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儀之苦笑了一聲,答道:“師傅莫不是在說反話么?你看學生今日淪落至此,還怎么能說什么不怕懲處?學生的性情師傅也是知道的,從小走狗跑馬慣了,現被囚在這抬頭連天都望不見的四方格子里頭,真是生不如死。”</p>
秋儀之說的乃是自己的真心話,卻究竟沒有說到要害之處——其實他現在只想快快離開囚籠,駕上自己那匹汗血寶馬,立即飛奔到渤海草原上去,看看自己的兒子到底長什么樣,親耳聽他叫一聲“爸爸”。</p>
鐘離匡倒沒往兒女情長事情之上想,只是反問道:“難道皇上就真的想要懲戒你了嗎?別的不說,你想想你之前幾次頂撞皇上,這是何等樣的罪過?也虧得你是秋儀之,否則就是有十顆腦袋也都掉了。”</p>
秋儀之被鐘離匡這寡淡得好似一汪清水的聲音嚇得一愣,后頸頓時生出一股寒意來。</p>
他剛要說幾句叩謝天恩的話來,卻聽鐘離匡又說道:“皇上將你關在囚籠之中,只是為了磨礪一下你的心性,日后另有大任要交托給你。”</p>
秋儀之苦笑著搖了搖頭:“學生是真的不愿當官了,這事情早已同師傅講過,學生的這分心,師傅怎么還是不了解呢?”</p>
鐘離匡的神情忽然變得無比嚴肅:“你這點心愿,只怕是不能遂愿了。”說著,他忽然干咳了兩下,吩咐秋儀之道,“你先出門去看看,瞧瞧有沒有人在外邊偷聽。”</p>
秋儀之“哦”地答應了一聲,便推門走出牢房,環視四周,見確實沒人在外偷聽,這才又走了回來,將房門關好,沖著師傅鐘離匡作了個揖,回答道:“師傅放心,學生看過了,這邊沒有半個人。”</p>
階下之囚出入牢房如同進出自家院子,這也算是一樁天下奇聞了。</p>
可鐘離匡見到這樣的奇景,絲毫沒有感到奇怪,只點了點頭,又朝墻邊床榻上一指,示意秋儀之坐下,這才對他說道:“那日皇上下令將你關入囚牢之后,當時便暈倒生病了,這件事情你知道嗎?”</p>
此話一出,剛剛坐定的秋儀之立即坐不住了,“騰”地從床上站起,問道:“學生沒有聽說過。這可是真的?皇上龍體要緊不要緊?太醫都看過了沒有?”</p>
鐘離匡面無表情,揮手讓秋儀之坐下,說道:“暫且還不要緊,太醫院的太醫也都看過了,只說是長途勞累、水土不服,加之怒火攻心才病倒的。”</p>
秋儀之知道皇帝這“怒火”便是由自己而起,低頭嘆息道:“都怪學生當時說話不知婉轉收斂,讓皇上動了怒,以至傷了龍體……學生罪衍滔天,萬死不能謝罪……”</p>
鐘離匡道:“這事也不能怪你。你可記得我曾跟你說過,皇上自在偽帝鄭爻那邊蒙難之后,便傷了肺氣,因此元氣大損,恐怕要折損陽壽么?”</p>
秋儀之經這一提醒,猛然想起鐘離匡確實同他說過這樣的話。只不過他聽到這話的時候,還以為皇帝鄭榮平素身體極好,就連咳嗽感冒都是極少見的,認為鐘離匡不過是在危言聳聽,因此并沒有放在心上。然而今日聽了這話,這才想到鄭榮當了皇帝之后,似乎經常感染小病,身體確實是大不如前了。</p>
然而皇帝的龍體安危,乃是朝廷的根本大事,就連秋儀之這樣膽大包天之人,也不敢隨意揣測,試探性地問道:“那師傅的意思是?”</p>
鐘離匡巖石一般冷峻的臉上浮出一絲若有似無的惋惜和痛心,答道:“原本以皇上的身體底子,即便損傷一些元氣,也無礙壽命。可皇上誓要中興國家、創立一代盛世,每天批閱奏章、會見官員、辦理事務,一個人做的事情比起三個、四個人來要得更多。我也幾次勸圣上要安息節勞,可皇上總是不聽……唉……終于到了今日這般田地。”</p>
秋儀之越聽越是震驚,不禁開口問道:“到了這般田地?到底到了哪般田地?”</p>
鐘離匡搖了搖頭,嘴里苦得似乎被塞了一把苦不堪言的龍膽草:“以我的判斷,也就是這兩三年的事情了。”說罷,便是不住地嘆氣。</p>
秋儀之聽了這話,眼中瞬間濕潤了,哽咽著問道:“師……師傅……你醫術通幽入微,難道就沒有半點挽回的余地了嗎?”</p>
鐘離匡無奈地說道:“我同太醫院的太醫精研過多少次了,能夠維持皇上這樣的身體已是盡了全力了的……其實只要皇上將國事交托給可靠之人,安心榮養,或許還能再多幾年的壽數。可惜如今嶺南王府的叛亂雖已敉平,但皇上卻要馬不停蹄地推行新政。這里面的事情,一點不比平叛來得少。只怕……”</p>
秋儀之自從認識鄭榮起,在他心目中,這位幽燕王、皇帝,就一直是一副龍精虎猛的樣子,今日忽然聽說鄭榮竟已如風中之燭,這樣的消息,讓他極受打擊,癱坐在床上默然不語,仿佛被抽走了渾身上下的精、氣、神。</p>
