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殺——”唐軍紛紛扛著修改后的云梯,涌向王庭城池,與此同時,三百多臺床弩一起發動,弓弦之聲不絕于耳,朝城頭射去,壓制敵軍,床弩的威力太大了,就連銅盾都抵御不住,西突厥大軍只能躲在城墻后面,不敢露頭,唐軍很順利地就沖到了城墻之下,開始架云梯。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當唐軍開始架云梯的時候,床弩便停止射擊,以防誤傷自己人,后方弓手壓上,朝城頭射箭,西突厥大軍立刻開始反擊,朝城墻下丟礌石滾木,射箭還擊。 “將那些未被大火燒到的房屋摧毀,弄一個隔離地區出來,防止大火蔓延!” “你們速速帶人去救人,全都帶到城墻腳下來,警告他們不許亂跑亂叫擾亂軍心,否則就地格殺!” “東城墻戰事告急,速派兩千人前來增援!” …… 楊藩在城頭快速走動,邊走邊發號施令,表情深沉而又冷靜,雖然眼下城中大火鬧得人心惶惶,但楊藩確實是個人才,并不驚惶,因為他知道,城中大火雖然在百姓之中造成了恐慌,但對大軍的影響不大,他要做的,就是穩住軍心,這個時候,軍心比什么都重要。 “楊大將軍!糧倉著火了!”有個士兵火急火燎地沖上城頭,氣喘吁吁地向楊藩稟報。 楊藩雙眉一蹙,轉頭看向糧倉所在方向,那里的火勢確實很大,于是他道:“帶兩千人前去救火,務必救下糧食!” “是!” 情況很不樂觀,糧倉里的糧食可是他們據守王庭的依賴,若是糧食全被燒毀,那么王庭就不攻自破了。 唐軍的攻勢越來越猛,楊藩已經讓士兵們用上了開水和火油,許多云梯上烈火熊熊,根本無法攀爬。后方唐軍又運來了上千云梯。楊藩不得不承認,今天這場仗,是他打過的最艱難也是最憋屈的一場仗,明明只有六萬唐軍,但他感覺卻像是有十多萬大軍,壓力山大。 唐軍攻得辛苦,西突厥大軍守得也很辛苦,后方唐軍又將投石車后撤了一段距離,繼續拋石油和大火球,大火已經開始往城墻蔓延,城頭上的大軍被熏得汗流浹背。 “可惡啊!他們到底還有多少這種黑油!”楊藩咬牙切齒低吟,這種黑色的油燃燒起來實在太過可怕,這一仗之所以打得這么艱難,皆因大火亂了他的軍心,士氣低落。 楊藩掃視了一眼眾軍,大聲呼喝:“將士們,這里是我們的王庭,若是輸了,你們將會成為尸體!你們的家人將會淪為奴隸!你們沒有任何地方可退!你們只能將唐軍全部殺回去!殺!” 楊藩的一番鼓舞果然有作用,西突厥大軍士氣頓時提高不少,西突厥眾將士紛紛嘶吼著與唐軍血拼,許多原本受傷的西突厥士兵根本不顧傷痛,再次跑到城墻邊推開云梯,或丟礌石滾木,阻擋唐軍登城。原本東城頭已經有近百唐軍沖上了城頭,但卻有被殺退了回去。 大戰已經持續兩個時辰了,城頭之上遍地都是尸體,走路都有點打滑,因為地上滿是鮮血,城墻之下,唐軍的尸體已經堆了近三尺高,這一仗打的,太過慘烈。 樊梨花一直在冷冷地望著城頭上,時不時有傳令兵來向她匯報戰損,死傷已經超過兩萬了,他們的六萬大軍只剩一半不到了。 樊梨花終于接受不了這樣的戰損報告,忽然抬手道:“鳴金,收兵!” “哐哐哐……”鑼聲響起,唐軍紛紛后撤,收兵了。 而城頭的西突厥大軍盡都癱倒在地,有一種劫后余生的感覺,擊退了唐軍,他們連歡呼慶祝的力氣都沒有了,唐軍……太兇悍了。 收兵回營之后,樊梨花派人清點戰損,然后她便回牙帳了,過了許久,有人將戰損繪成冊給她送來,翻開一看,死傷兩萬五千人,石油所剩不多了,床弩的弩矢也快告罄。 望著戰損單,樊梨花緊緊皺起了雙眉,這一仗的損失太大了,雖說這次西突厥估計也損失近兩萬人,但西突厥是守城,他們是攻城,本來兵力相差就不大,再這么下去,他們必輸無疑。 一念至此,樊梨花不禁伸手入懷中,取出了一封信,信封上用炭筆寫著四個潦草的大字-“錦囊妙計”。 為了讓樊梨花獲得征西勝利,李浩真的是鼎力相助,支援她望遠鏡,工匠,火藥,還有石油,還特地向李世民申請了騎弩隊和床弩,不僅如此,他還給了一封信給樊梨花。 