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掛起,輕輕放下是戴維先生處理之策,他認為在巴勒莫的海戰(zhàn),我們輸了上半場,但贏了下半場,最終還是勝利,因此沒理由重懲相關(guān)人員。
“一定程度上,如果沒有上半場的敗陣,就不會有下半場的大勝!沒有上半場海戰(zhàn)的這個因,就不會有下半場大敗的果!”戴維先生指出道。
“當然,我們不是說敗戰(zhàn)好,誰都希望一直勝利,不過我們的能力不能與皇帝陛下相比,他可以長勝不敗,我們做不到!”戴維先生說海軍不會因為某個人一時的失利而對他進行嚴懲的!”
戴維先生說了一大通話,最終作出決定:“卡博特海軍上將犯了錯誤,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但他敢于戰(zhàn)斗,無所畏懼,體現(xiàn)了海軍精神!”
“因此,我將向皇帝陛下建議保留他的海軍上將的軍銜,其原來爵位是世襲罔替的一等侯爵,削去世襲罔替的恩賜,一等侯爵改為三等伯爵,今年沒有年終獎,扣發(fā)今年所有獎金!”戴維先生說道,他是海軍元帥,說一不二,這樣的處置送到皇帝那里幾乎是板上釘釘。
大家都同情地看著卡博特,這回是虧大本了。
工資被扣是小事,關(guān)鍵是世襲罔替的一等侯爵變成了可降等的普通伯爵,不是這么容易得到個世襲罔替恩賜的!
“卡上將,你來表個態(tài)吧!”望向卡博特道。
“首先,我要對皇帝陛下表示歉意,因為我辜負了陛下的信任,他將追擊敵艦的重任交給我,然而我卻沒能取得戰(zhàn)果再次,我要對艦隊全體官兵說聲對不起,因為我也辜負他們的信任”卡博特作出了深切的檢討,如此他就過關(guān)了。
人才難得,且他保持了“遇敵敢戰(zhàn)”的海軍精神,戴維先生給了他一個機會!
“至于其他人等,精神可嘉,在不利的情況下英勇作戰(zhàn),沒有一個人投降的,且有長官承擔了責任,那就按照戰(zhàn)功進行獎勵,除此之外,人人發(fā)給敢斗獎金與勛章!”戴維先生說出他的決定,大家的臉上微露笑容。
這下好了,天亮了,大家不用怕背上戰(zhàn)敗的恥辱了!
南華軍設(shè)有“敢斗獎”,對于勇于斗爭的軍人們那是不吝封賞,獲得這個獎勵是非常光榮的,往往表明軍人在不利的條件下絕地反擊,為國爭光。
隨戴維先生同行前來的有幫辦軍務(wù)的陳廷敬,他對比了前明與南華的軍隊的表現(xiàn),要是前明軍隊遇到這樣的作戰(zhàn)態(tài)勢,只怕崩潰不在話下,哪象南華軍一不逃跑,二不投降,死戰(zhàn)到底!
捫心自問誰不怕死,為什么南華軍這樣的英勇頑強不怕死呢,原因何在?
皇帝的魅力、或者是皇帝的武力?以及成為軍人的光榮與待遇?個人的認識?
同樣是中國人,改朝換代后就變了個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
何止是南華軍這么強,就連新明軍隊也似模似樣了,在陳廷敬到來之前,他知道在中亞地區(qū)與新疆接壤的地方,一個部族襲擊了新明的一個哨所,那個哨所的軍人們有二十人,全部戰(zhàn)死,無一投降!
而在前明時期,軍人們實在表現(xiàn)差劣啊!
“嗯,新明了,皇帝從不短缺軍人們的軍餉!”陳廷敬想到一個原因。
軍人們有樸素的思緒,那就是當兵吃糧賣命,可是當家人們都吃不飽穿不暖時,哪能為朝廷拼了了百來斤,只好對得起自己,對不起朝廷了。
你既不仁,那我也不義。
我若對我好好嘀,那我就為你賣命!
新明軍人們比起南華軍人們的待遇是差上一大截的,但遠遠好過前明,新明朝廷也是盡力給予軍人們好的待遇,要是前明也是這么努力的話,何至于大廈傾倒!
陳廷敬覺得來這一趟真的是大長見識,一些新明官員視到南華為畏途,陳廷敬則認為:“來時后悔一時,不來后悔一世!”
難怪那些來過南華的官員如孫承宗、姚明恭、馬士英、堵胤錫等人回到新明后皆成一代名相,他們除了增加讓國家富強的本事之外,更主要的是學到了南華軍的敢斗精神和百姓那種“實干”精神,還有皇帝及大將們的決策思路,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沒到過南華的人所不能領(lǐng)略與體會到的。
陳廷敬的心中霍霍而動,他自認為是掌握了南華軍民必勝的內(nèi)在秘密,只要加以發(fā)揚,日后他也可以跟上前輩們的腳步,領(lǐng)略位極人臣的風光。
我年輕,我有大把的機會與大量的時間身體力行,這是順應(yīng)了中華發(fā)展的未來,前途無限光明!
其他人沒來過南華,或者來過也不能象他這樣近侍伴駕,從而領(lǐng)略到最深層次的秘密,將不會獲得象他的這樣的成就。
是的,要保持這樣的精神與實際相結(jié)合,正是皇帝教導(dǎo)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攻略,將會讓他陳廷敬在朝堂上走得更遠。
感謝皇帝的光明磊落,不藏著掖著,謝主龍恩!
其實,皇帝就是讓陳廷敬看個夠,從而將南華的國家精淬與社會精華帶回新明,進一步影響新明,向著文明、科學與強國富民方向發(fā)展。
陳廷敬不動聲色,拼命地抄著筆記,他如饑似渴地吸收著皇帝及南華的大將與大臣們的行動知識,加以整理,成為一筆寶貴的財富。
他在南華五年,前二年是擔任秘書官,在皇帝身邊工作,之后外放三年,在任期間他勤于學習,專心做筆記。
后來回到新明任職,待到若干年后,他一償心愿,有人問他成功的竅門在哪,他就說他家有寶典,別人好奇,問寶典是什么,正是他在南華五年所做的十本筆記,他從中汲取了無窮無盡的力量!
且說高級軍事會議上確定了對這場戰(zhàn)斗的定調(diào)后,戴維先生親自寫了一封告艦隊書,然后向全艦隊官兵傳達。
信中他說:“我們此仗上半場打得不理想,因而生長失望情緒,然而風物放長遠,若無上半場的犧牲,豈有下半場的順利,在長期的戰(zhàn)皺中,誰笑到最后,則誰笑得更好,世上無常勝將軍,有不后退的軍隊嗎?如軍神孫武亦被驅(qū)逐出楚當時他與伍子胥合擊楚國,不能立足,退回吳國,因此常勝規(guī)律,在于善于撤退然后再進,我愿艦隊同人在不利情況應(yīng)贊成撤退,在有利情況善于勇進,目前已到了勇進的時候了,當進則進,不負頭頂上的軍徽!”
經(jīng)過動員,部隊的信心恢復(fù),積極勇進,追上了白皮撤退的艦隊,擄獲六艘戰(zhàn)列艦!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