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當天晚些時候,天色漸黑,攻城戰才算告一段落。剌火兒外城,也盡被護教軍攻占。信德總督額格納齊眼見潰敗之勢已回天乏力,便領著敗軍,及時進入內城。并趁護教軍趕來之前,關上了城門,重兵把守。
護教軍趁著大勝之勢,強攻了幾次。但在額格納齊親自督戰下,守軍幾次三番打退了護教軍的進攻。至此,護教軍才暫時停下了攻勢。
到底內城不比外城!不僅城墻更加高聳,防御工事還更為完備。并且內城的面積只有外城的三分之一,需要把守的墻體,也就少得多。這么一來,每段城墻上駐守的士兵就是外城的一到兩倍。
再加上攻城之戰持續了這么久,護教軍的將士也疲了。偌大的外城,也并不是都在護教軍的掌控之中。清理起來,也就需要耗費一定的精力。
最重要的是,天色已經漸黑了。晚上攻城,掣肘頗多。所以一番考量后,護教軍在李大氣的命令下,全力清剿外城。很多潰逃到百姓家里的敗軍,也三五成群的被抓了出來。還有一些被額格納齊鼓動的其它教派的暴民,試圖與護教軍魚死網破。結果自不量力,只給城外的亂葬崗多添加了幾具尸體。
這樣的清理,一直持續到了后半夜。全城人心惶惶,不可終日。很多躲在城內的百姓,也都聽著城外的叫喊,輾轉反側。
次日天明,護教軍又挨家挨戶的將百姓請出家門。明面上的意思,是護教軍需要他們幫忙做些雜務。但實際上,卻是為防止他們作亂,而特意將他們集中起來。
因為信德之地和古爾不同。這里和呼羅珊有高山的阻隔,使得雙方的來往并不密切。當地的信徒,也對護教軍的清教有頗多誤解。這從昨晚層出不窮的暴民作亂就能看得出來。
所以為永絕后患,只能先將他們集中起來看管。這樣在護教軍的眼皮子底下,也不怕他們有什么不軌之舉。
但是這個過程并不順利。因為這時代的屠城慘案數不勝數!剌火兒城被古爾人攻占之時,就經受過。當時也是先用武力將他們集中起來,然后大肆屠戮。
因此護教軍的舉動,立即讓百姓們心生惶恐。致使護教軍到來時,不少百姓都緊閉大門,躲在家里。直到護教軍放火燒了幾棟房子,才讓一些心存僥幸的百姓不得不聽令行事。
但還是有不怕死的百姓,以各種方式避開護教軍。有的還對護教軍不利,使得少數將士受傷。還有兩個將士,被違令的百姓弄死。
對此,護教軍是直接殺人滅口。
畢竟亂世用重典!這個節骨眼上懷柔,無疑是自尋麻煩。
同時內城那邊,護教軍也沒拉下。雖沒再發動攻城之戰,但各種攻城器具,卻都運送了過來。一些內城周邊的民房,也都被護教軍大規模拆除。
使得沒多久,內城周邊就形成一圈半徑十余丈的空地。并且兩尊火炮,也每隔一段時間,轟炸城墻。
雖然依照墻體的堅硬度來看,火炮對墻體的威脅并不高。但那轟轟轟的聲勢,卻是不斷敲打在守軍們心里。每輪轟擊過后,守軍們的守城之心也會跟著弱上幾分。
戰場的局勢,也越發對護教軍有利。但這種情況并沒持續多久!因為德里援軍的到來,又給內城的守軍增添了幾分助力。
大帳內,李承績坐在鋪著銀鼠皮的靠椅上。這是從花拉子模運來的,一起的,還有黑貂皮、黃鼠狼皮、蜂蠟、箭、高皮帽、魚膠、蓖麻油、琥珀等物。
也是摩訶末帶領大軍北遷,使得對玉龍杰赤等地的管控,就無形中削弱了不少。即便花拉子模在邊境使行了豎壁清野,但是商人逐利的本性,卻是怎么都攔不住的。
因而當地的走私貿易,也就變得空前猖獗。很多原產花拉子模以及北面欽察草原的物產,通過走私商人之手,大規模涌入呼羅珊。再經過一定的加工,又高價賣往周邊之地。
呼羅珊的商業種類,也跟著豐富了不少。馬魯、蒲華兩座呼羅珊國最重要的城池,已經成了東波斯和河中兩地名副其實的商品加工廠。不少百姓都在耕種之余,進城務工。還有不少牧民,通過農業司傳授的家畜圈養方法,留有一定的空閑。便也進城找些作坊,充當工人。
不過更多的,還是工坊主們從各個牙人手上買來的奴隸。因為隨著呼羅珊國的強勢崛起,很多周邊勢力,暫時都不敢與呼羅珊國杠上。再加上李承績也派了使者,去各個勢力游說。用威逼利誘的辦法,促使這些勢力接受呼羅珊國的商品。
