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十三年,大河以北廣大地域發(fā)生了百年難遇的大旱,土地龜裂,溝壑縱橫,草木枯萎,加上蝗蟲也來湊熱鬧,可謂是雪上加霜,民不聊生。
各地告急的文書雪片似的飛報神都,戶部和政事堂的諸位宰相忙得是焦頭爛額,可掏空了多年的積蓄也于事無補,接下來該怎樣安撫災(zāi)民,度過饑荒?
可就在這時候,遼東契丹人反了,攻破營州將營州都督趙文翙殺了,一舉控制了大半遼東,十萬鐵騎威逼幽州,并將安東都護府歸國的路給阻斷了。
這可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天災(zāi)人禍一起來臨,讓女帝愁得夜不能寐,寢食難安,太折磨人了!
女帝已是年過古稀的老人,精神頭大不如前,就連在萬象神宮中召集群臣進行大朝會都費勁了,時間一長,回到武成殿后,躺在美人榻上都不想動彈。
遼東局勢糜爛不堪,連帶著安東都護府治下的那些高麗遺族都蠢蠢欲動,眼下只能寄望于武懿宗能擋住契丹人,好讓她能及時調(diào)動大軍前去平叛。
在女帝心中平叛的第一人選自然是趙無敵和他的神武軍,可群臣并不這樣認為,在武承嗣的鼓動下,多位宰相、上百位官員聯(lián)名反對,說安王爺?shù)拇_是神勇無敵,可大周泱泱大國,總不能靠一個人支撐吧?
話說的很漂亮,也不乏道理。一個帝國,如果只有一個將軍能征慣戰(zhàn),將造就一個強大的門閥,且無人能夠制衡,對帝國并非好事。
這種事情,古史上并不少見,曹操就是典型,再看看北魏的八大柱國,造就了隋唐兩朝皇室。
女帝妥協(xié)了,倒也并非是對趙無敵起了戒心,而是一種老頑童心理在作祟。你們不是要打壓趙無敵嗎?處心積慮地將他給邊緣化,巴不得將他給放逐在海東,最好一輩子都不出現(xiàn)在神都,那么朕就遂了你們的心愿,不派他出戰(zhàn)就是。
在群臣的執(zhí)意勸諫下,女帝頒旨,令左金吾大將軍、幽州都督武懿宗掛帥,出任河北路行軍大總管,討逆大將軍,全權(quán)負責(zé)遼東戰(zhàn)事。
同時,令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張玄遇、左鷹揚衛(wèi)將軍曹仁師領(lǐng)兵十萬開赴幽州,與武懿宗匯合。
武懿宗手下本就有大軍八萬,加上有幽州這樣的堅城可守,契丹人縱有十萬眾,也只能望城興嘆,無可奈何。
可他老毛病又犯了,聽到契丹人反了,將趙文翙給宰了,立馬棄城而逃。
這回他的運氣不錯,因為動身較早,契丹人還在一百多里以外,讓他給跑了,沒有重蹈云州覆轍,做了契丹人的俘虜。
他是主動逃跑的,因此除了拋棄了輜重補給,部下八萬大軍差不多都在他身邊,也就是路途之上失散了數(shù)百,對于八萬大軍不算什么。
張玄遇和曹仁師揮師北上,可在渡過大河之久遇上了武懿宗,讓這兩位傻眼了!
武懿宗任是皮厚,老臉也紅了。可他是不可能承認不戰(zhàn)而逃,于是編造了一段慘烈的戰(zhàn)爭。
是夜,契丹人五十萬大軍攻城,城中又有內(nèi)應(yīng)策應(yīng),打開了城門,武懿宗臨危不亂,率軍死戰(zhàn),可終究是兵力太懸殊,寡不敵眾,不得不暫時撤退,以圖后事。
這番牛皮吹得張玄遇和曹仁師臉都紅了,你這是死戰(zhàn)?八萬大軍也沒見少幾個,且一個個身上除了灰塵以外就沒有一滴血,說謊也不帶這樣的,你好歹也在身上撒些狗血,將衣甲給弄破。
武懿宗能跑,他們倆可不能,否則,不僅是人頭落地,就連家族都要完蛋。
他們倆一合計,契丹人有十萬眾,他們也有十萬,可契丹人是騎兵,雙方戰(zhàn)斗力不對等。
于是,他們倆將主意打到了武懿宗那八萬大軍身上。對于這個逃跑將軍,他們也不客氣,直言給武懿宗兩條路選擇,要么隨他們一起殺回幽州,要么交出八萬大軍,自己個想干嘛干嘛去。
武懿宗小眼珠子滴溜溜亂轉(zhuǎn),心里在反復(fù)盤桓,權(quán)衡利弊,既想功勞,又怕丟了小命,最后一咬牙,舍功勞而求小命。
老子已經(jīng)是武威郡王,再多的功勞也就是那么回事,可小命卻只有一條,丟掉了可就玩完了。
他將八萬大軍交給了張玄遇和曹仁師,坦言身體有恙,無法沙場搏殺,只能留守大河邊作為后應(yīng),并祝兩位將軍此去旗開得勝。
武懿宗的確是守在大河北岸,就駐扎在河堤上,手下家將親衛(wèi)近千人,并踅摸了多艘漁船,一邊捕魚改善伙食,另外,事有不濟可隨時渡過大河跑路。
張玄遇和曹仁師統(tǒng)領(lǐng)十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北伐,可一到幽州傻眼了。
契丹人燒殺劫掠一番主動撤軍了,留下一座廢墟。城中的糧食和值錢的東西被劫掠一空,就連有些姿色的婦人都不見了,剩下無數(shù)饑腸轆轆的災(zāi)民,還有海量的尸體。
曹仁師大怒,與張玄遇領(lǐng)兵追了下去,卻在東硤石谷遭遇契丹人伏擊,十八萬大軍被攔腰截斷,收尾不能相顧,而谷中擁擠不堪,在契丹人居高臨下的箭矢下連還手都做不到。
十八萬大軍一戰(zhàn)盡墨,曹仁師陣亡,張玄遇死于亂軍之中。
敗兵倉皇逃竄,將消息帶到了大河邊上,讓武懿宗知道了。他立馬就帶著家將親衛(wèi)乘坐漁船渡過了大河。
在漁船上武懿宗反復(fù)思量,琢磨怎樣給自己脫罪。忽然,靈光一現(xiàn),他想到了一個妙法,不僅可以置身事外,還能博得女帝的同情,太棒了!
武懿宗給女帝上書,將遼東兵敗詳細寫成奏章。在他的筆下,原本他打算堅壁清野,依托堅城御敵,待契丹人缺衣少食兵力疲憊的時候再全力反擊,可是曹仁師和張玄遇驕橫跋扈,斥責(zé)他膽小怯戰(zhàn),逼他交出了兵權(quán),一意孤行,孤軍深入,結(jié)果遭了埋伏,全軍覆沒。
他這份奏章可謂是半真半假,除了前面是鬼扯以外,后面的全是實情,根本就沒毛病。
要知道十八萬大軍盡墨,并不代表全都死了,多少總有些逃了出來,日后稍加盤查,當日在沙場上發(fā)生的一切將真相大白。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