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日無話,秋闈這日,監生們早早的來至貢院外,圍著貼在左側布告欄上朝廷下發的《科舉紀要》細細看著,上面寫著一干考試注意及考試的內容,還有對舞弊人員的處罰。武朝對科舉舞弊處罰之重,超越歷朝。若是生員貢生舞弊,終身不得再考;若是蔭生舞弊,不僅其人終生禁考,其父兄為官的也要罷官撤職;若是監生舞弊,便不能承襲爵位。所以,大凡舉試,無論是最低級的院試,還是縣試鄉試會試,幾乎無人敢舞弊,而這種情況下,敢舞弊的人還需要去考試么? 只見貢院肅穆莊重,周圍似有一股氣運加持,想必便是所謂浩然之氣了?而托先帝洪福,這貢院從來都是高墻大院,以彰顯武朝文教大盛。而無事的時候,孫旭曾隨父親來過這貢院,記得這貢院外邊的高墻之內還有一道高墻,自是為防考生舞弊串聯,兩墻之間留有一丈多寬間距,形成一圈環繞貢院的通道。圍墻的四角又建有四座兩丈多高的崗樓,考試時,地方學政專門派崗樓監考人員在樓上監考,自上而下,一目了然。 而看完紀要的考生各自提著籃子,去看各自號牌去了。那邊男裝的阿食早看完號牌,過來回稟,“公子排在頭排之末,這氣漸漸涼了,頭排怕有秋風,不若阿食去尋幾件衣衫?” “不必啦,我哪有那么嬌貴,上次著涼感冒只是湊巧而已。”孫旭見她又想到上次因為自己穿梭回來后感冒,便道。“阿食,你便回去吧,待考試完畢再來好了。” 阿食聞言,又打開孫旭入場攜帶的籃子,里頭放著一副碗筷,都洗得干凈;卷袋、筆袋以至著饃饃油餅的油紙,都收拾得整齊,還有一副茶盅,一套食盒,食盒內又有一些面食,以及受放的菜,筆墨紙硯,擦臉漱口的東西更不消了。見諸項齊備,不曾缺失,這才應聲回去,只待明日晚間來接人。 阿食走后不久,便聽門外兵丁高聲叫道,“生員們入場啦!” 這聲喊話一起,門口的幾百號人齊齊的圍了過來,排好長隊,順著點名臺依次入場,公子依然著點了名,隨著眾人魚貫而入,走到內高墻頭道搜檢的所在。原來這么處搜檢,不過虛應故事。那監試搜檢的,只有幾個閑散兵丁,卻不是欽派的,每到鄉會試,不過學政照例派出幾個人來在此當差,卻一班的也在那里坐著。孫旭候著前面授檢的這個當兒,見那班侍衛彼此正談得熱鬧。便聽一人道:“喂,老表呀,咱就當值一,明無事,我們東口兒外頭,新開了羊肉館子,面餅齊整好吃,明兒早起,咱們在那兒鬧一壺罷。“那個嘴里叼根短煙袋兒,兩只手卻不住的搓煙荷包里的煙,騰不出嘴來答應話,只嗯了一聲,點了點頭。 孫旭可不管這二人明吃啥,只是把自己的鄉試考帖和身份文牒遞了過去,剛要解開衣衫讓人檢驗,便聽那邀請人吃飯的人道,“罷了,不必解衣裳了。這道搜檢,不過是奉行功令的一樁事。到了前面還得搜檢一次哩,若是處處的苛求起來,殊非朝廷養士求賢之意,趁著人松動,順著走罷。”這話的,頗有幾分味道,不過孫旭卻暗自撇了撇嘴,“這人言語間賣弄辭藻,弄得跟他楚才晉用一樣,不過是多年在此辦差,耳濡目染偷懶而已!” 一路想著,進了那座內墻門,不曾到得貢院門跟前,便見不遠處臨時搭了個罩棚,底下那班伺候搜檢的兵丁已不是剛才那副面貌,自有一番氣象,孫旭作為府尹之子,以蔭生身份入闈,自然知道這事朝廷從異地調撥的十二衛精銳,那些人都一絲不茍的在那里搜檢。被搜檢的那些士子,也有解開衣裳,敞露胸懷的。待搜檢完畢,也不容人整理衣冠,就提著嗓子,高喊一聲:“搜過”便催快走。那聲音對常人卻有一股難言的震懾力,那些生員雖有心與兵士理論,但聽這殺氣騰騰的話,外加貢院重地不敢造次,也不敢多言,依言趕緊走了。 到孫旭時,一個滿臉絡腮胡子的兵丁過來,先是仔細對比了文牒考帖,又喝了聲:“擱下筐子,把衣裳解開。”這聲爆喝,震得人耳膜生疼,孫旭心道,“這人怕是已經有后巔峰的實力了,也不知道比之那左千戶如何。”這時卻聽棚子里上座那位大人道:“你當差只顧當差,何用這等大呼叫的?”武朝重文輕武,雖然不至于貴文章而賤武功,但是同級別的文武官員待遇畢竟不同,這兵丁看上去不過是個校尉,聽了大人的話,哪敢頂嘴?再話是,聲音顯然了幾分。 孫旭向上望了望,只見這人穿著胸前繡著孔雀補子官服的男子,看上去約有四十多歲,那人見孫旭相貌堂堂,不似凡人,這時早已搜檢完畢,便笑道:“別耽擱了,趕緊進去罷。” 孫旭進了貢院門,見對面就是領卷子的所在。他此時才進門來,那一身家伙,已經壓得有些氣喘,正想找個地方歇歇,再上去領卷子。看了看,老相識范生正在那廂,又有幾個客棧同住見過一面的人,都在墻腳下把考籃聚在一處,坐在上面閑談。再往里看去時,卻見領卷臺周圍已圍了一大幫人,臺上面坐的那位須發蒼白的老大人,拿著枝紅筆,按著那花名冊,叫一人,放一本。范生幾人早參加過不知多少次考試,知道早去擠一身臭汗,氣喘吁吁,不入養精蓄銳,從未聽過早領到的人比別人中舉幾率大的。 正在吵不清,內中有個十七八歲的胖子,穿一件土黃色長袍,身形看上去有些滑稽,擠開眾人,拿手里的考帖在那老大人的桌子敲了敲,嘴里還叫他:“老大人,趕緊把我的那份卷子給我吧!”那老大人放下筆問道:“你是那縣的秀才,名字叫作甚么?” 胖子道:“我不是秀才,我爹去年給我捐的監,我叫樊達通。我爹是樊仁金,乃是皇商。你瞧罷!管保那花名冊上都有。“那老大人果然覷著雙老視眼,給他查出來,看了看,便拿在手里,和他道:“你的卷子是有的。可國家明經取士,掄才大典,何等盛況?怎的這等不循禮法,難道你家里竟沒有一些子家教的不成?你這卷子,現不必領了,我要扣下指名參辦的。“ 本來有些世家豪門子弟,首次參加會試的都有些散漫,以為沒有什么可懼的,眼見這樊達通被老大人三言兩語如此安排,這才安靜下來,不敢越雷池半步。不過這胖子只是言語兩句便被剝奪考試,眾人都有些兔死狐悲之感,不知誰帶頭開口求情,大家便紛紛替他作好作歹的著,老大人才把卷子給他。還道:“我這卻是看諸位生員分上,若是只看你這等不良,豈有如此容易?”那樊達通眼見柳暗花明,趕緊接過卷子來,倒給人家斯文掃地的請了個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