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1章、福島之秋(下) 最后,這項光榮的輻射區偵察任務,落到了黑人下士克拉克的頭上--這家伙之前是從中東戰場轉調過來的,然后還沒出機場,憲兵們就驚訝地發現,這位克拉克下士的行李里居然夾帶了二十公斤“罌粟制品”和差不多同樣數量的大麻,似乎是打算在橫田基地里開一家“中東麻醉品土特產直銷店”…… 正愁找不出替死鬼的有關單位,頓時如獲至寶,立即把克拉克下士逮進審訊室,好一番威脅恫嚇,然后讓他做一道選擇題--要么按下此事,當做什么都沒發生過,代價是克拉克下士必須自愿擔任“福島核輻射偵察員”;要么公事公辦,上軍事法庭,并且“保證會按照最嚴厲的條例對你進行處理”…… 于是,被抓住了把柄的克拉克下士,不得不硬著頭皮,一次又一次地“勇闖核輻射區”。期間,除了多次闖紅燈和違反日本交通法規之外,這位克拉克下士倒也還算兢兢業業,每一次都真正地來到輻射區外圍探聽情況,從來沒有弄虛作假,更沒有像常駐琉球的美軍士兵一樣,在沿途鬧出什么強奸女學生的丑聞…… 由于日本人別具特色的“日式英語”實在怪異,克拉克很快就找到并結識了戰場原清兵衛工程師--在整個福島核輻射區內,曾經在美國留學的戰場原清兵衛,是唯一能夠用美式英語跟克拉克流暢對話的人。 “……你不也是又來了嗎?克拉克先生!唉!你我都不是自由之身啊!” 戰場原清兵衛丟下手中的香煙,又用鞋底把煙屁股碾碎,然后操著一口嫻熟的美式英語回答道,“……請問,能不能讓我搭個便車回宿舍?昨晚我一直在加班,連腿都要軟了,實在是有點走不動啦!” “……ok!快上來吧!”黑人下士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整齊的白牙,“……我這邊也正好有個人想要找你呢!嗨!美女,你要找的人就在這兒!這位就是常駐福島核電站的戰場原清兵衛工程師!” 美女?哪個美女會到福島核輻射區這種鬼地方來?難道是留戀故土的當地原住民? 戰場原清兵衛有些困惑地皺起眉頭,隨即看到悍馬車的后門被緩緩打開,露出一截白皙修長的腿。 接下來,一位穿著黃色夾克和齊膝格子短裙,留著披肩黑發,面容棱角分明的年輕女郎,便跳出了這輛悍馬越野車,帶著一臉爽朗的笑容,對戰場原清兵衛工程師打了個招呼,并且進行了簡短的自我介紹: “……戰場原清兵衛先生,您好!真是冒昧打攪您了!我是中國《東南日報》駐日辦事處的實習記者王瑤。這次搭克拉克先生的車來到福島核電站,是想對堅守在這里的工作人員做一次系列專訪……” 她微笑著向戰場原清兵衛伸出了右手,“……戰場原清兵衛先生,請問您樂意接受我的采訪嗎?” 而已經很久未曾接觸年輕女性的戰場原工程師,則是又愣了一會兒,才遲疑地握住了“女記者”的手。 汽車引擎的轟鳴聲,在一片寂靜的廢棄城鎮中反復回蕩,顯得分外刺耳和響亮。 克拉克下士駕駛的悍馬越野車,在雙葉町內年久失修的街道間轉了幾個圈,掀起無數干燥枯黃的落葉,很快便來到了福島核電站的員工宿舍--這片荒涼死寂的輻射廢土之中,極少數幾個稍微有點人氣的地方。 這里原本是一座頗為氣派的銀行大樓,門口還豎立著精美的青銅招財貓雕像和噴泉水池,但此時卻已是一片狼藉,花壇里瘋長著雜草,招財貓雕像上依稀可見一塊塊的污泥,留著當年曾經被海水淹沒的痕跡。 “……王瑤姐,這里就是我們的員工宿舍,從工程師到勤雜工都住在這兒。嘿,看上去挺寒酸的吧!” 戰場原清兵衛率先跳下悍馬車,然后指著前方雖然經過一番整修,但看上去依然頗為破敗的鋼筋混凝土大樓,對緊隨其后的“中國記者姐”如此介紹。 “……為了給我們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生活環境,這座宿舍的四周,都被包裹上了一層最新研究出來的廉價防輻射復合材料……”他抬手指了指大樓墻壁和屋頂外面臨時加裝的白色護板。 “……至于這玩意兒真正的防輻射能力,根據大家用蓋革計數器測量出的結果……”戰場原清兵衛工程師苦笑著聳了聳肩膀,“……嗯,我只能,這玩意兒基本上就像手機和電腦的防輻射貼膜一樣,有了總歸還是比沒有要好,最起碼能夠有一點兒心理安慰作用……” “……唉,想不到大名鼎鼎的福島五十勇士,竟然堅守在如此艱苦、惡劣而又危險的環境里,日復一日、年如一年守護著東京都和半個日本的平安……” 女記者王瑤敬佩地嘆息道,“……套用我國的行話來,你們就是一群最可愛的人啊!” --在2011年3月,日本先后遭遇地震、海嘯、核泄漏的三重打擊,福島核危機全面爆發的時候,當整個世界都在對日本當局極度拙劣的救災行動,以及各種怯懦、冷漠、荒誕、互相欺瞞、草菅人命,乃至于幾乎毀滅了國家形象的糟糕表現,表示出震驚和嘲笑之際,也有一群可敬的日本人站了出來,在核災發生后堅守崗位處理危機。