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結(jié)束后,對于有條件的粉絲們來說,一場狂歡又開始了,宵夜攤上座無虛席,某大排檔里,干炒牛河成絕對的爆款,廚師炒到手腕脫臼......
而于此同時,另一場狂歡也在進行中,陜西省的政府官員已經(jīng)開始在構(gòu)思了:
對!黃饃饃招牌要打出去,還有岐山臊子面,還有肉夾饃,漢堡包都能讓中國人接受,肉夾饃怎么就不能讓外國人接受了?打到國外去,弘揚我們的傳統(tǒng)美食,傳統(tǒng)要繼承,還得發(fā)展!
亢家溝的某窯洞里,老黃的手機一直在響,敏銳的商人已經(jīng)開始找上門來。
“黃先生,我們是做西北特色菜的餐館,是這樣的,我們想請你做我們餐館的黃饃饃代言人,三十萬你看看怎么樣?”
“三...三十萬,代...代言?”
“要是您覺得少,我們再商量商量,這樣吧,您看約個時間?我們出來談談吧,我們是很有誠意的.......”
“莫明其妙。”
老黃有點懵,這,這就三十萬了,聽口氣還能加?這邊才放下電話不到三十秒,又響了,還是某某餐飲集團來尋求合作的......
有舌尖上的中國出現(xiàn)過的菜肴的餐廳和特產(chǎn)店紛紛亮出:舌尖上的中國傾情推薦。
而沒碰上的只能眼巴巴的等下一集,希望自家的招牌菜能在節(jié)目中出現(xiàn)。
某官媒主編已經(jīng)開始熬夜動筆:
“舌尖上的中國勾起的不光是對美食的垂涎,還有美食背后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和超越食物的家國情懷,引起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情感共鳴。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
當今的中國,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飲食習慣,能成為區(qū)別于其他地方的標簽,樓宇森林之間烹飪的食物和空氣中食物的香氣,賦予了不同地域的中國人以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人情味。這些味道,才是真正的中國味。
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guān)于吃的紀錄片,從美食的背后入手,講食材的采集,講智慧的貫穿,講辛勤的勞作,講人情的溫暖,講一個民族的自豪,講一個國家的傳統(tǒng)。
所以,當我們看著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wǎng)里閃閃發(fā)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著蒸汽的饅頭,案板上肉夾饃切開時候的脆響......都激動得落淚,情不自禁的感嘆一句,多可愛的中國啊!
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
微博上,
“濃濃中國情,醇醇中國味,大國之風范,厚重而細膩,以小見大,感慨萬千。近年來中國最具感染力的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jié)與溫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應該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
對坑主和老黃那段印象最深刻,老黃堅信傳統(tǒng)石碾出來的糜子面才是最好吃的,坑主笑嘻嘻的表達傳統(tǒng)也要跟上潮流發(fā)展的年輕想法,兩代人不同的觀念碰撞在了一起,又在那一句任他庸夫俗子恥笑咱中達成和解。
不管如何,我都由衷的希望有一天說起我們國家的黃酒、米酒能比說起法國的葡萄酒還要顯得有文藝腔,我希望有一天說起我們國家的臭豆腐皮蛋咸鴨蛋各種腌制食物不再是西醫(yī)的不健康論調(diào)或是外國人最難吃評價的嘲諷。”
“用心做出來的食物都是珍饈,用心做出來的片子都是佳片!一定要把本片翻譯成韓文日文英文法文各種文,讓外國人都顫抖去吧!”
“哈哈,看個美食紀錄片,看得我都膨脹了,中國不愧是古老神奇的國度!再一次為自己生活在文化底蘊如此深厚、人民如此淳樸的國家感到幸運和自豪。”
“我是海外黨,剛看完第一集舌尖上的中國,我是遂昌人哦,看到里面的腌肉燉冬筍,好懷念啊。晚上看,太折磨自己了,好饞啊啊啊!“
“同時海外黨,在英國留學的我哭暈在廁所.......”
“哈哈哈哈哈!!!!!”
