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著臺階下被綁縛起來的劉馥,袁術慢條斯理的問道:“降與不降?” 劉馥最大的功績在于治理江淮,歷史上,他以及后來的揚州刺史溫恢,與兗州刺史司馬朗、并州刺史梁習、豫州刺史賈逵、涼州刺史張既六位刺史有著名吏之稱。 殺了這樣一個人比較可惜,雖然他心向曹操,歷史上,最終也是在曹操帳下做事,但現在么,袁術考慮再三之后,覺得應該給他這么一個棄暗投明的機會。 劉馥很想不降,但望著跪坐在上的袁術,那雙眼睛,詭異無比的瞳孔,他最終屈服了,點點頭。 袁術嘆了一口氣,其實在心底深處他是想要砍了這劉馥的。 他在出仕曹操之前,避禍淮南,那個時候,袁術快要走上絕路的時候,他動了袁術的部下投曹,然后曹操大悅之下,劉馥被辟為掾屬。 他劉馥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但同時他也是一個投機分子。 雖然記載較少,但袁術可以發揮自己的頭腦加以想象啊。 戚寄、秦翊這兩個現在充任自己部將的人,就是被他劉馥勸去投了曹操的部眾。 假使劉馥他沒有這個仕官之心,那你就好好的避你的禍,不要出來搗亂,袁術敗亡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你看著就得了,何必落井下石,踩上一腳? 戚寄、秦翊為什么會被他動? 推測一下,劉馥見到那個袁術稱帝了,心里頭起了些的心思,然后折節下交戚寄、秦翊這兩個無名之輩。 一來二往的熟絡起來之后,他就登門造訪的開始了客生涯。 一個人呢,有野心可以,但你不能把我當做是踏腳石踩著往上爬啊! 雖然那個袁術,他的錯誤可謂是數都數不過來,但想想現在自己已經頂替了他,自己在事實就成為了他,對于面前像是劉馥這樣的人,袁術心中已然是起了殺意。 袁術罷手讓他退下,眼不見為凈,假如他日此人還想這么干的話,不要他人提醒,就算是枉顧他意,有悖初衷,自己也一定會砍了他腦袋! 擦拭干凈血跡,袁術將壽春置于自己的名下。 沒過幾,有人來稟道:“沛國建平長劉勛來投。” 劉勛此人字子臺,瑯邪人,與曹操認識,同時也是自己的廬江太守,也算是一位比較有名的將領吧。 不過此人有著跟劉馥一樣的臭毛病,最后倒向了曹操。 當然他的下場與劉馥差不多,一個是在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宴長江橫槊賦詩”之際,直言曹操詩中有不吉之言,惹得酒醉后的曹操大怒,手起一槊,刺死劉馥;另外一個,劉勛是因恃寵而驕,圖謀不軌而被誅殺。 這些且不論,今后的事情誰也不準,倒是因劉勛來投這事,讓袁術明白了此時自己的勢力范圍已經到達了沛,不再局限于一地一城了。 念及此人身后還跟著一個劉曄,對廬江的征討心思便浮上袁術的心頭。 劉曄是個大才,他的智商那是一流的,根本不是閻象、楊弘等人所能比。 劉曄字子揚,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后人,此人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 劉曄七歲時,母親去世。其母臨終時交代道:“你父親的仆人有誣害人的秉性,我擔心自己死后會出亂局,希望你和你哥哥長大后能除去此人。” 劉曄十三歲時就按母親遺命,斬殺了父親寵信的侍者,而后又坦然向父親請罪。 其父劉普原先大怒,但知道劉曄的動機后也對他十分欣賞,不作苛責。 汝南許劭善于觀人,當時在揚州避難,稱劉曄有佐世之才。 在汝南之時,明知這里人才濟濟,像是魏延、像是陳到、像是周倉…,然而自己一個都沒有找著,甚至東吳的呂蒙,也是在汝南的,但自己想要征辟這些人,卻發覺有的未成年,有的去向未知。 壽春也有人才,但相比之下,廬江太守陸康之從孫,陸遜似乎能力更加全面啊。 當然勇猛的周泰也不能放過,還有像是甘寧、太史慈,原本屬于孫氏的大將文臣,自己能夠搶先入手的趁現在局勢安寧,應該及早考慮爭取。 孫堅是猛虎,現在自己的戰略布局頗有種養虎為患的意味。 但反過來仔細想上一想,假如把他孫氏的人馬全部招攬到了自己的帳下,他孫堅無將可派了,正面對上自己,就算有野心,他孫堅還會像他兒子孫策一樣反自己嗎? 這是個不能確定、模棱兩可有待將來考證的問題,但看在孫堅的份上,袁術覺得自己應該嘗試一下,去為收服這頭猛虎而籌劃布置。 時間很充裕,只要自己沒有稱帝,他孫堅就沒有光大正義的理由來反叛,沒有了正義的旗幟,就意味著只有很少人會跟著他孫堅起事。因此,袁術覺得只要自己不蠢,在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不去稱帝就能安撫住孫堅。 至于將來么,呵呵… 這些想法,袁術只在自己心里過了一遍,沒有向任何人提起,就連現在差不多日常相見的袁渙都不知曉。 他就跪坐在袁術一旁的案幾前,伏案辦理著公務,很是勤懇,非常努力。 袁術見之,頗為動容不由的勸道:“曜卿,萬事開頭難,我知道剛剛取得壽春,為了整州父老百姓,你會忙上一大陣,可你就是如此勤勉盡責,也不可能將所有事務一日理順,莫若與我出府閑游一番?” 乜著這位主公,袁渙心底不住哀嘆,他算是明白了,袁術為何見著他就擢升他為主薄。 之前罷,只有汝南一地在手,又有閻象、楊弘等一批能吏幫襯,袁渙接手過主薄一職后,也算是比較順當的干起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 不過之后嗎,恰如這位主公所言,隨著地盤的擴大,自己所要處理的公務隨之也多了起來。 那幾個能吏被這位主公留在了汝南,以前還不覺得如何,待到進了壽春城,袁渙才發覺自己手頭快要無人可用了。 治理一方是件極其復雜以及重要的事情,非同可,不能做成一筆爛賬。 就拿百姓耕種的田畝來吧,不但要理清、甄別出田畝,還得為之規劃。 還有人員安排,漢制有云,糧十萬石以上是為上縣,知縣從六品;六萬石以下為中縣,知縣正七品;三萬石以下為下縣,知縣從七品。下設縣城一人,正八品;主薄一人,正九品,還有典吏一人。 袁渙現在這個時候想問一句這位主公,“您知道豫州、揚州有多少郡縣,有多少上、中、下縣?” “這些縣的人員委派,我該遣誰去上任?” 壽春隸屬九江郡,有十四城,九萬戶,近五十萬人口,單單是這一地,就忙得袁渙不可開交,顧不上喝一口茶,怎么還會有時間來跟袁術這個主公扯淡? 憋屈的哼哼一聲,袁渙只當沒有聽見袁術的話語,繼續埋頭苦干。 痛并快樂著,這樣的問題袁渙實在問不出口,一經問出口,就明自己能力有限,做不了這個差事。 是個人都臆想著有自己這么一,為主公所看重,然后托付重事。 然而,事到臨頭了,怎么著,我袁渙還能我干不了這點事? 臉往哪里擱啊! 就算是為了爭一口氣啊,就算是累死在任上,我也值得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