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的氣候有些反常,時下已是進入了冬月,眼看著就要過新年了,京兆之地卻沒有迎來大雪紛飛、大地冰封,反而是紅日高懸,暖意融融。
大河奔騰,裹挾著泥沙呼嘯東去,在陽光下河水略有些渾濁,時而泛起的泥沙折射出晶瑩的光,如寶石般熠熠生輝。
一條古道自神都開始,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大河邊的古渡口,兩株高大的榆樹,枝丫上光禿禿的,找不到一片黃葉,卻又一只寒鴉兀立枝頭,發出一聲聲凄涼的哀鳴,似乎它看出了一角未來,發現了不詳和災難,要給世人預警。
可人們并不喜,寧愿聽喜鵲歌功頌德,也不想聽聞寒鴉的真言,于是有人撿起一塊小石子憤然投出,擦著寒鴉的腦袋飛過,讓它叫得更凄涼了,震動著翅膀落荒而逃。
古渡口不知存在了多少歲月,那巖石上斑駁的痕跡縱橫交錯,一道道如同老樹的年輪,將世間的辛酸與苦難全都刻下,讓后人緬懷和揣測。
一座長亭,頂上的茅草顯然是今冬剛剛翻新的,每一根都發出燦爛的光芒,絲毫不見歲月和風雨侵襲的痕跡。
此時,一艘官船停泊在古渡口,降下了風帆,巨大的鐵錨沒入水中,緊緊抓住深邃的河床,任憑河水湍急,巍然不動。
船夫們已做好了各種準備,待在各自的位置上,等待著開拔的命令。
這是一艘樓船,船體高大,上下被分隔成好幾層,而長則能有二十多丈,宛若一頭史前巨獸盤踞在大河中,給人無比的壓抑感。
船頭挑起一道丈余長的官幡,上書“安侯趙”三個大字,每一個都有磨盤大,鐵畫銀鉤,氣勢恢宏,再配上巨大的樓船,可見主人的身份不簡單。
其實,這艘樓船本屬于皇家所有,是供皇家子弟平日里游覽大河風光的游船,而今卻被武后調用,用來送趙無敵歸鄉的,并安排了三百禁軍將士隨行,且頒布圣諭,著沿途州縣提供一應供給,小心伺候。
以皇家游船為座駕,有三百禁軍扈從,沿途州縣提供補給,如此規格對于一個侯爵,顯得過高了,甚至是逾矩,不過,自從岑長倩被罰俸半年以后,滿朝文武都變得聰明了,沒人再在趙無敵一事上嘰嘰歪歪,以免惹武后不喜。
今日是趙無敵辭別神都歸鄉之日,長亭中已來了不少人,有常山趙氏中的三位大佬,滿臉不高興的新晉輔國大將軍秦懷玉,以及魏文常、薛納等朔方舊識,還有原新城主簿、現兵部主事馮桂一家子……
馮桂能從一個下縣的主簿,一下子成為兵部的主事,不光是房遺則使了勁,魏文常更是功不可沒。
老魏一支生花妙筆,硬是無中生有地將諸多功勞安在馮桂頭上,以至于讓這個從未去過朔方的新城主簿,搖身一變成了朔方大捷的一名功臣。
人們并非不知其中的貓膩,可誰家沒個親朋故舊和子侄,想在朔方大捷中分一杯羹?在利益交換下,就沒有一個人質疑,全都捏著鼻子認了,異口同聲地說馮桂是有功之臣。
至于房遺則沒有現身,許是被政務糾纏無法脫身,從而派杜平前來想送。
而趙不凡也代表太平公主來了,不咸不淡地轉述了幾句“節哀、保重”之類的話。
孫老神仙已于數日前離開了神都,繼續行走人世間,追尋他的道。
離別總是有些傷感,別看秦懷玉一臉的不高興,可當趙無敵和沫兒真的要離開了,不由得回想起在朔方的一幕,點點滴滴,剎那間涌上心頭,眼中竟滴下兩滴清淚,卻怕人看見,猛地灌下一杯酒,并借機用大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