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0章、虛幻的美洲“黃金國”(上) “……整個王國的黃金、白銀、玉石和珍珠,目前已經全數用盡!我們部落的商隊剛剛用瓷器、拖鞋、海鹽和咸魚,從遠方內陸換回來的黃金和白銀,也全都在這里了。” 文德嗣盤腿坐在一張塑料布上,有些無奈地將一個藤編的籮筐推了過來。里面都是部落商隊最近一次換來的黃金、白銀和寶石,以及洪休提茲干王國僅剩的最后一批貴金屬庫存。 王秋接過籮筐,只是粗粗看了幾眼,就感覺這些黃金飾物的造型十分別扭,拿回去之后明顯只能重鑄,而且成色普遍不怎么好,似乎混合了很多雜質,不要什么24k純金了,恐怕就連18k的純度都沒有。 若是把它們拿到本時空的金店或銀行里,對方最多只會給出每克300元左右的收購價。 此外,這些金塊和金粒的重量,全部加起來也就只有一公斤左右,再加上那些白銀和寶石,帶回去之后大約能換100萬人民幣,在大城市里剛夠買得起一套稍微像樣的房子…… 好吧,這筆錢對于區區四個人來,已經算是很多了。 但問題是,這些錢并不是純利潤,他們還要給文德嗣置辦很多貨物啊! 否則的話,這個風雨飄搖的政權,又怎么能夠頂住即將襲來的西班牙風暴? 在這個由各路流亡者們勉強捏合起來的土邦之中,酋長的權威并沒有傳統部落那么大,根本做不到讓每一個成員都自愿奉獻,想要拿走他們的黃金白銀,必須進行“等價交換”。 --為了讓印第安婦女們能夠心甘情愿地交出手腕上的金鐲子、頭上的金簪子,穿越者們不得不從后世運來各種彩色布匹、瓷器、廉價玻璃首飾和鏡子; 為了讓印第安武士們自愿取下鑲嵌在自己武器上的金銀飾物,穿越者們不得不為他們提供香醇的燒酒,新奇的咖喱粉、味精等調味品,更鋒利的不銹鋼菜刀和其余的各式冷兵器; 為了讓這個蒙昧的國度“文明升級”,進一步發展生產力,王秋必須采購大量的蔬菜、糧食作物種子,以及配套的化肥和鋼鐵農具--鋤頭、鏟子、鐵鍬…… 此外,還有用于運輸的推車,用于照明的太陽能路燈,用于整修房屋的水泥,給文德嗣自己使用的山地自行車,只能發射鐵砂的非法自制火槍……好吧,最后一項違禁品是警察沒收來的,基本沒花錢。 為了防止歐洲人和穿越者們帶來的病菌,在這個閉塞的原始國度釀成滔大禍,以及為即將發生的殘酷戰爭做好準備,王秋他們還必須采購大量的阿司匹林,口服青霉素藥片,消炎藥粉,云南白藥,還有最最關鍵的花疫苗和注射器--這么多的醫藥產品,加起來可就是貴得要命啊! 最后,四位穿越者也都不是義務勞動的志愿者,至少王秋就一直眼巴巴地想要拿走自己的一份金子。 須知,即使是在一只腳已經踏入了電子貨幣時代的現代人眼中,黃金依然具備著無窮的魔力。 那些把勛章當成是破鐵片的人,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站在領獎臺上,享受過那種無與倫比的榮耀! 那些不知道黃金魔力的人,也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真正目睹過,一大堆黃金放在眼前散發的璀璨金光! 就如同中世紀英國著名大文豪莎士比亞,在他戲劇中編撰的那段著名臺詞:“……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這東西,只要那么一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的變成尊貴的,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 --當時的歐洲人,確實是追求黃金到了走火入魔,近乎于癲狂的程度。 至少,當王秋從瑪卡公主手里拿到了那滿滿一盒子的金塊和銀塊之后,他確實是仿佛著了魔一般,傻乎乎地發呆了半個時,一個一個地反復把玩著那些金燦燦的金塊,久久地不肯放手…… 很可惜的是,為了盡快擴大貿易規模,所有的黃金都被變賣出去充當貨款,沒有一絲一毫被拿來分紅。 所以,當聽黃金已經沒有了的時候,其他人還沒來得及開口,王秋就已經忍不住有點急了。 “……文學長,現在可不是吝惜這點金銀的時候啊!如果不能利用現代的工業化產品,盡快提升你這邊的綜合實力,等到西班牙人殺過來,你手里就算屯著再多的金銀珠寶,又能有什么用?” “……我是真的沒有更多的黃金了啊!”文德嗣苦笑著攤了攤手,“……你們恐怕還不知道,鎮上的拉波扎長老為了買你們的紅星二鍋頭,連嘴里的金牙都拔了下來……” 到這里,他忍不住又嘆了口氣,“……你讓我還能到哪兒去弄金子?” 實事求是地,文德嗣雖然偶爾會有些腦筋轉不過彎來,但絕對不是一個像葛朗臺那樣的守財奴。 在這個蠻荒時代的中美洲,就算有著再多的黃金,又能買到什么東西? 玉米?魚干?狗肉?棉布?粗糙不堪的陶器?或者是黑曜石打磨的石器? 作為一個邦國或者大部落的未來繼承人,上述這些東西,他都不會感到缺少。而穿越者們從后世帶來的現代貨物,哪怕是一聽雪碧,一把不銹鋼水果刀,都是在這個世界上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更何況,阿茲特克帝國的大軍就在山脈的另一邊,西班牙入侵者的帆船也已經在墨西哥灣游蕩,毀滅的日期已經逐漸臨近……如果不能盡快增強綜合實力,主動參與這段跌宕起伏的關鍵性歷史,改變原本已經注定的悲慘命運,那么屆時他的手里就算囤積著再多的黃金,也只能招來西班牙人的洗劫與屠殺罷了。 但是,黃金和白銀確實是已經沒有了,為了支付貨款,當地的印第安婦女甚至摳下了最后一個金鼻環。如果還要更多金銀的話,就只能等著部落商隊到別處去想辦法籌措了。 而這顯然需要很長的時間。 面對這樣的支付能力瓶頸,王秋等人也是無法可想。 但是,接下來回頭核對了一下賬簿,王秋卻頗為驚詫地發現,在這段時間里,他們從頭到尾好像也就收集到了五六公斤的黃金,外加十幾公斤的白銀…… “……喂喂,文學長,你這邊眼下好歹也有方圓幾百里的地盤,卻只能搞到這么少的一點金銀,未免也太可憐了吧!這個時代的中美洲,不是應該遍地金銀財寶的嗎? 在那些海盜傳里面,西班牙王國的運寶船,可是整個大航海時代最誘人的獵物啊!而后來鑄造的墨西哥鷹洋,更是在整個中國市場廣泛流通……你這邊怎么連一箱財寶都湊不出來?” “……唉,伙子,你的外國歷史似乎學得不夠好啊!那些大金礦大銀礦的開采,都是西班牙殖民時代的事情啦!如今這年頭的墨西哥,可沒有那么多的金銀!” 針對王秋的疑問,楊教授立即就翻出一本他自己整理的資料筆記,解釋起了其中的原委。 原來,雖然從自然條件上來看,墨西哥這地方的金銀礦產確實不少。但問題是,社會發展水平依然處于石器時代的印第安人,在采掘技術方面十分落后,充其量只能開采露的一部分礦脈。 而且,墨西哥大多數的金銀礦脈,眼下都位于荒無人煙的戈壁沙漠之地,非常不適宜人類生存,如今還很少有土著人涉足。 所以,在公元十六世紀初期,西班牙殖民者渡海入侵之前,中美洲墨西哥的印第安土著人擁有的黃金總量,其實是很有限的,遠遠沒有某些歐洲冒險家想象得那么富庶。 最初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批西班牙探險家,之所以會對阿茲特克帝國產生遍地金銀的錯覺,甚至把它夸張地成是“黃金國”,主要是因為阿茲特克人把幾乎全部的黃金都用來裝飾宮殿和神廟,或者做成了各種首飾掛在身上,而沒有鑄成貨幣存入國庫--他們的硬通貨是黑曜石和可可豆! 事實上,當時歐洲許多整為財政赤字而發愁的君王,如果把他們國庫里的金銀全部拿出來,統統用于裝飾宮殿的話,同樣也可以達成更加夸張和華麗的視覺效果。 至于同時代的大明朝就更不用了,若是可以傾盡府庫的話,鑄個金屋藏嬌都不是夢啊! 再舉個例子,就如同后世紙鈔時代的富翁之家,他們雖然在身上佩戴著金戒指和金項鏈,在府邸內擺設著黃金工藝品,但這些東西跟他們銀行里的存款相比,實在是連九牛一毛都談不上。匪徒們從一個億萬富翁的家里能夠搶劫到的黃金白銀,只怕是連十萬元的價值都不會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