......
雖然才播出兩集,舌尖狂潮已經(jīng)勢不可擋,甚至那些高喊“我不看電視很多年”的網(wǎng)友,每天晚上都選擇在深夜窩家里等著更新,守在電視機前,坐等這部傳說中的“吃貨指南”,追捧這場由舌尖上的中國掀起的“吃貨總動員”。
第三集轉(zhuǎn)換的靈感結(jié)束后,零食特產(chǎn)的搜索量劇增,相關(guān)美食搜索量高達數(shù)千萬次,片中出現(xiàn)的毛豆腐,搜索量增長了480倍,豆花一個亮相,網(wǎng)友們的甜咸大戰(zhàn)又開始了,打得不可開交。
第四集時間的味道結(jié)束后,金華人民沸騰:我就知道,火腿怎么能不講我們金華的!金華火腿銷量暴走,開始反超諾鄧火腿。
第七天,
“特別感謝片中所有人物和家人,以及為此片提供幫助的所有人。”晚上10點50分,電視屏幕上滾過最后一段字幕,七集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就此播完。
某臺里,一片歡騰!
數(shù)據(jù)還沒有出來,但是某臺現(xiàn)在就可以提前宣布:這是二十年來中國收視率最高的紀錄片!
粉絲們卻很落寞,依依不舍哭了個稀里嘩啦,
“這就結(jié)束了?”
“沒看夠啊,我家鄉(xiāng)的美食都還沒出現(xiàn)!”
“我就問,第二季什么時候出來!”
“我不依,我還要看!”
“中國那么多美食,你們居然七集就結(jié)束了?你讓我怎么忍,坑主,你給我出來!”
七集當然拍不完中國的美食和飲食文化,七百集都不夠,期待坑主快速推出第二季根本不可能,于是機智的網(wǎng)友們開始自己動手了!
“舌尖上的遼寧”“舌尖上的北京”“舌尖上的云南”“舌尖上的廣東”等紛紛出爐,曬美食炫家鄉(xiāng)系列瞬間走紅網(wǎng)絡(luò),其中又以“舌尖上的母校”“舌尖上的宿舍”等最為著名與火爆。
清華版:清華的早晨是忙碌的,無心顧及什么美味,往往見到人少的隊伍便排在后面。一碗方便面或許是最快捷的,廚師顧慮到了方便面的營養(yǎng)偏少,便在燒面的時候,加入了青菜,點上一個剝好的雞蛋。不下五分鐘便吃完了,跨上自行車,沿著主干道,奔向教學樓,開始新一天的學習.....
人大版:
人大,這個北臨海淀黃莊,西靠蘇州街的小小校園,卻擁有著其他高校望塵莫及的美食消費能力。這個僅900余畝的土地上,擁有著高校里最富戲劇性的美食價格。六塊錢一杯的奶茶,七塊錢一份的泡面,十五塊錢一碗的羊肉燴面,十八塊錢一斤的餃子。
從踏入人大的那一刻,女人街,這個位于人大東門對面的小小巷子就成了人大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社團慶功、畢業(yè)聚餐、平常閑逛。私家菜、永吉抄手、第一家、三角燒......這些人大人耳熟能詳?shù)牡昝惆橹粚糜忠粚玫膶W生從入學到畢業(yè)。
“66666666666666!!!!!”
“牛逼!!!!”
“曾經(jīng)的食堂,我們會一直調(diào)侃難吃,遠離學校之后,那種滋味卻是再不曾品嘗的美味!”
“哈哈,太有才了,與其說是“舌尖上的母校”,不如說是舌尖上的青春。”
“我們吃的不是味道,而是青春的記憶。”
......
夢工廠點火,網(wǎng)友們添油,“舌尖體”瞬間席卷網(wǎng)絡(luò),就連網(wǎng)友們都開始樂此不彼的拍攝家鄉(xiāng)的、學校的紀錄片了,那電視同行們就更坐不住了,短短幾天時間里,各種美食節(jié)目策劃案紛紛出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