那天晚上,李浩孤身來到樊梨花府上,偷偷見樊梨花,將這封信交給她,并告訴她,這是一封錦囊妙計,倘若實在攻不下西突厥的王庭,可以試一試這里面的方法,但這錦囊妙計的成功率不是百分百,讓她謹慎使用。 如今樊梨花已經沒有什么其他辦法了,她猶豫了片刻后,便撕開信封,取出了里面的厚厚的紙張。 信封里一共有七張紙,其中六張是圖紙,還有一張是信紙,她先展開圖紙看了看,發現圖紙上繪制著一個奇怪的東西,似乎是個大球,漂浮在空中,大球下面吊著一個很大的籃子,大球的下方有個洞,籃子里燃燒著火堆,火堆的火焰和熱氣直往大球里面鉆,在籃子里,似乎還站著兩個人,在圖紙的右上角,寫著三個大字-“熱氣球”。 其余的五張圖紙則繪制著熱氣球的具體制作步驟,好像并不怎么復雜,樊梨花大致能看得懂,只是她不明白,圖紙上說這東西能飛,還能載人上天,為何這種東西能飛? 懷著滿心疑惑,樊梨花打開了信紙,信紙上寫著密密麻麻的鉛筆字,蠻好看的,李浩用鉛筆和炭筆寫字還是很好看的,但他的毛筆字,嘖嘖嘖…… 樊梨花看完信的內容,終于理解李浩的這個錦囊妙計了,其實就是用熱氣球運兵空降入城,進行突襲,里應外合,能破城池。 但根據李浩所述,這方法存在許多問題,這種突襲必須選在夜晚,不能讓敵軍發現,否則他們飛在天空就是別人的靶子,還有,天氣選擇很重要,必須是烏漆嘛黑的夜晚,沒有月光的那種,然后還要有風,不然熱氣球無法飄到城池上空,還有就是,熱氣球里面有火光,如何不讓敵軍注意到這火光,否則也是鐵定要被發現的,至于制造熱氣球,李浩讓他找工匠隊的呂慶。 呂慶是李浩的學生,祖上三輩都是巧匠,呂慶從李浩這里學會許多物理知識后,又繼承了父親的手藝,如今才二十出頭的年紀,就已將大量物理知識運用到了實踐中,成為一名出色的匠師,李浩將他招來,加以培養,這次就讓他帶數百匠師前來助樊梨花攻打西突厥。 樊梨花看完之后收起信紙,立刻派人去傳呂慶,很快,呂慶來到牙帳中,向樊梨花行禮,樊梨花問道:“呂慶,你可知道一種叫做熱氣球的東西?” 呂慶聞言頷首道:“這個小人曾聽恩師說過,小人也曾構想過,但從未見過。” 樊梨花將六張圖紙遞給呂慶,道:“你看看這個,這是熱氣球吧?” 呂慶接在手中,一張一張地看了一遍,露出開心之色,點頭道:“回大總管,這確實是熱氣球,而且還講述了熱氣球的制作方法。” 樊梨花疑惑問:“這熱氣球……真的能飛嗎?能帶著人飛?” “是的,真的能飛。”呂慶道,“大總管,其實這東西跟孔明燈是一個道理的,孔明燈這東西……不知大總管有沒有見過。” “沒見過。”樊梨花搖頭道,“只聽說過,原來世上竟有如此神奇之物。” 呂慶微微一笑,道:“恩師說,這世上有很多匪夷所思之事,愚昧之人不懂,便以鬼神之論解釋,聰明之人不懂,則明朝秋毫,必究其理,所究者,乃萬物之理,恩師稱之為物理。” 樊梨花此刻也沒心思問什么是物理,她比較著急戰事,便問道:“這熱氣球能做多大,一次能載多少人?” 呂慶道:“只要材料足夠,自然可以想做多大便做多大,只是越大越費事,操縱起來也頗為困難,燃料也是個問題,所以小人建議,能同時承載六人最為適宜。” “好,就做這么大的。”樊梨花問道,“做五百個,需要多久?” 呂慶歉然道:“大總管,瓊南王讓我們帶來的厚布……只夠做三百個。” “原來他讓我帶那么多厚布,是為了這個。”樊梨花聞言一陣感動,自己征西,李浩竟給她做足了準備,她能不感動嗎,于是她道,“那就做三百個,需要多久?” 呂慶回答:“需要十五天左右。” 樊梨花想了想,問:“那如果再做一千個孔明燈呢?” 呂慶問:“大總管要做多大的孔明燈?” 樊梨花道:“一人多高,八到九尺。” 呂慶想了想,回答:“孔明燈做起來其實很簡單,一千個,三至四天便可完成,而且不需要厚布,對造熱氣球沒有影響。” 樊梨花聞言大喜,道:“好!本總管授你權力,從今天開始,可以調派五千大軍,全力督造孔明燈和熱氣球。” “是!”呂慶興奮領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