹在心中苦苦吶喊,這是他對這世間最為心寒、心痛的原因。 提筆,憤然寫下幾個字。 匆匆離去。 …… …… 尉遲卿家,忠勇可嘉。 但攻打吐蕃,你不行。 這是什么意思? 原本還在為尉遲恭感到高興的人群瞬間被這話弄懵了。 帝王心,海底針。 “李卿家接著。”唐王道。 “臣本想做此事,然老臣已經老了,恐不能為唐王分憂,但臣推薦盧國公擔此大任。”李藥師清了清嗓子道。 “????” “李卿家可是知節?”唐王以為自己聽錯了,這才再次詢問。 “正是。” 唐王無奈的搖了搖頭,心想衛國公果然老了,怎么能推薦程知節。 對于程知節這位老臣,唐王太過了解,他雖然比尉遲恭好一些,但他們兩個一個半斤一個八兩,唐王實在不敢恭維。 “唐王莫急,盧國公雖少謀略,但他能知人善用,不固執己見,定能聽從身邊人的意見。”李藥師道。 “李卿家所言極是,然而他身邊有哪里有多少人才。”唐王苦笑道。 “盧國公身邊自然有,臣斗膽保舉陳國士做盧國公的參軍。”李靖道。 “哦,陳國士?”唐王沉思片刻道,“可是智斗吐蕃的陳楚。” 李靖笑道,“正是此人,他雖年幼不能獨當一面,但此人才華出眾,跟隨盧國公做一個參軍是綽綽有余。” 原本還以為李藥師坑自己的程知節,聽到李靖對局勢分析的如此透徹,這才打消了心中疑慮,大大咧咧的道:“臣愿前往吐蕃,蕩平賊寇。” 一時間沒了主意的唐王沉思片刻,道,“容本王想想。” …… …… 高臺之上的人看著那人走了,不禁有些疑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剛剛寫完就走了。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到底是什么,那人寫了什么。” “他用什么接下了地。” “……” 對于結局很多人都是期待已久,將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