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薛仁貴背著司徒楓一路跑,速度很快,堪比駿馬,而且極穩,半個多時后便行了將近十五里,來到巴陵縣城中,找了一家醫館為司徒楓求醫。 醫館大夫一看到司徒楓血淋淋的斷臂,吃驚不已,如此重傷,他們醫館很少見到,畢竟現在是大唐盛世,大夫姓黃,是個六十來歲的老者,醫德很高,他見司徒楓傷得如此之重,趕忙將其他患者交給了他徒弟,他親自為司徒楓清理出了一張病榻,然后為司徒楓診治。 李浩、薛仁貴還有曾家父女站在一旁,默默望著黃老大夫忙活,沒有一人敢話,生怕打擾了黃老大夫診治。 過了許久,黃老大夫已經替司徒楓重新包扎好了傷口,回到問診臺去寫藥方,李浩他們趕忙過去詢問傷情。 黃老大夫嘆道:“這年輕人的命算是暫且保住了,但能熬多久,且要看他造化了,各位放心,老夫會盡力施救的。”。 李浩聞言頓時松了一口氣,他知道,這老大夫是怕出現炎癥,雖然現在是冬季,但還是有很大的可能出現炎癥的,一旦出現炎癥,那就十分糟糕了。 好在李浩隨身帶了消炎藥,上次自己生病吃了六顆,現在還剩六顆,只要司徒楓出現炎癥,用這六顆消炎藥,再配上一些消炎的中藥,應該沒什么問題。 李浩拿藥方去抓藥,然后他們就在驛館附近找了家客棧投宿,曾家父女也跟著他們一起投宿,此次李浩他們三人只要了一個房間,因為這樣方便照顧司徒楓。 司徒楓一直未醒,躺在床上一動不動,胳膊部位紗布還是會有血滲出,李浩和薛仁貴坐在桌前,均都愁眉不展,一言不發,他們一路行來,頗為不順,先是生病,現在又遇到吐蕃阻擊,司徒楓還被斷去一臂,馳援行動受阻不,這真的不是什么好兆頭,李浩更加擔憂的則是司徒楓,司徒楓性格有點孤僻,往往這種性格的人,在受到沉重打擊后,容易鉆牛角尖,他現在就怕司徒楓醒來后鉆牛角尖,做出自尋短見的傻事來。 二人靜坐許久,忽然有人敲門。 “誰?”李浩問。 門外傳來曾育林的聲音:“少俠,是曾某。” 李浩朝薛仁貴使了個眼神,薛仁貴過去開門,只見曾育林站在門口,曾亦涵在他身后,曾育林見面先抱拳行禮:“打擾二位了。” 李浩在桌前起身抱拳還禮:“不會,我們還沒休息,二位請進。” 曾育林帶著曾亦涵走了進來,李浩請他們坐下,然后自己和薛仁貴也坐了下來。 曾育林坐下后便問:“不知二位如何稱呼?” 李浩道:“在下姓李,我大哥姓薛。” 曾育林點了點頭,忽然道:“李少俠,恕我直言,你們似乎不太像江湖中人。” “哦?”李浩好奇地問,“閣下是如何看出來的?” 曾育林道:“二位在醫館求醫的時候,出手闊綽,一出手便是百兩白銀,我們江湖中人,使用白銀的很少,而且絕不可能像二位如此大方,再看二位衣飾,雖然只是簡單的絲帛織品,卻也價值不菲,在江湖行走,從來沒人穿絲制衣裳,在下看二位倒有點像是官宦后代。” 李浩聞言不禁贊道:“曾兄真是好眼力,我也不隱瞞了,我姓李名浩,爵封瓊南王。” “你是瓊南王?”曾育林和曾亦涵聞言齊聲驚呼,眼睛發直地望著李浩。 李浩點頭:“是的,我就是瓊南王,這位是我的大哥薛仁貴,我此次往北乃是奉了圣命,前去長安馳援勤王。”他著將圣旨取出,攤開在桌上,圣旨上的內容一覽無遺。 “太好了!”曾育林看到圣旨后,激動拍桌道,“吐蕃蠻夷肆虐唐土,竟然打到了我大唐長安,實乃我大唐的恥辱,王爺您號稱吐蕃克星,有您出馬,一定能擊退吐蕃,力挽狂瀾。不瞞王爺,我等江湖人士也正在集結,欲往長安勤王,雖然我們力量微薄,卻也要舍身捍衛國家!” 李浩聞言心中一陣感慨,嘆道:“果然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你們既有如此報國之志,當初何不投軍。” 曾育林聞言一陣尷尬,道:“不瞞王爺,我們江湖中人,大多閑散貫了,受不了大唐軍中嚴苛的軍律,曾某年輕的時候,也曾當過府兵。” “哦,原來如此。”李浩聞言點了點頭,幽幽嘆道,“是啊,當兵很苦的,似我這等閑散的性子,若讓我從兵一步步往上慢慢爬,只怕我也做不到。” “王爺。”曾育林轉頭望向躺在床上的司徒楓,問道,“王爺,請問受傷的這位是……” 李浩也看了司徒楓一眼,無奈嘆道:“他是本王的弟子,司徒楓。” “啊!”曾育林聞言大驚失色,忙道,“王爺,人該死,人父女賤命死不足惜,竟害得王爺的弟子被人砍斷手臂,人愿以一臂償還!” 他著便豎起右手呈手刀狀,朝自己左臂劈下,以他橫練的武藝,一記手刀絕對能將手臂的骨頭劈斷。 