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城,在由甲士環伺值勤高句麗王宮中,已經距史書記載的壽終之日,沒有幾年了的高句麗第七代大王~新大王,高伯固
神情萎頓的癱坐在王座上,因連日來不斷告警的北境烽煙,常常是一日數驚,連番操勞之下已是尸氣淤積,一副離死不遠了的模樣
而一干擔任相加、主簿的王庭高官亦是神情不展的圍坐在廊下一塊,憂心忡忡的不時的低頭私語一番
“咳~咳,元石和干原還沒有消息回報嗎”盡顯老態虛弱之狀的高伯固,咳嗽著問著下首的主簿
“回大王,老臣已經已經加派了胡騎探馬趕去元石詳察,相信不日就會有消息傳來”
主簿頓頓后又組織一下語言,附耳悄聲說道
“而三王子已經帶兵出城,此時已經渡過綠水親自南下前去進駐干原,為大王分憂~~”
將舉國將要南逃的準備,說的如此冠冕堂皇,也是幸苦了這位主簿近臣了呀
~
在入冬前夕,苦于鮮卑潰兵襲擾多年的高句麗,在王庭上下的暗暗準備中,早已將大量的附從胡騎和直屬騎兵秘密北調駐屯于四寨,想要給某個幕后黑手狠狠的回敬一番
奈何天不遂人愿,直到一批批的南逃難民,穿過了長白山脊,來到國內城下避難后,北境軍情的糜亂程度才被眾人知曉
竟然是遼東漢軍大舉入境
不僅玄菟故郡的四寨被連番攻克,大量的難民被驅趕著南下,更有超過三萬的高句麗步騎被屠戮殆盡,損失一空
這些可全是高句麗五部中的本族士卒,執政之基啊
北境開戰至今連旬日都沒有撐到不說,正式的軍情傳遞也沒見著一份,數萬人馬就這么沒了啊~~這如何不讓眾人驚恐,遼東漢軍到底出動了多少人馬?
而且不止北境,連綠水流域元石方向和南下樂浪的干原一線,也透露著無限的詭異,讓人不得不側目
~
其實由太史慈隨軍的文書記載可知,四寨攻克之后記錄清點的斬首數目,實際應該在一萬四千左右,而其中豐梅寨一戰就高達八千有余
由于徐崢的麾下并不以首級記軍功,所以沒有殺良冒功的壞習慣,數字基本詳實無誤
而大量的高句麗騎兵應該是在與漢騎對沖中,被擊潰后由劫掠獵殺的胡騎得手
至于少量混入難民中的潰兵嘛~由于膽氣以失,不堪再戰,算作損失殆盡也是應該的
~
而最讓高句麗王庭上下氣憤的,則是附從的胡騎部落不是倒戈就是叛離,一副樹倒猢猻散的架勢
直接將耗費了大量財力精力,苦心籠絡這些雜胡的高伯固擊倒了
相比之下什么古雛加、相加的折損反倒不值一提了
國將不存,高官貴族?何用!!
虛弱至極的高伯固,點了點頭,傳令將一眾高官招了進來,言辭懇切的詢問待
“諸位~北境的戰事已是糜亂不堪,元時至今還沒有消息傳回,只怕也是兇多極少,眼下我高句麗王城的最后屏障,只剩下北面山口的尉那巖城(日后的丸都城),和西南的河灣之地了~咳咳咳”
還未說完高伯固就劇烈的咳嗽了起了
眾人一陣沉默,直到咳嗽的聲音越發刺耳起來,一名相加才被用一眾人的眼神推舉了出來
“大王~還請保重身體,此番~額正值天降大雪,我等只要死守城邑險要,猶如當年一般對漢軍顯之于糧草充足,漢軍一定會再次退去的”
這位相加所說的當年,其實是在新莽年間,高句麗叛漢后,漢軍的一次征討
同樣是大軍兵臨河灣地,國內城與漢軍距離盡在咫尺之際,可當時的高句麗大王亦如春秋時的爭霸軼聞一般
遣使攜帶軍糧酒肉,前往漢軍營地勞軍。特別是還有新鮮的活魚,以顯高句麗糧食充足可以籠城久耗
于是自感補給困難的漢軍只得是簽下的城下之盟后,罷兵撤回了
(此事的史料奇缺,比只言片語還少,容作者我藝術加工一番)
高伯固臉上的喜色一閃而過
“那不知哪位愿為我分憂,去守這兩處險要,若是能平安渡過此劫,我愿破格加封為‘古雛加’與他共享王族榮耀”
此話一出,若是平時非引得眾人瘋搶不可,高句麗的王位,可不以什么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五部的實權者皆有可能憑實力擔任王位,而這‘古雛加’就是必經的一步
可是眼下漢軍大舉入境,才剛剛有一名‘古雛加’被吊了角樓,誰敢接招
屆時一旦城破被漢軍清算起來,原本能活命的說不得都得被搜捕出來,補掛在這國內城上的門樓之上
再說了三王子領兵出城那么大的動靜,瞞得了誰,只要站在城樓之上就能看見正在河畔處,搭建好的浮橋,這南下的姿勢是要去哪兒啊?
