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鍋之事,難也難,簡單也簡單,關鍵節點清楚,對于這些老鐵匠就基本上一點就透,遠比陳原親自下手還要可靠的多。 泥模之事,不再是難題,鐵鍋之事,專門交由老彭負責。要老彭帶30個鐵匠,50個學徒專門做鐵鍋。 對于陳原,鐵場不是專門只做鐵鍋的,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煉鋼。 就拿現在平城拓荒來,這些以前的農地因為戰亂,早沒有人耕種,草長的一兩尺深。 這樣的土地,若用漢代鐵犁,是實在太過吃力。 漢代鐵犁其實已經很發達,木制框架,舌形犁鏵,還配備有犁壁。 結構良好的犁壁,可以將土塊翻到恰到好處,順利而又摩擦極少。好犁犁地就像是用熱水融雪,熱水一過,雪地自然就能化開。所以,若果結構恰當,好犁子就能開車較深的夠,而不會有什么障礙。 但是對于開荒來講,又有不同,地下的草根又深又密,漢代的這種鐵犁,稍稍一用,前頭就會被草根擋住,在犁鏵處,團成一團,到時候不光犁不動,而且必然上浮,根本難以犁地。 所以,必須用后世的鋼犁。當然不僅僅是鋼犁,而是一全套的農用工具。 鐵鍬,斧頭,鋤頭,耘鋤,鐵鎬,鐮刀甚至收割機等等,能用鋼的就全部用鋼。 用好工具才有高的效率。 關于煉鋼,漢代在兵器制作上,已經開始使用鋼制的兵器。只是效率太低,基本是靠鐵匠去反復鍛打,所謂千錘百煉,百煉刀就是這樣產生的。 陳原想大規模生產,那就得建造簡單的鋼廠。他首先想到后世的蘇鋼法,就是剛剛煉好的生鐵直接進入一個融池與煤炭一起繼續加熱,將鐵中的碳去除。可是,如果這樣,鐵的雜質過多。煤炭里也含有很多雜質,最后會影響鋼鐵的質量。 一個爐子里,煤炭和鐵燒在一起,煤炭雜質過高,終究會影響鋼鐵的質量。可如何處理這里面煤炭含的雜質呢? 還是需要換種方法。 陳原思來想去,他想起一本書,大躍進時期,國內出版一本書《低溫土法煉鋼》,其中寫的就有這樣煉鋼之法,那一章叫做《最簡單的反射爐煉鋼》。 他的思路正與之不謀而合。 這書中所載,在河南魯山的爐子,兩室左右相近,皆筑于地面以下,鼓風從燃燒室下部進入,后從炒煉室頂部進入炒煉室。 爐子是兩個,一個燃燒爐,一個熔煉爐,中間有孔通聯,可以使燃燒的高溫進入熔煉爐,促成鋼鐵煉化,而是有專門的孔道將廢氣排出,又減少煤炭雜質存留在鋼鐵內。 燃燒室專門壘了煙囪,讓煤炭燃燒后的廢氣都有出口,這樣鋼鐵的品質就能大大提升。 陳原召集老古還有老林老石等人,在這鐵場的東北角落里,開始建設這簡單的熔煉爐鋼廠。 人多,加上就在鐵場,工具齊全,三時間,這簡易的鋼廠就建成。一旁,一丈高的煙囪矗立在一旁。 陳原一皺眉,恨不得打自己一頓,自己做事還是欠考慮。 這里鋼廠一旦建成,煙囪必然是滾滾黑煙,這個污染啊,自己就不該在城內設置鋼廠,更何況給自己的鹽場還離得不遠。 好在前期,也生產不了多少,這批農具之后,再生產一些做兵器的,然后就要將這鋼廠搬走。 估算一下,生產個幾十噸就是了不得的數據。 好在污染不會很嚴重,陳原自我安慰道。 這邊鋼廠建好,那邊鐵鍋已經生產出來。 鋼廠的爐子還得用五六時間烘干才能用,而鹽場的鐵鍋已經生產出來,用燒煤的鐵鍋灶也在陳原的指導下壘起來。 陳原當晚叫起,所有鹽場的骨干,鐵場的骨干,就在鹽場收購土鹽的屋里開會。 鐵場之人,老彭,老林,老石都在,還每人帶了兩個學徒,這是他們挑出來的精干的年輕人。 還有鹽場這邊,也有一個老者,叫做張喬,是張汎推薦來的,做事也是極度認真負責。