李浩眼疾手快,一把攥住他右手腕,皺眉道:“莫鬧,本王何時怪你了,是他命中該有此劫,與你們無關,本王還要感謝你們今日仗義出手相助呢。” “人慚愧。”曾育林老臉一紅,道,“未能幫上王爺,反而害得王爺的弟子因女兒失去手臂,人……” “你真是……”李浩皺眉道,“都了不關你事了,你再提這事,本王可要生氣了。” 李浩為司徒楓斷臂的事有點煩躁,偏偏這曾育林哪壺不開提哪壺,倒不是曾育林沒眼力,而是因為他實在心中愧疚。 曾育林見李浩似乎真的沒怪他,便選擇了住嘴,不敢再言,一旁的曾亦涵聽李浩就是瓊南王后,一直怕怕的,躲在曾育林身后,她可是早就聽,這個瓊南王是個大英雄,打過很多仗,殺過很多人,雖然她仰慕李浩久已,但現在甫一得知李浩身份,竟卻有點害怕。 房間中一時間又靜了下來,薛仁貴忽然道:“詩狂,眼下司徒楓受傷頗重,一兩個月內都不見得能恢復,而馳援長安之事又不能耽擱,咱們該怎么辦?” “這也是我頭疼的問題。”李浩聞言長聲嘆道,“這次是我失算了,早知道把山貓他們帶出來了,也不至于會出這樣的岔子。” 曾育林聞言忽然道:“王爺,您若是信得過曾某,就請將司徒少俠托付給曾某照看,曾某一定細心照料,不敢出任何岔子。” 李浩聞言轉頭看了一眼曾育林,倒是覺得這個提議不錯,畢竟馳援長安是大事,關系到大唐存亡,不可耽擱,于是他也不矯情,點頭道:“好,本王信你,過幾等他的傷情穩定下來,本王便將他交托于你。” “多謝王爺信任!”曾育林趕忙開心行禮,在他看來,這是自己一個恕罪的機會。 當夜里,司徒楓開始出現發燒癥狀,李浩知道,這是發炎了,趕緊取出自己的消炎藥讓司徒楓服用,隔日一早又開始喂司徒楓喝中藥。 到了第二晚上,發燒癥狀稍減,司徒楓醒轉,可能是意識到自己斷去一只手臂,成為了殘疾,司徒楓郁郁寡歡,一直躺在床上發呆,李浩跟他話,他也不理,李浩知道他此刻心情肯定很糟,便不打擾他,讓他好好休息,第三的時候,司徒楓的炎癥褪去,李浩替他換紗布的時候,發現他斷臂傷口處已經開始結痂。 李浩又留在此處觀察了幾,一直寸步不離地緊盯著司徒楓,生怕他鉆牛角尖,做出傻事來,現在司徒楓的傷情已經穩定,李浩也不得不離開了,畢竟已經在此耽擱了八,不能再待下去了。 李浩臨行前慎重無比地叮囑曾育林,必須保持每日十二個時辰一刻不停地盯著司徒楓,以防他做傻事,他怕司徒楓會出現偏激的想法和行動。 曾育林答應,他們父女二人一定會輪流貼身看守,絕不會出絲毫差錯,李浩這才和薛仁貴放心上路。 出巴陵后,李浩和薛仁貴按照計劃路線一路疾行,十之后,二人風塵仆仆地來到了襄陽,但凡看過神雕俠侶的人估計對襄陽都不陌生,畢竟金庸老先生在書中濃墨重彩地描寫了襄陽之戰,還把蒙古大汗蒙哥命喪合州的故事移植到了襄陽之戰中,不過唐朝時的襄陽,還沒有那么多的故事,但襄陽從地理位置上來,確實十分重要,山南道,河南道,淮南道三道水陸交通皆匯于此處,算是交通樞紐一般的存在了。 不過李浩他們沒有入襄陽城,而是從襄陽西邊經過,下午時分在臥龍鎮打尖歇腳,準備趁著時間還早,繼續趕路,至于日落時分能否找到住處,一切隨緣,倘若實在找不到,他們就風餐露宿,這一路行來,他們也沒少露宿野外,雖然露宿野外在古代是很不安全的,但他們二人藝高人膽大,自然不懼。 李浩他們在臥龍鎮臨街的一個茶攤栓好馬,剛坐下喝了一口茶,薛仁貴忽然指著空驚呼:“詩狂,快看!” 李浩抬頭一看,只見空中兩只鷹隼正在盤旋。 “不好!”李浩趕緊起身,隨手丟了兩枚銅錢到桌上,急聲道,“快走,吐蕃人來了!”罷牽起獅子驄便往鎮外跑去,薛仁貴趕忙牽馬追上去。 二人出鎮子后便翻身上馬,往北疾行,然而這兩只鷹隼也往北飛,緊跟著他們,就在他們頭頂上空盤旋。 不一會兒,前方出現一片楊樹林,李浩瞇了瞇眼,道:“逢林莫入,繞道走!” 話音剛落,忽聞一聲佛號傳來,接著便只見林中奔出二三十騎,全都是身穿漢人裝束的吐蕃武士,個個手持彎刀。 “快逃!”李浩叫了一聲,調轉馬頭就準備往東跑。 然而東邊和南邊又有二十多騎出現,狂奔而來,將他們的路給堵住,又是吐蕃武士,算起來已經有五十人了。 “李檀越,我們又見面了。”北邊的騎兵隊伍忽然散開,一個番僧騎馬緩緩越眾而出,只見他眉眼狹長,頭頂锃亮,所有吐蕃武士都穿漢人服裝,唯有他穿著吐蕃僧人服飾。 李浩瞇了瞇眼,故作鎮定地淡笑道:“我道是誰,原來是巴國師。” 沒錯,眼前這番僧正是大雪山大輪寺大輪明王,吐蕃國師巴蘇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