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辦法?”兩兄弟同時看向陳原。 “你們可認識這位老夫子?”陳原一指身邊的王允道。 “認識,王豫州雖不敢,名滿下,在我們并州卻是盡人皆知。能在此見到王豫州都是我等的榮幸。” “客氣,客氣,王允愧不敢當。”是這么,王允還是高興的臉上猶如綻開的花朵,手捋著胡須,一副終于遇到識貨人一般。 陳原馬上接著道:“王豫州少年就開始當官,嫉惡如仇,除卻不少百姓的禍害,有無數百姓的愛戴,那是自然之理,我等都該向王豫州學習,一切應該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中。 這樣,百姓自然就會記得你。” 陳原一頂高帽子,立馬給王允戴到頭頂。 王允奇怪的看一眼陳原,感覺陳原今好像變了性一般,話不像平常一樣,一副什么都懂,什么都會的感覺。在自己面前,居然也知道自己多年為百姓做事,才能得百姓的愛戴。 王允有點教訓陳原,又有點自自話道:“把百姓放在心中,百姓才能把你放到心中。” 陳原連連點頭道:“是,是。” 完這話,陳原轉頭看何氏兄弟道:“這樣,借錢一般都有保人,還不掉這錢,就找保人來還。假如王豫州做何林的保人,何沖你還怕你弟弟還不上嗎?” 何沖憨厚的一笑道:“那自是不怕,就怕王豫州不肯。” “王豫州心中永遠有我們百姓,怎么不肯?”那個弟弟何林跟著道。 王允呵呵一笑道:“好吧,我來做你們的保人。” 王允還能怎么,他無話可,剛才自己的話,總不能自己咽回去吧。 想想,陳原八成就沒安好心,今晚上來就是讓自己這個時候起作用的。 不過,這些錢對他也不算什么,就是自己還了,又有何妨,一點點錢,將來還能落一個愛護百姓的名聲。 有了王允的點頭,第一筆借款立馬就辦好。 很快,又有一個林方的借款,這樣,借款順順利利辦好。 陳原又通知大家,明每家要出一人,他帶著大家去分田分地,具體劃清位置所在。 眾人答應,會議結束,林方和何林各自將錢帶走。 院子里,瞬間靜下來,蟲鳴聲此起彼伏。 王允卻沒走,他也不是跟陳原計較保人之事,對他而言,都是不值一提之事。 他又更重要的事要問陳原。 陳原看他有事,給他續上熱茶道:“老夫子,喝茶,有事您就直。” “陳原,我看不懂你。” “從何講起?” “你做農都尉,其實可以簡單一些做。找一塊田地,讓這些人干活就是,該開荒開荒,該種田種田。你讓做什么,他們就做什么。何必要讓他們自己去做? 另外,你的花費,卻遠遠大于這樣做,蓋房一事,200家,每家5000錢,百萬之錢,一下就沒了。固然將來他們會還,但是估計都不會那么快,哪怕是他們現在都有錢。 開荒種地,也是如此,今一家5萬錢。以后若是家家都要借,那可是1000萬錢。你還不要息。 息之重,只怕你不知吧?即使最便宜的,一萬之錢,一年也要2千錢。(意思年息20%,古代最便宜的大概是這個價格。) 你借5萬錢出去,不要息,等于是白白的一家送一萬錢。1000萬錢之息,可是200萬錢。你這農都尉府一年又從哪里找來這么多錢? 即使如此,他們一不會感恩于你,甚至心里把你視作商人一般的行徑。 如此吃力不討好之為,以你之聰慧,不會一點看不出,為何你卻如此做,真是令老夫大開眼界,你能告訴我你為何如此做嗎?” 陳原嘿嘿一笑道:“老夫子,果然見多識廣,一下就能發現要害。 1000萬錢,我估算不差的話,問題不大,這個你不必擔心。 我為何要這般做,才是你老夫子感興趣的吧?” “那是自然。” “從人性上來。” “人性?”王允皺著眉頭道。 “正是。”陳原嚴肅的點點頭道, “今日之來此之流民,大多是我從李廣廟帶來的,對我感恩戴德,自不在話下。那是因為他們以前根本吃不飽穿不暖,被匈奴人逼的四處漂泊,居無定所。 可是,今開始,他們開始吃的飽,穿的暖,又有的住。以后再有所得,都是他們辛苦所掙來的。我若拿著鞭子,不停地催促他們,他們該如何看我? 現在,對于他們來,我已經不是曾經救過他們的人,我是一個殘酷壓榨他們的酷吏,是一個逼迫著他們辛苦干活的監工。他們又該怎么看我? 即使他們看我,對我也是事,我可以不在乎。我要的是,這里出產大量的糧食,能夠有大片的苜蓿草。 人啊,都是有懶惰性的,簡直就是本能,是本能。若非必要,誰都是好逸惡勞之徒。一個逼迫他們對抗他們本能的人不討喜是其一,更多是他們的消極怠工,不再積極做事,想著這么對付你。” “我之辦法,就是讓他們自己逼迫自己,讓這里面的強人出頭。何謂強人,就是今晚上敢于第一個借錢的何林。他用5萬錢,將來掙到大錢,你他哥哥會如何?” “只怕他哥哥也不會借吧?那可不是大膽之人啊。”王允道。 “哼,到時候他不借也得借。他嫂子呢,他哥哥何沖即使不借,別人都借了,別人家的孩子不止是吃的飽了,那可是想吃什么有什么,想穿什么有什么。你即使自己甘于貧困,可如何面對家人呢?” “如果周圍的人,都是和他弟弟一樣很有錢,他到時候無論如何也得走上這一條路。因為,到時候他根本無路可走。” “可惜啊,到時候他再借5萬只怕也不夠,10萬都未必能翻身。一步趕不上,步步不好趕啊。” “我就是要形成這樣的氛圍,逼迫每一個人去做強人,要對自己敢于下狠心,敢于去博未來。” 王允嘆口氣道:“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只怕以后你麻煩更多。” 陳原卻搖搖頭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人人都道患不均,古往今來,可有任何一個均的年代,一個都沒有。窮人在富裕的社會里相對好一些,在貧窮的社會里,他們更是無路可走。” 王允知道陳原有時候相當固執,也不多,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他也理清了陳原的思路。讓這里的強人自己出頭,然后強人去逼迫后進者跟進。 到底未來會怎樣呢,他也不知道,只有交給未來去看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