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新網址:
手有兇器,殺心自起。
掌握大軍,不打才怪!
西元1659年6月16日,大軍出動,浩浩蕩蕩,直奔小亞細亞地區而來。
它是亞洲西部半島,位于土耳其境內。北臨黑海,西臨愛琴海,南瀕地中海,東接亞美尼亞高原。主要由安納托利亞高原和土耳其西部低矮山地組成。公元前1200年,著名的特洛伊戰爭在土耳其的愛琴海沿岸發生,之后強大的波斯大流士大帝、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古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等先后統治這塊神奇的大地。歷經無數帝國的打造、歷經東西方不同文化的劇烈撞擊。
這是奧斯曼人的龍興之地!
這么重要的地盤暴露在中國人的面前自然不是奧斯曼人所想的,奈何他們根本不能奪回中國人控制的敘利亞,因為基建狂魔的中國人早將敘利亞各地要塞化,各城鎮雙重城墻上棱堡林立,遍布重炮,人人數枝火槍,且糧食給養充足,不乏水源。
這讓包頭佬怎么打!
進攻的包頭佬是有來無回,中國人憑借險要城墻和火力,穩穩地壓制了包頭佬,從此包頭佬知道除非天下大變,否則不要指望能夠打破中國人在敘利亞林立的堡壘。
有樣學樣,包頭佬也在小亞細亞大興土木,修建了大量的城池防御工事,尤其是在中國人前進的道路上,城堡林立,重兵把守,看上去殺氣騰騰。
而中國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沿海進軍,一路殺將過去,管他有多少的工事建筑,拆掉了事,畢竟基建狂魔的特色技中有“拆遷”**嘛!
位于小亞細亞的最前線的伊斯肯得侖城前中**隊浩如大海,讓城上的包頭佬看到面如土色。
這座城市曾經讓中國人與包頭佬多次在此爭奪,之后包頭佬重建了這座城市,雙層城墻前高點五米后高十一點五米,主城外還有六座大型堡壘,即能與主城相通,又可以獨立作戰,是大型的城市,本以為能夠憑借著這座城市阻住中國人前進的道路,現在看來,懸哪。
6月19日,我軍的主力部隊到達,遠方的地平線上,蹄聲轟鳴,黑壓壓的是沖奔而來的騎兵隊,后面層層疊疊排得象蝗蟲一樣的是我軍的火槍兵。軍隊行進時發出的腳步聲雷鳴般轟響著,
拖動的沉重炮車,數量很多,讓大地為之顫抖。
“天啊,這是敵人的軍隊嗎?太恐怖了!”
“我們的城墻好象太矮了。”
“他們的炮那么大!”
站在伊斯肯得侖城的城墻上,感受到迎面撲來的壓力,前幾天聽聞中國人進犯還大話連篇的奧斯曼貴族個個都嚇得臉色蒼白,噤若寒蟬。
他們都說憑借著神的保佑,必能擊破任何異教徒的軍隊,他們深信有信仰無所不能,擊破敵軍不在話下。
可是現在看來,中國人的火炮以及火槍兵是如此之多,貴族們覺得說什么話都是虛弱的。
城內有三萬軍隊,不算少了,可是城外敵軍展開來的部隊至少有十五萬,還在源源不斷地注進城外的戰場上。
尤其是沿城排開的超級巨炮,足足有十六門之多,它們系青銅鑄造,它們所用的炮彈達到700公斤,其口徑超過0.米,長度超過5米,重量20噸,而普通的32磅火炮重兩噸半而已。
“烏爾班大炮!”
奧斯曼人就是用類似口徑的烏爾班大炮轟破了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的城墻,今天,輪到奧斯曼人的后輩來嘗試到滋味了。
中國人把這些大炮稱為“伊斯坦布爾一號”、“伊斯坦布爾二號”……“伊斯坦布爾十六號”,簡稱為伊城一號、伊城二號……統稱為伊城炮。
巨炮開火,炮聲是驚天動地,聽到的人都得捂緊耳朵。
一炮轟出,威力無比!
城外的一座堡壘,即被打坍了半邊城墻!
連續吃上十幾炮,那側城墻全被拆了!
“殺啊!”中國的火槍兵蜂擁而上,而包頭佬則奮起反抗。
一時間,伊斯肯得侖城外的堡壘上火槍齊鳴,殺聲震天,炸彈爆炸的響聲與染血的塵煙在堡壘陣地卷起,慘烈的交戰開始了。
面對著中國人的猛烈攻勢,包頭佬并沒有出擊,所有的士兵都躲在廢墟后面,借著碎石頭用弓箭與火槍發動攻擊,中國人很快有百余人的死傷,但與中國人銳利的攻勢相比,這些反撲的動作也只蚊子對獅子發動的小騷擾而已。
中國人以強大的火力壓制敵人,用炸彈開路,隨意亂丟炸彈,無比奢侈。
槍聲異常地密集,炸彈所到之處,無人能夠站立。
這樣強大的火力面前,包頭佬被壓制的無法抬頭,他們曾經苦練過的、引以為傲的精湛射擊根本無法發揮,沖殺出來的“你有槍膛我有胸膛”的戰斗意志無從發揮,因此包頭佬一線火槍
兵的傷亡比例極高,而取得的戰果并不大。
僅僅過了三個小時,中國人的旗幟插遍了城外的六座堡壘,包頭佬守軍已放棄了堡壘,撤回了主城。
堡壘花費的銀元并不少,但是起不到應有的阻滯作用,被中國人速下城堡,令包頭佬們十分地郁悶。
伊斯肯得侖城的主將阿卜杜勒·瓦希德在城上看到中國人如虎似狼的攻勢,一清二楚!
讓他非常地震撼,原本他以為他的部隊憑借堅城能夠對抗東方來的異教徒,現在他只能求神保佑了。
很快地,中國人的超級巨炮的炮口對準了伊斯肯得侖城,那森森的炮口讓包頭佬心膽俱裂!
不打則已,十六門巨炮同時開火,炸彈穿云而至,在城墻上掏出了一個接一個可怕的大洞!
當年,烏爾班大炮轟破了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的城墻。
今天,伊城炮比起烏爾班大炮更勝一籌,烏爾班大炮口徑達30英寸(約合762mm),所用花崗巖炮彈重達1500磅(約60公斤),是那個時代威力最大的火器,而伊城炮口徑超過了00mm,炮彈重量超過700公斤,其炮身堅固,裝藥量多,精研過的火藥威力更強。
同時,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的城墻勝過伊斯肯得侖城墻的厚度,畢竟君士坦丁堡的城墻是技術高明的東羅馬人所造,而伊斯肯得侖城墻則是半道出家的包頭佬修建的,完全不同的范疇。
并且烏爾班大炮僅一門,而中國人的伊城炮有十六門,它們發射的炮彈同時擊在城墻上,很明白的,一次十六顆炮彈所造成的破壞力勝過了十六顆炮彈依次擊發的破壞力。
因此阿卜杜勒·瓦希德下令在城內筑起街壘準備打巷戰,他對于依靠城墻的保護已經不抱任何的希望了!
頂點
最新網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