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戶部巷,一條長約150米的百年老巷,是所有江城旅游攻略中,必不可少的選項之一,也被譽為“漢味吃第一巷”。 雖然那是家境貧寒,但周鑫依然有幸能夠偶爾光顧幾次屬于江城吃貨的堂。 再一次重臨,熟悉的場景從腦海里還原在了眼前。 老江城或者曾親眼見證過戶部巷的食客們都知道,第一眼看到戶部巷的時候是失望的。你很難想象眼前這條“臟、亂、差”的巷就是那美食界闖出鼎鼎大名的國內(nèi)十大美食街。 敗絮其外,金玉其中。戶部巷的美不是用眼睛看出來的,而是靠嘴,用舌尖和味蕾吃出來的。 一進半圓拱門,左手第一家鋪子就傳出了讓周鑫垂涎三尺的臭味。沒錯,正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郁無比的臭豆腐。每一次看到油鍋中翻滾著的金黃方塊,都忍不住一親芳澤。 正要上前,卻被李英杰一把拉住。想了想后者家世,周鑫不禁道,“放心吧,別看這里環(huán)境不好,但味道堪稱一絕,每一樣都是如數(shù)家珍的絕世美味。” 李英杰擺了擺手,“你也太瞧我了,我并不是嫌這里的檔次低,要吃,什么樣的路邊攤我沒嘗過。我只是提醒一下你,別貪食誤事。” 從進門開始,李英杰就注意到周鑫的眼神一刻也挪不開了,全神貫注到了熱騰騰的蒸汽上。都吃人嘴軟,他生怕周鑫因為這些舌尖上的美味從而失去了寸土必爭的決心。 周鑫一聽就明白了李英杰的擔(dān)憂,“放心吧,公私分明我還是懂的。再了,這些商家店鋪和戶部巷之間也只不過是相互寄生的關(guān)系,一個提供場所,一個負責(zé)美食,我還是省的。” 見到周鑫如此理智,李英杰也就放下心來,然后沖到了周鑫的前面,扭頭道,“既然你有如此覺悟,那就讓我葬身在這無邊無際的美食海洋里吧。” “額”這時的周鑫方才明白,這哪是提醒,分明是把監(jiān)督的擔(dān)子扔在了自己身上。無奈搖頭,周鑫依舊在臭豆腐的攤位前排起了隊。 “半個時,咱們在辦公大樓匯合!”周鑫沖著李英杰快要消失的方向大聲呼喊道。 “知道啦!”眨眼間,聲音連同身影不見影蹤。 “你好,我要一碗臭豆腐,麻煩多加點醬汁。” 其實每家每戶的臭豆腐原料,也就是煎炸的豆腐大致相同。可要想外脆如酥,內(nèi)嫩如乳,入口即化,這鍋下的火候和出鍋的時機一定要拿捏好。對于在戶部巷生存了快有十年的臭豆腐攤來,這些手法自然不在話下。而使其美名遠揚的絕世利器卻還屬那獨一無二的醬汁。 吃得多了,周鑫也能從醬汁中分別出香油,味精等調(diào)味品。可光憑這些普通的物件也不可能讓全市甚至五湖四海的食客們想念這家店的好。除開不能公之于眾的相互勾兌比例,那些特殊的佐料也是旁人分辨不出的,只能贊不絕口的出一句好來。 本就是沖著臭豆腐來的,折服在美食下的周鑫索性不想動彈,一屁股坐在店里準(zhǔn)備的桌椅上。正好,還沒到中午飯點的時間,店鋪的生意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忙。周鑫也就和店家暢聊了起來。 “大叔,你們家的店鋪可有名字?” 店鋪老板是個地地道道的沙市人,操著一口濃郁的湘味口音道,“細伢子,你應(yīng)該還是個學(xué)生吧。”(方言確實不太懂,見諒。) 被反將了一軍的周鑫嬉笑道,“大叔果然慧眼識珠,一眼就能道破機,敢問大叔的姓氏?” 看到一個半大的子不要臉的自夸,大叔也只是笑笑,年輕人嘛,誰還沒有個張狂的時候,“我姓廖,要是覺得大叔的味道還不錯的話,還請你這細伢子在學(xué)校里多推薦推薦,凡是你介紹來的,一律八折!” 以其人之道還治彼身,這廖大叔一看也是個不肯吃虧的主。周鑫的姓名都沒要到,也沒詢問讀書的中學(xué)名號,到時候真要介紹了,誰認識誰啊。 當(dāng)然,周鑫也相信這只不過是廖大叔的捉弄,玩笑罷了。 正準(zhǔn)備繼續(xù)談話消磨等待的時光,周鑫突然心神一動,“敢問大叔全名可是廖藝顯?” 這回廖大叔是真的對眼前的子來了興趣,“哦,沒想到你還這么有心。” 聽到大叔的肯定,周鑫驚的差點從座位上跳了起來,只是那股子激動,怎么也掩飾不住。 周鑫哪有閑工夫去操心一家攤販店主的名字,自己手頭的事都忙的轉(zhuǎn)不過身。之所以猜到眼前這位的名字,概因后世火遍全國的臭豆腐連鎖店,正是叫廖記臭豆腐。 可能有人疑問,全國那么多姓廖的,從事臭豆腐生意的沒有萬把也有千個,怎么能一口咬定眼前這位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臭豆腐大王呢。 還是周鑫看過一則人物訪談,就是有關(guān)廖記臭豆腐的專訪。那時電視里廖藝顯的模樣周鑫已經(jīng)記不清了,可他過的一句話,卻讓周鑫記憶猶新。 當(dāng)時主持人問廖藝顯是什么動力促使他有了自立門戶,從而開遍全國的想法。 當(dāng)時的廖藝顯道,“哪有那么多動力,只不過是為了討口飯吃。至于開遍全國,那是源自朋友們的鼓勵和顧客的捧場。” 而當(dāng)主持人再問店鋪的歷史時,周鑫清楚的記得廖藝顯嘴里吐出過三個字,“戶部巷”。 結(jié)合當(dāng)時的背景。為了爭創(chuàng)文明城市,猶如江城名片的戶部巷面臨拆遷整改,而拿不出整改后奢侈租金的廖藝顯只能關(guān)門歇業(yè),舉家搬遷到了一所學(xué)校附近。這不正好對應(yīng)上了討口飯吃的法嗎。 還是應(yīng)驗了那句老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是這一次的迫不得已,讓廖記臭豆腐迅速的在學(xué)校周邊站穩(wěn)了腳跟。酒香不怕巷子深,更何況美酒還開在了人流量較為集中的學(xué)區(qū)附近。 憑著過硬的實力,加上贊不絕口的風(fēng)評,廖記臭豆腐一傳十,十傳百,仿佛一夜之間,成了江城美食圈里得貴新寵。 名氣到了全市聞名的地步,句實話,你想不開分店,那些不遠千里迢迢的吃貨們還不答應(yīng)。誰不想下樓就有吃不盡的美食,正好趕上互聯(lián)爆炸發(fā)展的廖記臭豆腐,紅遍全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等到一切都理清頭緒后,周鑫再看眼前的大叔,連胡子都變成了亮閃閃的金色。 前有劉三斤,現(xiàn)有廖藝顯,如此良機砸在了自己臉上,周鑫又怎能不感慨萬分。 唯一讓人郁悶的是,怎么都和吃有關(guān)?難不成注定要和吃貨結(jié)緣。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