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一代權臣 一代權臣 正文 004 嶺南

作者/筆訥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鄭淼聽秋儀之答應下來,心情頓時高興起來,又道:“賢弟也不要一個人去,你手下這些鄉勇團練,就充做我的護衛,跟著一同南下,我們兄弟兩人也好放心一些。”    秋儀之卻聽了一怔,道:“三哥不是帶了御林軍過來么?還要我這些雜牌軍跟在后面搗亂做什么?”    鄭淼一臉嚴肅道:“不是跟在后面,是充當中軍,做我的貼身護衛!”    秋儀之不解道:“御林軍都是老幽燕道的底子,戰斗力強又忠心不二。莫怪弟無理,三哥何苦多此一舉呢?”    卻聽鄭淼恨恨地道:“好一個老幽燕道的底子,我看現在也就剩下一個底子了。且聽愚兄同賢弟慢慢來……”    只見鄭淼在亭中踱步轉了兩圈,這才道:“其實討逆成功以后,老幽燕道兵馬就開始逐步退役。這些人馬都是立過大功的老兵宿將,不能久在京城當兵。因此其中識文斷字的,大多封了官職,其余不能升遷的也各賜銀兩、土地送回幽燕去了。”    “那豈不是,除少數軍官、骨干之外,現在的禁軍已不是當年的老幽燕軍了?”秋儀之試探著問道。    鄭淼卻無奈地點點頭:“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原本幽燕道軍兵二十萬,憑幽燕一道的財力足以支撐,可是現在皇上已不是當年的幽燕王了,必須通盤考慮全國上下事務,而現在朝廷每年收入的七成多用來養兵尚且捉襟見肘,又何能再多養這一支精銳呢?”    卻聽林叔寒插話道:“皇上難就難在這里。若要整軍就要裁撤冗兵就要花錢,花錢就要攢錢,攢錢就要收回嶺南道的治權,可要收服嶺南王爺又非要養兵不可。這樣其實就陷入了一個死局當中。”    鄭淼贊道:“先生果然大才,父皇和師傅議論之時也是這個意思,只有在整軍、斂財、撤藩三個難題之中,率先解出一題來,其他兩題才能迎刃而解。我們反復斟酌,看來只有撤藩這題牽動方面稍微些,似乎還能夠想辦法解開……”    秋儀之一面聽、一面想:嶺南王爺經營數十年,手下精兵良將數不勝數,又素有反意,恐怕時時準備如何應對朝廷對付,想要將他裁撤下來不經過一番你死我活的爭斗,是萬難辦成的。    然而面對恢復新政、重整國力這樣兩件事情,撤藩卻又是最簡單的一件,可見垂拱九重的皇帝鄭榮,要做的是何等經緯地的一番大業了。    想到這里,秋儀之忽然一陣激動,身子不由自主地“騰”地站起,對鄭淼道:“這樣大事,我就是殫精竭慮、粉身碎骨,也要幫著三哥,替皇上辦理下來!”話時候滿臉的嚴肅認真表情。    他這舉動,竟將還在娓娓話的鄭淼嚇了一跳,尷尬地笑了笑:“賢弟這是怎么了?”    秋儀之道:“弟方才答應三哥要去嶺南道走一遭,更多還是出于你我兄弟之情考慮。然而現在看來撤藩之事已然是關系到江山社稷、萬民福祉的頭等大事。弟若再逶迤推辭,豈不是愧對師長十余年來的殷切教導了嗎?”    一旁的林叔寒微笑道:“學生也是自讀圣賢書長大的,所謂‘如欲治平下,夫當今之世,舍我其誰?’學生雖然沒有什么本事,也愿同秋大人一道隨殿下南下,去會會這個嶺南王。”    鄭淼聽了喜不自勝,立即起身拍了拍林叔寒的肩膀:“林先生能有這樣想法,是為全下的讀書人做出了楷模。可惜先生無意仕途……這樣,我先替下黎民,給先生行個禮吧!”著,鄭淼鄭重其事地起身,向林叔寒作了個揖。    林叔寒趕緊起身回禮,卻道:“林某一身的壞脾氣,跟我談什么下大義沒有半點用處,林某只是由衷而發,為殿下的人品氣度折服,這才想幫殿下做些事情罷了。”    鄭淼聽林叔寒將自己擺在“下大義”前頭,不免有些惶恐,剛要謙遜幾句,卻聽林叔寒道:“三殿下不要過謙。方才飯局之上,林某的內子吳若非,殿下是見過的了,不知有何評價?”    鄭淼聽了有些訝異:“尊夫人豈是我一個外人可以褒貶的?”    林叔寒毫不在意地擺了擺手:“殿下但無妨。”    鄭淼這才細細思索了一下,道:“品貌非凡,仿佛上仙子降世一般,可惜久落風塵,難免沾了些俗氣。”    “就是這話!”林叔寒贊道,“尋常人等見到若非之面無非兩種。一種是想入非非、輕佻畏縮,非要據為己有而后快;另一種則是老學究、家道學,口上斥責其為紅顏禍水,心中卻不知是何等樣的男盜女娼……”    秋儀之、鄭淼聽林叔寒這樣,心中卻是頗以為然——他們兩個都是人面極廣的人物,三教九流他們見了不知有多少,果然同林叔寒描述的一模一樣。    卻聽林叔寒接著道:“然而在若非面前能夠單憑一顆良心,以平常心處之的,林某平生所見只有兩人,一人乃是山陰縣的七品縣令,另一人——”他故意拖長了語氣,“另一人便是三殿下您了!”    