鐘離匡撫了撫衣袖,似乎是在拭去眼角的淚水,說道:“這下你知道皇上為什么要逼著你,逼你去嶺南或是幽燕掌兵了嗎?”</p>
秋儀之哭著點了點頭,帶著哭腔答道:“學……學生知道了。”</p>
他是真的知道了——皇帝眼看就要龍御殯天了,可身前身后還有一大堆的事情沒有安排妥當,實在是太需要一個能夠絕對信任,又能獨當一面的人才,替自己了卻身后之事了。</p>
果不其然,鐘離匡緊接著解釋道:“讓你到中樞參政,怕你是不肯的,因此我同皇上才會參酌著向讓你去嶺南或是幽燕掌兵。這樣,再由戴鸞翔統領另一邊的軍隊,那南方、北方便再無隱憂,可以安心處理朝廷內務了。”</p>
秋儀之聽了又是一愣,心想:之前從朝廷里傳來的消息,不是說戴鸞翔已被皇帝架空,不再掌握兵權了嗎?</p>
可他轉念一想,才想明白,皇帝這是想讓戴鸞翔遠離朝廷爭端,不要同朝野各方勢力糾纏在一起,這樣才能放心大膽地派出去執掌重兵。</p>
又聽鐘離匡用極為期盼的口吻詢問秋儀之道:“儀之,皇上這樣的重托,你能承擔起來嗎?”</p>
鐘離匡滿以為自己屈尊來到監牢這不祥之地,又語重心長地說了這么多話,應當足以勸服秋儀之回心轉意,聽從鄭榮的旨意,選擇嶺南或是幽燕一地,繼續為朝廷效力。</p>
卻沒料到他這個得意弟子居然依舊不肯就范,從床上坐起,又“噗通”一下跪在地上,朝鐘離匡磕了幾個頭,說道:“師傅,學生不才,實在承受不起皇上和師傅對我的重托。學生心意已決,只愿退隱田園,再不愿出頭了。”</p>
鐘離匡看了一眼在地上縮成一團的秋儀之,深深嘆了口氣,說道:“儀之啊儀之。你還不明白嗎?你的身價性命,早就不是你一個人的了。你想退隱就能退隱嗎?以你的才干、功勞、人脈,朝野上下,不知有多少人就怕你死了,同樣也有不知多少人就盼著你快死。你若一日沒有兵馬在手、沒有大權在握,想要安心當一個逍遙隱士?我看恐怕也未必就一定能夠如愿。”</p>
秋儀之聽了這話,已是呆了。</p>
他之前只以為自己只要隱居起來,交出手中一切權力,成為一介白丁,那皇帝也好、權臣也好,都不會過于為難自己。現在經鐘離匡一提醒,才意識到,自己這樣的身份、經歷,無論在誰眼里都是一根礙眼的釘子——就好像《韓非子》里所說的那樣,可用便用之、不可用就非得除掉不可。</p>
鐘離匡見秋儀之一臉驚訝神色,知道自己這個弟子終于將師傅的話聽到耳里、聽到心里了,帶著幾分欣慰說道:“這件事情,你好好考慮一下。現在皇上龍體有恙,乃是天下最大的變數,也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總之你下一步是絕不能歸隱的。這一步,你既不能走,也沒人允許你走,你可要記得。”</p>
他見秋儀之心悅誠服地點了點頭,又道:“還有一件事情要問你。皇上要辦‘獻俘大典’的事情你已知道了,嶺南王鄭貴,還有他兩個兒子里頭的鄭諭,都是你捉住的。你要不要出去觀禮?”</p>
秋儀之呆呆抬起頭,問道:“嶺南王爺是皇上的親弟弟,何苦辦這樣大一個典禮,去特意羞辱他呢?未免也太可憐些了吧?皇家的尊嚴,怕也不能保全了。”</p>
鐘離匡答道:“這事原本我還可以勸諫幾句,可現在皇上大限將近,正是需要這個儀式,用以昭告天下,大漢皇室的正統是在皇上這一支上。這儀式已是非辦不可的了。”</p>
說著,鐘離匡壓低了聲音道:“儀式之后,嶺南王全族就要被軟禁起來,而且按照皇上的意思,不能光明正大地處置,而是要私底下將其全部處死!”</p>
“這……這……這……”之前見過多少大世面的秋儀之,聽到這樣的消息都嚇得結巴了起來,“這……又是何苦?嶺南王府沒了,嶺南王手下的軍隊沒了,嶺南道也被朝廷直管起來,再沒有翻身的機會了,何必還要將他處死呢?”</p>
鐘離匡說道:“嶺南王是有才干、有威望、又有野心的人。像他這樣的人,若說真的沒有一絲一毫翻身的機會也并不一定。皇上就是想到今后子孫繼位之后,才干、威望、野心都未必能夠壓服住嶺南王,因此才咬牙做這個決定的。”</p>
秋儀之聽了這話,一顆心寒得仿佛被寒冰凍住,張口結舌再也說不出話來——這所謂“無情最是帝王家”的話,他今日總算是知道一點了,搖著頭說道:“學生還是暫且待在這牢房中好些,‘獻俘大典’這樣的盛況,學生還是不要去看了。”</p>
他一面說,一面心想:以嶺南王鄭貴這樣的身份地位,皇帝或是有心、或是無情,隨手就能給處置掉了;自己不過是個可有可無的螟蛉之子,自己那位義父皇帝要處死自己,豈不比敲碎一枚雞蛋還要容易?</p>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