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為這段晦暗頹喪的災難歷史,抹上了一縷難得的亮色。 全球各地的新聞媒體,把這群人稱為“福島五十勇士”或“福島五十死士”,稱贊他們“向死而戰,如櫻花般怒放!”“冒著生命危險拯救國家于核危難之中,非凡的勇氣令世界為之動容!”“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平成年代最后的企業戰士!” --當福島核電站周圍的避難半徑一再擴大,當其他人都緊急撤往安全地帶的時候,這批人卻毅然留守在了最危險的地方,用自己的生命給日本鑄起最后一道安全屏障。 由于福島核電站的每座核反應堆至少需要十幾人進行控制,四座出了故障的核電機組,加起來總共需要五十人……所以,可歌可泣的“福島五十勇士”傳,就這樣誕生了。 按照東電公司的宣傳,這些傳中的“福島五十勇士”,主要來自東京電力的子公司東電工業、制造核電站的日立制造所和鹿島建設公司等單位。他們大多數人的歲數都在五十歲以上,有些人再有幾個月就會從單位退休了。但是,在福島核危機爆發之后,這些可敬的老人卻紛紛表示:“國家出了這么大的事,干這個工作的人,必須沖上去!”并且用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為代價,筑起保護核電站的最后一道屏障。 在那段最危險的日子里,在自衛隊、警察和消防隊抗命逃走之后,這些老人硬是頂著致命的輻射,向已暴露的核燃料灌注海水,以防止燃料徹底融化后,泄露出的幾千噸放射性塵埃使半個日本的民眾遭殃。美國《紐約時報》稱,這五十位誓死不撤的無名英雄,也許是在日本核危機中力挽狂瀾的最后希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核危機的緩解,東京電力公司又陸續向福島核電站增派了一些員工。但他們仍然是以五十人為一組的方式輪流值勤,所以還是繼續被外界稱為“福島五十勇士”。 到了現在,所謂的“福島五十勇士”,已經成了福島核電站留守人員的代名詞。 然而,對于中國女記者的衷心贊美,戰場原清兵衛工程師的表現卻有些奇怪。 “……最可愛的人?中國的報紙和媒體就是這么夸獎我們的?東電的宣傳公關真是夠厲害的啊!” 他苦笑著嘆了口氣,“……很遺憾,我們從來沒有像這樣看待過自己,而東電和政府也從來沒有像這樣看待過我們……如果東電和政府多把一些搞宣傳的精力用在安全生產上,福島也不會是如今這慘樣了……” 在這個虛偽的世界上,總是有很多冰冷殘酷的真相,被掩藏在花團錦簇的贊譽和頌詞之后。 譬如,王瑤姐此次冒險深入福島核輻射區,原本是想要采訪那些被譽為“真正的武士靈魂”,“最后的企業戰士”的福島五十勇士,親眼目睹一番日本武士精神的最后繼承者。 但是,在戰場原清兵衛工程師的引領之下,她卻在這片輻射廢土之上,看到了一群……怎么呢,跟她想象中完全不一樣的日本人--其中有一部分干脆就根本不是日本人! “……這位菲律賓伙子的名字叫做梅厄,是一位非法移民。他是藏在一艘集裝箱船里,渡過南海偷渡到東京來的,然后剛一下船,就落到了某個跟東京電力公司有關系的黑幫手中……” 頂著花板上時亮時暗、滋滋作響的電燈,行走在沒有窗戶的幽暗回廊內,戰場原清兵衛一邊跟迎面而來的某位黝黑矮,一看就不像日本人的伙子,隨意地打了個招呼,一邊跟王瑤姐介紹,“……因為梅厄曾經在馬尼拉郊區的水電站干過幾年,于是就被黑幫當做‘專業人才’,塞到了極度缺人的福島核電站……拜托!核電跟水電完全是兩碼事啊!更別提這個菲律賓伙子既不懂日語,也不怎么會英語!我光是給他教導核電站的基本常識,就花費了足足三個月!”、 戰場原工程師一邊嘆息著抱怨新員工的素質低下,一邊把王瑤帶到了一間寬敞明亮的食堂餐廳。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