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禮部大堂!
在經(jīng)過為崇禎皇帝舉哀后,南京勛貴、鎮(zhèn)守、六部官員、各省部院高官及大儒們濟(jì)濟(jì)一堂,商量一件大事。
皇帝沒了,誰來作主?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姓朱的。
明朝留都南京的一些文臣武將決計擁立明室中的藩王,延續(xù)明朝,然后揮師北上恢復(fù)國土,但具體擁立何人則發(fā)生爭議。
重臣中包括了閣臣高弘圖南京戶部尚書、樞臣史可法南京兵部尚書、鳳陽督臣馬士英、兵部左侍郎楊鋮新、內(nèi)監(jiān)韓贊周、科臣李沾、臺臣左光先、及錢謙益等東林黨人,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即鎮(zhèn)軍盧九德。
說實在話,文臣們對于議立這等大事有參與是滿臉的膩味,但是他們有印鑒,皇帝都沒了,沒人可以罷免他們,所以他們堂爾皇之地與文臣們坐而論道。
各方爭持,大臣們多數(shù)以為,根據(jù)“皇明祖訓(xùn)”,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在當(dāng)時明神宗長子光宗一脈已無人能繼位,而次子朱常溆甫生即死,三子朱常洵雖已亡故,但長子朱由崧仍健在的情況下,按照兄終弟及、父死子繼的順序,第一人選為福王朱由崧前有嘉靖帝繼位為例。
錢謙益等東林黨人則由于之前的“國本之爭”事件,心存芥蒂,違背了東林黨在國本之爭中的立場,以立賢為名擁神宗弟弟朱翊镠之子潞王朱常淓。
國本之爭神宗皇帝之子為皇長子朱常洵和福王朱常洵,神宗皇帝欲違反“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之制,另立福王朱常洵為太子接任皇位,結(jié)果大臣們反對,是為國本之爭,而當(dāng)時反對的大臣中,多以東林黨為主,因此東林黨惡了福王一系。
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最支持“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東林黨,改弦易轍,變成了支持潞王,結(jié)果挨督臣馬士英大聲嘲笑道:“汝等東林黨人不知日后何以見前輩!”
諸東林黨人不能答,只好顧左右而言它。
他們羞愧無比,立潞王之議消除,
史可法則可笑之極,主張既要立賢也要立親,擁立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
這位大臣在平行空間的史書上被稱為抗清英雄,實際上從議立之事上就看出他的水平,讓他領(lǐng)軍,大明不亡才怪!
卻有來自福建海澄的兵部左侍郎楊鋮新提議道:“真正有資格為帝位不是諸王,而是太子!如今京師消息不通,萬一太子爺南渡,我等另立新君,諸位何以自處?”
一番話讓大伙兒臉上都訕訕的,楊大人真是哪壺不開就提哪壺,大伙兒興頭沖沖地根據(jù)自己的親疏來立君,他這么說法,豈不是指責(zé)大家都不忠心于崇禎皇帝!
果然是福建南蠻子,一點都不會做官!
他說得有道理,于是錢謙益婉轉(zhuǎn)地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既然不立新君,可先立監(jiān)國,立君之事待定。”
這主意好!
大家暗贊人的頭腦確實靈活,只要已方提議的藩王人選成為監(jiān)國,管他什么太子來,統(tǒng)統(tǒng)成為死太子!
大伙兒又熱烈地議立哪王可為監(jiān)國,而楊鋮新的臉上并無失落,還是笑吟吟的。
爭來爭去,鎮(zhèn)軍盧九德力主福王登位,他叫動了數(shù)人上殿,大家無不臉上變色!
哪幾個?
高杰、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
高杰,陜西米脂人,與李自成同邑,同起為盜,原為李自成的部將,綽號翻山鷂,這家伙牛啊,居然搞了李自成的老婆!
