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鍋樓和雜貨鋪里,后生們聽得消息,也是心里長了草,找到刀跟前,不等話,刀就跳了起來,“哈哈,家里這么熱鬧,怎么能缺了咱們,趕緊關門,回家喝羊湯!” 于是,日進斗金的酒樓就只拾掇桌子,不接新客人了。有客人忍不住問詢,聽得原委就換了一家酒樓,消息自然也就傳了出去。 待得刀終于送完了最后一桌兒客人,火燒互撩拾掇東西,準備王家趕的時候。 府衙的新師爺就帶著厚禮,代表趙志高上門來恭賀了。刀拿不定主意,但那師爺放下東西就回去了,根本不給他拒絕的機會。 刀無法,只能一并裝上爬犁出發了。 老熊嶺西邊的趙家院子里,趙家兩個媳婦兒正喜滋滋還這新襖,抱了孩兒同公婆上了爬犁。 有鄰居出門跑茅房,見到了就上前問著,“這大冷的,你們一家去哪兒?” 趙家二兒媳嘴巴快,立刻就嚷道,“老熊嶺擺酒席,請我們去喝酒吃肉呢!” “哎呀,是三丫兒的婆家?前些日子不是剛剛送了那么多東西來嗎,這又請喝酒?” 那鄰居大娘羨慕的咋舌,“當初都老熊嶺不好,這會兒看來,三丫可真是掉進福窩了! “就是啊,我們姑可是個有福的! 趙家老大媳婦兒也是笑得歡喜,趙老太生怕兩個兒媳了不該的話,趕緊攔了話頭兒,“三丫兒又笨又傻,都是親家不嫌棄呢。” 趕爬犁的后生聽了這話卻是笑道,“我們李嫂子可是手巧又能干呢,米了,明年作坊再擴大,李嫂子她們可都是管事,每月的工錢就快一兩銀子了!” “啊呀,這可太好了…” 趙老太替閨女高興,但話才到一半,冷不防那鄰居大娘卻是抓了后生的手,“哎呀,這后生看著可真是相貌堂堂,不知道成親了嗎?我家虎妞兒過了年就十五了,不如你到家里相看一下! 那后生被老太太眼里的狂熱嚇壞了,趕緊甩開他,打馬就拉著跑遠了。 留下老太太氣得跺腳,“哎呀,你跑什么,我家虎妞兒長得不比三丫差!” 趙家人在爬犁上,笑成了一團,即便大風大雪,他們也不覺得半點兒寒冷。 那后生耳根子都紅了,嚷道,“這大娘真嚇人! 趙老太好心,生怕他真惦記人家閨女,就道,“兄弟啊,這成親可是大事,親家處不好,容易吵架。你還是讓你爹娘多挑幾家啊!” 那后生笑嘻嘻應道,“嬸子,我知道呢,我娘了,我們老熊嶺人手不夠,我娶了媳婦,怕是要連岳丈一家都接到嶺下住著呢。媳婦長得好不好沒事兒,一定要性子好,家里人也心眼兒好。否則就攪和整個村子不得安生了! “這話有道理,你娘是個有見識的! 趙家人都是稱贊,后生想起去年春日她娘還犯愁哪里能給他找個媳婦,哪怕眼瞎殘疾也成,只因為聘禮少,如今他都有資格挑挑揀揀了,這差距真是讓人感慨之極。 “駕!” 后生甩了一鞭子,歡聲大喊,“回家喝酒吃肉了!” 陸老二的院子里,陳家的管事和伙計們連同那些草原人都在幫忙。 手臂粗的木桿幫了油氈高高舉起,擋住了漫風雪,待得四角架起大鐵桶,扔了木絆子,燒起熊熊篝火,整個院子就從寒冷地里搶出了的一角,分外溫暖又熱鬧。 老少婦人們,坐在院角,切肉,洗菜。院里新砌的鍋灶炒菜,草棚里的大鍋熬羊湯,陸老大院子的灶間里燜了雪白的米飯,嶺上各家則忙著蒸饅頭。 老少男人們拾掇好了暖房,地窖和鹿欄,都聚到山下喝茶閑話兒。淘氣子們則院里院外瘋跑,不時被擔心他們撞了篝火的老娘揪著耳朵拎遠一些。 米安頓陳夫人同幾家姻親女眷在陸老大的院子安歇,本來幾家女眷瞧著陳夫人襖裙都是綢緞,金銀首飾齊全,還擔心她看不起自己。但陳家世代經商,作為當家婦人,察言觀色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本領,不過是幾句話,陳夫人就哄得眾人同她親近起來,再過片刻,更是恨不得掏心挖肺,連鄰居媳婦偷雞的事都了出來。 三個女人一臺戲,這話頭兒放開了,這戲也就更熱鬧了。 米請了韓姨母陪客,她雖然以陸家仆婦自居,但卻是自由身,而且平日教授女孩子規矩和針線,自有一番氣度。 