再開設商行,擴大貿易據點。致使呼羅珊的商業影響力,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大了數倍。
又因呼羅珊的商貨品類繁多,價優質廉。很多東西,更是超時代的。特別是官方下設的工坊以及帶有明顯官方色彩的工坊,生產出的東西更是一頂一的好。
就拿呼羅珊的食鹽來說!既精細又便宜,即便輸入呼羅珊境外會征收很高的賦稅,但相比當地產的食鹽,還是性價比高一些。并且很多食鹽,都是通過走私商人之手進入的。
那些守在關口的士兵和官吏,也都被他們買通。所以市面上,價格更低。
如今那些鹽田、鹽場已基本關門歇業。還有勉力維持的,也是風燭殘年,只剩一口氣了。
所以東波斯和河中的地界上,已基本是呼羅珊鹽的天下。
至于其他商品,也不比食鹽差。因而商業上,呼羅珊可以說是統一了東波斯和河中。
正是這商業上的刺激,使得呼羅珊境內出現了火熱的開工潮。但凡有點財力的,都投資工坊。商業司對此也是大力扶持,所以將一些不太重要的商品生產方法,以賣專利的形式,轉讓了出去。
而工坊是需要人的!
后世英國工業革命時期,還實行了圈地運動。致使當時的民眾,將其比喻為羊吃人。
所以工坊的大規模新建,需要大量的工人。而呼羅珊境內實行了土改政策,使得種田種地的有了田地,養牛養羊的有了牧場。在自己有所依仗的情況下,百姓們對做工就沒有那么迫切的需求。另外官方下設的工坊以及大家族開辦的工坊,都規模大,待遇高。使得很多百姓就算做工,也對那些小門小戶的工坊瞧不上眼。
于是工坊主們的視線,就順理成章的轉移到境外。
很多花拉子模、西喀喇汗國、波斯故地、大遼、古爾等境外勢力的百姓,都被工坊主們委托的奴隸商人以各種方式,誘騙到了呼羅珊的工坊里。且因周邊之地的奴隸們,已經大多知道呼羅珊廢除奴隸政策的緣故,所以奴隸商人們,只得將目光放得更遠。
東喀剌汗國、蒙古、欽察、伊拉克、敘利亞、拜占庭等地,都成了他們購買奴隸的重要來源。
且相比欽察、蒙古等草原人,工坊主們更青睞拜占庭、伊拉克、敘利亞以及東喀剌汗國等地的奴隸。因為這些地方已進入農耕文明,社會分工相對細致。文明程度,也比草原人要高一些。
進入了工坊,也不像草原人那樣笨手笨腳,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適應期。
這就促使呼羅珊境內的拜占庭、伊拉克、敘利亞人增長極快。
呼羅珊國雖廢除了奴隸貿易,但也明白眼下缺人。所以對工坊主們的行為,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過奴隸的身份,是決不允許在呼羅珊存在的。所以那些被工坊主們買來的奴隸,都會在入境之前,被那些奴隸商人們勒令簽下用工契約。
上面按照呼羅珊國最低的薪資待遇,簽訂最長十年的用工合同。原本呼羅珊國規定,用工契約是不能超過三年的。期滿了,必須繼續去商業司續約。
只是購買這些奴隸,工坊主們也確實花了不少錢。再加上,這也增加了呼羅珊的人口和稅收,富裕了國庫。便顧及到他們的積極性,針對性頒發境外百姓用工契約條例。
將這一期限,直接延長到了十年。
境內的話,則還是保持三年的期限不變。為了有效的區別開來,各個入境口岸都有商業司的辦事人員。特意為工坊主們的用工契約蓋章,算是為他們背書。
這使得各個入境口岸,都排起了長龍。特別是圖斯郡與蒲華郡,入境的百姓最多。有的到了晚上,關口外都是長長的等著入境的百姓。
不過這都是后話了!眼下最要緊的,卻是剌火兒的戰事。尤其是德里援軍的到來,很容易使護教軍腹背受敵。所以如何退敵,就成了在場軍將急需考慮的事情。
很感謝hinesesoul1、天空夢靜、寒情射月等書友不懈的支持。畢業算是告一段落,但是已經工作了。不過我會在工作之余,堅持更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