鄭淼臉上一紅,道:“方才我初見吳姑娘時候,只覺得這世間竟會有這樣超塵絕逸的女子而已,心中卻沒有其他別的想法。何敢受林先生這樣的褒獎呢?”    林叔寒又搖搖頭:“林某看人從來不錯,三殿下就不要再謙了。能有這樣赤忱之心,林某也定以赤忱之心相待……只是林某雖有意去往嶺南,不知三殿下是否愿意帶我同行呢?”    這當然是鄭淼求之不得的,趕緊答應道:“愿意,愿意,當然愿意。那就請林先生一路之上多多賜教了。”    如此這般,眾人計議已定,又在“了塵宮”中多住了一日,秋儀之便要趙成孝點齊全部兵馬,又帶好隨軍輜重,護著三殿下鄭淼,先是一路向東去金陵接了隨行儀仗,再從金陵出發浩浩蕩蕩往嶺南道去了。    大漢全國上下各道均以漢人為主,即便是極北邊陲的幽燕道,雖然時刻承受著北方游牧民族的巨大壓力,然而道府內部依舊以漢人為主。而嶺南道則是漢夷雜居之地,夷人又多居于深山老林之中,又因同漢人語言不通,因此朝廷羈縻起來十分困難。    朝廷政令不能施行倒在其次,重要的是這些夷人缺乏教化,又民風各異,其中不少狡詐、貪婪、愚昧的部落,在中原朝廷式微之時,往往聽了安南、暹羅、緬甸幾個國家的挑唆起兵造反,常常危害一方,乃至糜爛數道。    因此憲宗變法時候,便想著能夠改土歸流,將嶺南道幾個大部落的土司頭人集中到京城或是其他地方榮養起來,再由朝廷派流官約束管理,從而消除后患。    然而這項事務實在太過復雜,就連英睿獨斷如憲宗皇帝,也不過是同幾個近臣探討探討罷了,并沒有實際施行下去。于是嶺南道依舊年年叛亂,朝廷也依舊年年派兵進剿。    直到穆宗年間,因皇帝鄭雍喜好道術,懈怠政務,又嫌掌兵的皇四弟鄭貴在京城里頭過于礙眼,因此便將他遠遠打發到嶺南道去,想著讓他被嶺南道這些雜事糾纏住身心,便也無意作亂了。    誰知這被封為嶺南王的鄭貴卻是十分能干,一入嶺南,隨即恩威并重迅速敉平了幾處叛亂,收服了幾個領銜大土司,又幾次陳兵邊疆壓服安南、暹羅等國,從此以后嶺南道竟再也沒有發生過什么大的叛亂。    盡管如此,包括嶺南王府在內的大漢朝廷勢力,在嶺南道卻依舊不能深入,除沿海的福州、泉州、漳州、潮州、廣州、惠州、雷州等地之外,其余地方始終在蠻夷控制之中。也因此這嶺南王府始終負擔了壓服嶺南及周邊各國的責任,只能使其日漸坐大,已漸成尾大不掉之勢。    皇三殿下鄭淼的儀仗從江南道首府金陵城出發,沿著東海一路南下,在溫州境內在左將軍崔楠的行轅稍做休整,便離開溫州轄區,到了福州境內,便算是進入嶺南道了。    乍入嶺南,一行人腳下的官道就變得十分曲折逼仄,有些翻山越嶺的路只夠三人并肩而行,鄭淼所乘御輦也不得不萬分心才能通過。這樣的路鄭淼的儀仗自然鋪陳不開,便索性收攏起來放在隨行車駕之上,只叫手下人等心趕車,便自己騎馬在眾軍護衛之下向前緩緩前行。    這樣走了有兩三,秋儀之忽聽被趙成孝派出去探路的斥候回來報告:“大人,前面繞過一座山便是平坦大路,還有一座大城,城門口似乎有人迎候。”    秋儀之點點頭,叫斥候回去休息,掂量盤算了一下,走到鄭淼身邊,道:“前頭應該就是福州城了,據報還有專人迎候,看來我等的行蹤,已俱在他人掌握之中了。”    鄭淼一笑道:“這是嶺南王爺敲山震虎之計,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們也不能露了怯,一到寬敞大路就要擺齊欽差皇子的儀仗,也好叫他們看看大漢朝廷正朔的威儀!”    秋儀之聽了點點頭,又對緊跟在身后的趙成孝吩咐道:“趙哥你都聽見了?叫兄弟們全都抖擻起精神來,別讓人瞧了!”    秋儀之麾下這些鄉勇團練原本就是擇優錄取的精銳,甫一成軍便先后同窮兇極惡的倭國賊寇、武藝超群的江湖豪客正面交鋒,綏靖這兩處禍患之后,又經常參與官軍在江南道的剿匪作戰,已是一支身經百戰的勁旅了。    這支勁旅的直接統帥趙成孝聽秋儀之這樣吩咐,便干脆將戲做足,下令手下兵馬脫下蒙塵的舊戰袍,換上南下之前趕制的新軍裝,又將巨盾、勁弩、長槍、倭刀等精銳兵器統統取了出來,持于手上,列好隊形、高呼口號便向前進發。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藏| 德保县| 昭觉县| 抚州市| 沁水县| 南充市| 宁国市| 宕昌县| 玉环县| 大方县| 乌拉特后旗| 邮箱| 金溪县| 井研县| 大名县| 鹤峰县| 汶上县| 洛扎县| 海原县| 玉田县| 博乐市| 观塘区| 壶关县| 奉贤区| 桦川县| 公主岭市| 乌拉特中旗| 正安县| 邯郸市| 延边| 洛南县| 贞丰县| 柘荣县| 彩票| 贵州省| 个旧市| 肇庆市| 衡阳市| 彰化县| 梓潼县| 勃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