眾人先前不知道,后來聽了原委,都待她同陳夫人一般客氣恭敬。 韓姨母話不多,更多時候都是笑著招呼眾人吃點心喝茶水。但暗暗卻將眾人的言行都記在心里,打算過后同米好好。 畢竟以后這些人家都要搬來老熊嶺,若是當真品行不好,相處起來必定麻煩,最好早作防備。 不過,好在,患難時候不忘親情的人家,品行都壞不到哪里去,除了兩個媳婦兒話尖利了一些,其余都是本分的婦人。 老爺許是自覺它再如何努力,也不能把這的角落拉回冰冷,于是就放棄了,收了漫風雪。沒過一會兒,居然還有太陽嬌羞的露出了臉。 雪后初晴,地一片亮色。幾只喜鵲嘎嘎叫著從東嶺飛到西嶺,在空劃過幾道淺淺痕跡。 眾人忍不住都是涌出門,老馮爺捋著胡子都道,“好兆頭啊,好兆頭!” 陳掌柜也是笑道,“瑞雪兆豐年,明年肯定大豐收!” 有村人湊趣兒,“往年最怕遭災,如今可是不怕了,家里有底子不,跟著米也是不少賺工錢! “蠢貨!”老馮爺聽了這話就瞪了眼睛,聲罵道,“家有萬貫,也不頂糧食滿倉。真遇到災了,銀子也買不到糧食。都聽我的,別貪財,過了年該收菜收菜,留出地方育苗,都把家里的口糧種出來! “是,老馮爺放心!惫鍎⑹鍘讉年紀大的,趕緊接過話頭,生怕氣壞了老爺子,末了又攆了話的年輕后生出去幫忙燒火。 畢竟已經近黃昏了,太陽不過露了半個時辰就落到了山后。 院子里,油氈下,正房,東西廂房,連在一處,足足放了九桌,桌上八菜一湯,湊了個九九事成之意。 老少夫人也上了桌兒,連同淘氣子們都老老實實被老娘夾在腿中間不能動彈。 老馮爺同陸老爹端了酒碗,站在院子中間,老馮爺想什么,開口卻是掉了眼淚,“好啊,真是好。∥視r候就盼著不餓肚子,成親生了娃子,就盼著媳婦孩子別餓死,這輩子也就知足了。不想如今這土埋到脖子,居然還有這樣享福的日子!這真是老保佑啊,保佑我們老熊嶺有陸家庇護,有米這樣的好姑娘帶著大伙兒發家致富!” 老爺子抹了一把眼睛,幾乎是喊了起來,“我再一遍,老熊嶺十八戶是一家,為陸家馬首是瞻。誰敢不聽話,誰敢背叛,就攆他一家出嶺,死了也不準臟回祖墳!人活著可以犯錯,但不能忘恩負義,否則,老頭子我就是見了閻王爺都不會放過他!” “是,老馮爺放心,我們記著呢!” “對啊,大伙兒都有良心!誰敢犯一點兒,我就剁了他!” 村人七嘴八舌應著,各個都是兇悍模樣,惹得那幾家外姓親家都是看著心驚,腦子里就琢磨回家之后一定要敲打兒女幾句,別以為開春搬來山下住著,有活計做就萬事大吉了。萬一犯了規矩,那好事就變成禍事了。 陸老爹眼見眾人這般,就趕緊笑道,“老馮爺也是怕大伙犯錯,多了兩句。其實咱們各家從父輩開始就住在這嶺上,不同姓但可處的可是比兄弟還親近,早就是一家人了。昨晚米還跟我,年底了,要把生意的分紅銀子算一算,明年開春要建再建兩座院子。 一座是孩子們的學堂,請專門的先生來教孩子們讀書,男娃女娃都要尚學堂,到時候細節讓米再跟大伙商量。 另外一座就是祠堂了,供奉各家父輩的靈位,年節祭拜,讓后人都記得咱們父輩到此艱辛開山辟嶺,才有了我們大伙的落腳地。以后我們老了,牌位也要放進去,享受后人的香火,看著我們十八家的子孫如何長大成人,光宗耀祖!” 不同于先前的立刻應和,這次陸老爹完,院子里足足半晌沒人吭聲。后來一個村人突然跪在地上哭了起來,“爹啊,兒子不孝啊,一直想給你供個牌位都不成。如今咱們要有宗祠了,你老人家有香火供奉了,你老人家在上可得多喝兩碗酒?” 這話,他就把手里的酒撒到了地上。 這人叫趙順,原本是兄弟兩個,他們老爹當初也是村里的打獵好手,但他時候貪玩被狼叼去了,老爹為救他被狼群咬傷,沒救過來,娘也改嫁去外地了。他如今雖然成親生子,日子過得好很多,但老爹始終是他的心病啊。 聽村里建宗祠,父親有香火供奉了,忍不住就哭開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