見眾人皆是低頭躲避,掙扎的想要站起來的高伯固正要開口呵斥幾句膽小懦弱之輩時
一名侍衛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跪拜后疾呼起來
“報~~大王,城門守衛來報,河灣地有狼煙升起~~敵情不明”
此話一出,原本還顫顫巍巍站了起來的高伯固,立刻跌坐了回去,面色一片青紫
而一眾王庭重臣們,更是急在的原地惶惶不安,肆意的交頭接耳起來,哪里還有半點面見大王的禮儀
就在此時,原本隱于屏風后的二王子,高伯固指定的王位繼承者,歷史上未來的故國川王,高伊夷模再也沒能按捺住,披甲執劍徑直走了出來
一臉鄙夷的掃視了慌亂的眾人一番后,拜到在自己的父親面前,高聲請命到
“父親~兄長去了尉那巖城,弟弟也去了干原,這河灣地就由兒子前去為你分憂吧~”
臉色依舊鐵青的高伯固揮手示意眾人褪去
于是當各懷心思的高句麗重臣們悉數離開,王庭內就還剩下父子倆時
依舊精神不佳,可是不再有垂死之態的高伯固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
“傻兒子,你難道還沒看出來嗎,此番遼東漢軍已是絲毫不作掩飾了,狼煙四起,這個徐崢是了動殺心啊”
“父親,這個徐崢如此咄咄逼人,僅僅是身為一個邊郡都尉就敢如此恣意妄為,私自起兵公然入侵中原朝廷冊封的番國,兒子就不信那劉氏天子能容得下他,只要我們能撐過此劫,兒子即可啟程去找那幽州刺史劉使君,由他主持道義,在相約共受徐崢其害的塞上各部族一道,誅滅他徐氏全族”
看著高伊夷模信心滿滿的樣子,心中百味陳雜的高伯固苦笑這搖了搖頭,答非所問的說道
“可憐我高句麗百年的苦心經營,數代人的不懈努力,好不容易才奪來玄菟故地成就了王業,此番只怕是真的保不住了啊”
“父親~為何如此泄氣~我們還沒輸呢”
可是話被高伯固打斷了
“好了~夷模,快去準備吧,國內城的城郭太矮了漢軍的攻城器械一到無論如何也守不住的,你弟弟位宮已經在干原駐軍等著我們了,記住只要別落在徐崢的手里,一切都還可以再來,樂浪郡的豪族平日沒少受我們的恩惠,唇亡齒寒,他們若是還想在這半島上逍遙,就要留著我們,否則徐崢的刀就得砍到他們頭上”
縱使心有不甘,高伊夷模也只有咬字牙應了下來,父親已經很隱喻的說了,高句麗和遼東,自己和徐崢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記得派人去尉那巖城通知你大哥,晚點我再想辦法誆個替死鬼去接替他,讓他做好準備帶上心腹就行,眼下是全族存亡的危機時刻,你是我指定的繼承人,未來的高句麗大王,一定要有容人之量,此刻不是兄弟鬩墻的時候啊”
高伊夷模低埋著的頭,瞬間黑了起來,自己的大哥想與自己爭王位不是一天兩天了,好不容易被打發去尉那巖城喝風,眼下這動蕩不安的局勢,也不知道在未來會不會突發出變數來
“報~大王~尉那巖城有緊急軍情上報”
只是就在父子倆各懷心事準備各自散去時,一名渾身浴血多處受創的高句麗將領,被先前離開的一眾王庭高官簇擁著攙扶走了進來,一見到高伯固和高伊夷模,立刻哭訴起來
“稟報大王,二王子~尉那巖城~尉那巖城被圍~大王子投降獻城了呀~”
高伯固和高伊夷模聽聞,凌亂在了呼嘯灌入的寒風中
~
“大王子深明大義,撥亂反正~本長史一定親稟我家都尉,這獻城之功定要厚賞~”
“少給我來這些胡咧咧的我聽不懂,你徑直告訴徐崢,這個玄菟故地我高句麗統治已有百年之久,沒有我這個大王子給他鎮守,他休想睡的安生,只要能助我登上王位,我高句麗就與扶余一道推他做著塞北的盟主”
這位歷史上因為在弟弟高伊夷模繼位后作亂,被三弟高位宮剿滅后,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的大王子,絲毫不把眼前血染衣甲,充滿了腥氣的太史慈放在眼力
盡管自己這‘獻城之功’是在太史慈束馬懸車,親自帶人從山城的西北面山體陡峭處順著山崖爬了上去,殺死上面的守軍,眼看城破在即,這才立下的
不過這絲毫不礙于其直呼徐崢之名,言語中有與徐崢平起平坐之意
而不怒不嗔的太史慈,默默的見剩余的一眾高句麗殘兵已經被大隊入城的直屬胡騎們隱隱包圍,而尉那巖城的各處險要之地也已經被漢軍控制后
收斂起了假笑,轉身離開之際,對著按柄而立的一干軍士,抬起右手,握拳立起拇指后在自己的頸脖上凌空一畫
之后徒留下某個不知其意大王子,被眾人圍了起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