他同樣帶了兩個年輕人,坐在他身邊。 燈火通明,陳原掃過會場眾人,一個個面露微笑,興奮的眼睛看著陳原。這幾,無論是鹽場還是鐵場,都因為陳原的到來,帶來了新東西。鹽場的鐵鍋,比以前的陶釜,大上兩倍多,容積幾乎是以前的10倍多。有人用水測量過,新鐵鍋的容積是以前的15倍。 這一鍋下來,相當于以前的15鍋,那個不覺的興奮。 鐵場也是如此,新建爐子之后,陳原規定,暫停打鐵,一切等這爐子里出鋼。陳原如此看重這個爐子,人人都興奮莫名,知道這又是一個好東西。 陳原開口道:“我從平城回來5了,如今鐵鍋已經做好,熬鹽的新炤都壘好,眼看就要大力熬鹽。而制精鐵(鋼)的爐子也都建好,只等五六,烘干之后,就可以使用。 我們鹽場,鐵場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了。 你們的工作也將有一個新的開始。 你們想賺大錢嗎?”陳原著,眼睛掃過眾人,幾個老人家都沒什么反應,相反幾個學徒樣的年輕人,各個眼神里含著期待,眼巴巴看著陳原。 老古還沒話,一旁的老彭趴伏在地,渾身都在顫抖著道:“農都尉,我是流民,自從認識你,才能吃上飽飯。我不想多賺錢,就想報答農都尉活命之恩。” 老林,老石也紛紛如此表態。 陳原有些失望,再看這個張喬,老人家雙眼微閉,一言不吭。 陳原笑道:“張喬,你可有什么打算?” 張喬睜開眼睛道:“農都尉讓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想你肯定不會虧待我。” “不光是你,所有人我都不會虧待,而且我要讓你們不光不被虧待,還要送你們一場大大的富貴。就看你們能否抓住了。” 張喬旁邊一個精明的學徒問道:“農都尉,這富貴可有我們?” “鹽場、鐵場所有人都有份。”陳原平靜的道。 所有人都張大眼睛,在席子上坐好,靜等陳原的富貴。 “富貴,也是來自你們個人的奮斗。但是,我就是會你們的富貴創造足夠的條件。你們每人現在都聽好。 現在我打算實行掌柜負責制。鹽場由張喬任掌柜,鐵場則是由老彭任制鐵鍋的掌柜,老林任精鐵爐的掌柜,而老石任制農具的掌柜。老古總管鹽場鐵場,任大掌柜,總管一切。 先就鹽場來,以后一人一灶,這個灶就是由這一人負責,無論他是用多少人,兩人也好,三人也好。鹽場給他土鹽,他熬出精鹽。一石鹽,給20錢的費用,就是他賺的。這是初步的價格,以后也可以調整。誰熬的鹽多,誰就賺的多,誰損耗的,同樣也是賺的多。就是一句話,多勞多得。 你賺多少,完全取決于你做出多少,鹽場如此,鐵鍋這面也是一樣,做農具的也是如此。 如果鐵鍋不好,熬鹽的可以拒收,如果煉制的精鐵不好,同樣,打造農具也可以不收。所有人不光要做好自己的,還要對下游負責。” 老彭緊張道:“那鐵鍋是不是做不好就要扣錢?” “是。”陳原臉色冷峻下來。 “我一定做好,一定做好。”老彭神色緊張,臉上汗都冒了出來。 老石忍不住問道:“農都尉,若以后我們按你的要求打造的農具沒人要怎么辦?” “你自己想辦法賣出去,要學會自己找食吃。這里,你們農具還有鐵鍋,都是要有自己的銷售人員,懂嗎?” 老彭一臉惶恐道:“那,那,那賣不出就不是沒飯吃了嗎?” “是。”陳原依舊冷峻的臉色。 一旁的老石道:“老彭你怕什么,這鐵鍋不是有張喬的鹽場嗎?另外,這里可不只是這一家鹽場,太守王家熬土鹽也用的上啊,還有現在無數家往鹽場送土鹽的那些家,也一樣用的上這鐵鍋啊,你還擔心什么。” 陳原看一向不話的老石,今一下將問題的這么透徹,不禁問道:“老石,你造出農具,你打算怎么賣啊?” 