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楊枝甘露的拋灑,更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好像全息影像一樣,桃紅色的光華更甚,從兩個瓷娃娃的器身上映照出來。不僅僅是周德清,曾老和老郭都發現了這一幕:在一個古代的閨房里,一個樣貌還算不錯的男子,正在銅鏡前,為一個女子化著妝。
更要命的是,這場景好像還挺真實的,一度讓周德清以為那才是現實,他們所處的不過是虛擬空間。
“怎么回事?”
周德清喃喃地問道。
曾老到底“博學”一些,卻也驚呆地張著嘴,良久才道:“這……難道是張敞畫眉的典故?”
“張敞畫眉?這又是什么典故?”老郭的神經比較大條一點,雖然震驚,但也沒有像曾老他們這樣。畢竟他可是有“三高”的人,心境鍛煉得還算不錯的。要是心境不好,恐怕他都要爆血管了……
“西漢宣帝時,有個官叫張敞,這人做京兆尹時,朝廷商議大事時,他引經據典,處理適宜,大臣們都非常佩服他。但是張敞沒有做官的威儀,有時下朝,經過章臺街時,讓車夫趕馬快跑,自己用折扇拍馬。張敞經常在家給妻子畫眉毛,長安城中傳張京兆畫的眉毛很嫵媚。和他的太太感情很好,因為他的太太幼時受傷,眉角有了缺點,所以他每要替他的太太畫眉后,才去上班。有司就用這些事來參奏張敞,一次,漢宣帝在朝廷中當著很多大臣對張敞問起這件事。張敞就‘閨房之樂,有甚于畫眉者!
意思是夫婦之間,在閨房之中,還有比畫眉更過頭的玩樂事情,你只要問我國家大事做好沒有,我替太太畫不畫眉,你管它干什么?據,張與妻同村,兒時張頑皮,一次投擲石塊,誤傷其妻,但當時逃逸了,長大做官后,聽家人起其妻因此一直未能出嫁,便上門提親,自此,每日為妻畫眉。
漢宣帝知道了內情,愛惜張敞的才能,沒有責備他。但是,張敞最后也沒得到重用。這個典故,就叫《張敞畫眉》,與韓壽偷香,相如竊玉、沈約瘦腰合稱古代四大風(feng)流韻事!
聽了曾老的講解,老郭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果然是一則了不得的愛情故事啊,為了老婆連前程都放棄了。”
周德清卻有另外的疑問:“那這桃紅色的光芒,又是?”
“應該是出自《詩經》里面的《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用桃花來比喻即將出嫁的新娘,最是合適不過了。所以古人有大儒點評道:‘然則桃之有華(花),正婚姻之時也!
曾老對于詩詞典故,那是張口即來,哪怕是周德清,也有點佩服了:“曾老的學識真是淵博……”
“哪里哪里,我更佩服唐師傅。 痹细锌艘宦,“我一時間都沒想到還有這種美好寓意的典故,可唐師傅卻偏生想到了。這樣的學識修為,比我厲害多了……問題是,他還這么年輕,我卻一大把年紀了!
“話可不能這么……”
不知道什么時候,唐晨已經弄好了一切,笑瞇瞇地走了過來:“曾老,你們剛剛看到的,都不過是氣場帶給你們的心理暗示罷了,并非是真實存在的現象。再了,我也沒那個本事,在法器上面做這種手腳。∈裁础畯埑ó嬅肌、什么‘桃之夭夭’,都是你們的意會罷了。”
唐晨把手一攤,表示自己絕對沒有動過什么手腳,然而在場的沒有一個人相信他。
老郭嘿嘿一笑,道:“好在阿九了是‘桃之夭夭’,不然我還以為是‘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這又是什么梗?”唐晨愣住了。
老郭嘿嘿一聲笑了出來:“‘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曾老卻悠悠地道:“你這人,就會歪解詩句。唐師傅,別理他,他不正經慣了!
聽到這,唐晨這個“老司機”似乎也回過神來了,心中暗笑道:“沒想到這些年過半百的老頭子們的腦洞也奇大!”
“……這首詩原本是唐朝大詩人崔護的成名詩,里面也隱藏了一個愛情故事的。表面上看這首詩是很凄美的愛情故事,但實際上,這個故事卻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崔護是唐德宗貞年間的一位書生,出身于書香世家,資純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頭寒窗,極少與人交往,即使偶爾偷閑出游,也喜歡獨來獨往。這一年的清明時節,正逢一個難得的晴朗氣,屋外桃紅柳綠、蝶舞蜂飛、清風微拂、春意襲人。午后春日暖照,苦讀了一上午的崔護深為春的氣息所感染,決心去郊外好好體味一下春的盛情。于是放下書本,興致勃勃地獨自步行出城。見到一所莊宅,四周桃花環繞,景色宜人。適逢口渴,他便叩門求飲。不—會兒,一美麗女郎打開了門。崔護一見之下,頓生愛慕。第二年清明節,崔護舊地重游時,卻見院墻如故而門已鎖閉。他悵然若失,便在門上題詩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城南訪舊,沒能見到絳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來,腦子里不斷地問:伊人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掃墓?探親?郊游?甚至是出嫁了?他想來想去,絳娘的倩影時?M繞在心頭。這樣一來,他根本無法用心讀書,甚至連茶飯也難以下咽。于是,數日之后,他再度前往城南尋訪。”
“結果呢?”
老郭追著問道,曾老忍不住白了他一眼:“都多大年紀了,還這么想聽才子佳人的故事?”
“人之常情。 崩瞎灰詾橐獾氐。
“最后,崔護真的尋到了這位美麗的姑娘,結成了夫妻。這位姑娘不僅殷勤執家、孝順公婆、和睦親鄰,夜來還紅袖添香,為夫伴讀,使得崔護心無旁思,專意于功課,學業日益精進。唐德宗貞元十二年,崔護趕會試,獲進士及第,外放為官,仕途一帆風順,官到嶺南節度使。在賢內助的佐助下,他為官清正,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這樣的結局,滿意了吧?”曾老好氣又好笑道。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