高杰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因與自成是同鄉(xiāng),出入內(nèi)堂自成都不曾提防他。誰料李自成不愛女色,只與兄弟們廝混,他的老婆尹氏空虛寂寞,看上了高杰,那高杰也是膽大,就么這與李自然的老婆私通款曲起來,綠油油的子,就那么戴在未來的大順皇帝頭上。
后來因怕自成發(fā)覺,干脆便投降了明軍。他人品雖是不堪,作戰(zhàn)到是勇猛非常,曾跟隨孫傳庭一起打李自成,累次立功,官兒越做越大,到明末時已是做到了總兵。
黃得功,號虎山,明末開原衛(wèi)人,其先自合肥徙。軍中號黃闖子。
他行伍出身,積功至副總兵,為京營名將。在于農(nóng)民軍的戰(zhàn)爭中,黃得功迫降五營兵,擒馬武,殺王興國,破張獻(xiàn)忠,戰(zhàn)功赫赫。
劉良佐,字明輔,山西大同左衛(wèi)人。貳臣,因常騎一匹雜色馬,人稱花馬劉,明末總兵。崇禎年間統(tǒng)兵在宿松、廬州一帶統(tǒng)兵對農(nóng)民軍作戰(zhàn),升任總兵官,曾與黃得功大破張獻(xiàn)忠。
劉澤清,字鶴洲,山東曹縣人,出身行伍,崇禎末年升至山東總兵。大順軍迫近北京時,崇禎帝命他率部火速入衛(wèi)京師,他謊稱墜馬受傷,拒不奉詔。不久大順軍進(jìn)入山東,他帶領(lǐng)主力向南逃至淮安。
這家伙是有名的“長腿將軍”,擅長遇敵先逃。
崇禎十六年1643年二月,農(nóng)民軍把開封圍困很久了,劉澤清奉命赴援。因為朱家寨離開封城只有八里,他便領(lǐng)兵五千渡過黃河,沿河邊在那里扎下營寨,又開挖溝渠引黃河水環(huán)繞在軍營四周,想依次扎下八個兵營直抵大堤,然后修建一條兩側(cè)壘砌墻壁的通道,向城里運送糧食。墻壁尚未砌好,農(nóng)民軍過來爭奪,雙方相持了三天,各有傷亡。
劉澤清就命令自己的隊伍拔營離開,一時間明軍倉皇奔逃,士兵們?yōu)榱藸幋芏嗳说粼谒镅退懒恕?br />
眼下四人都是軍隊實力派,各掌一軍,有三萬到五萬人,他們一進(jìn)大堂,即時高呼道:“如不立福王,我等皆不奉詔也!”
他們相貌兇橫,大聲夾惡,令人雙股戰(zhàn)栗,他們帶兵,如果不聽令,且不說日后對付北虜與大順政權(quán),要是他們一個不爽,帶兵進(jìn)南京城,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個結(jié)局!
換作以前,什么時候輪到武將喧嘩出頭?文臣們不把他們揍得滿頭包成一尊尊的阿彌陀佛才怪。
今時不同往日,皇帝死了,天下大亂,對于將領(lǐng),文官們不得不以安撫為上,連史可法都對他們好言勸慰,其余文臣亦在和稀泥,只有兵部左侍郎楊鋮新冷笑道:“此乃禮部大堂,軍漢上大堂講禮,如牝雞司晨,速退!”
他的位置相當(dāng)于國防部副部長,管慣大頭兵,四總兵在他面前,氣焰大減,卻有馬士英出來為他們助拳道:“議立乃大事,唯有文武一心,方可成功!”
馬士英不理會楊鋮新,向史可法道:“史兵部,你的兵都不愿聽你的,你還能議立桂王?!”
史可法悶悶地?fù)u頭,再不作聲。
見他退縮,馬士英朗聲道:“今福王殿下登位,已成大局!”
“是嗎?”堂外傳來一聲長笑道:“我這里有更好的人選!”
7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