老石微微一笑道:“我要先都用一遍,只要是好東西,我絕不愁賣不出去。呵呵,農都尉給我們發財的機會,我怎么會輕易放過。 你們想,我們好用的農具,就這馬邑縣,張家不也要用嗎,秦家不也要用嗎?莫家也少不了啊?還有整個雁門郡,該有多少人用農具,更何況整個并州又有多少耕田之人。” 眾人聽罷,都是吸一口冷氣,這個老石野心可真不。 陳原贊賞的看一眼老石道:“老石,的好,我就是這個意思。你們要趁此機會,大大發財,錯過這個機會,以后就是打著燈籠,只怕也難尋找啊。” 老石嘿嘿一笑道:“農都尉放心,老石絕不辜負你的信任。” 老彭緊張的看一眼老石道:“真能發財嗎?不會出差錯吧?” “怕什么,有農都尉在,你又擔心什么,真是的老彭,你就什么都好,就是這一點膽實在不好。” “對,實在做不好,還有我做后盾。你們就該放心大膽的去干,將這鹽場,鐵場,在你們幾個掌柜,還有老古的這個大掌柜的帶領下,給我紅紅火火的做起來。” “是。”有了陳原這話,信心也回到老彭的紅臉上,他眼里也堅定起來。 張喬、老林也各自盤算,他們不用銷售,只是這產量就是跟他們直接掛鉤的,也得好好做好,將來才不能被人覷。 “農都尉,我叫王六,我想問一下,這鐵鍋我可以賣嗎?”張喬旁邊剛才話的那個精明的伙站起來。 “當然可以,你從老彭那里買,想賣到那里都可以。”陳原答道。 “我認識一些熬土鹽的人,我想他們一定會買這大鐵鍋的。”王六道。 老彭沒想到這么快生意就來了,而且是鹽場的人主動往外賣。 “六,你先拿一口鍋,回來咱們再算賬,反正絕不讓你吃虧。”老彭激動的道。 王六眼光一亮道:“好,彭掌柜,你放心,我一定多賣鐵鍋。” 張喬臉色一沉道:“可不能誤了你的正事。” “掌柜,你放心,我有親戚熬土鹽,我抽空就能把這鐵鍋賣了。” “那還好。” 幾人笑笑,對這掌柜負責制,大致有了譜,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讓自己賺到大錢。 對于鹽場,就是多熬精鹽,現在供不應求,談不上什么銷售。 對于鐵鍋來,不僅要多生產,還要想辦法賣出去,賣的越多越好。 制鋼的爐子類似鹽場,而生產農具的也和生產鐵鍋的差不多,也要一邊生產,一邊找人售賣。 明白此事,有擔心,又有興奮,各個掌柜重新做這新打算,散會之后,紛紛各自回去開會。 老彭也是急急給王六送來一口鐵鍋,王六高高興興的收下,表態一定要賣出10口鍋,老彭高興的樂開了嘴,知道自己不光不用發愁售賣,不光為農都尉做事,而是農都尉非挑他賺錢,哎呀,這富貴簡直逼人而來。 這些人走后,就陳原和老古還留在屋里,陳原給老古新的任務,一呢,他就管這幾個掌柜的,其余事不必管。但是,有一樣事,現在還是牢牢的只讓老古去做,就是熬制精鹽的秘方,豆漿,現在還只是老古一人負責,是在其他地方熬好送來。這鹽場眾人,到現在也沒人知其秘密為何。 就是這樣,老古也是輕松許多,陳原接著給他一個不輕松的工作,就是打造兵器。 過幾,鋼材就能生產出來,不過這常見的鋼材做農具合適,做兵器強度還是不夠,陳原要老古用這鋼材和生鐵一起鍛打,去摸索造出鑌鐵,只有這鑌鐵類的兵器,強度夠強,能夠做到削鐵如泥,這樣老古的任務,才算完成一半。 老古欣然接受命令。 就在陳原和老古商量兵器怎么做的時候,王六推著車,車上放著一口大鐵鍋,趁著夜色,拐進馬邑縣一個院子里。 王六進了院子輕聲道:“王先生在嗎,這新出的鐵鍋我帶回來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