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一戰,震驚了天下,驚艷了萬古,堪稱以弱勝強的典范,足以載入青史,為后人傳頌和研習。
一座孤城,不過萬余兵馬,卻以奇謀連番擊破敵軍,先后殲滅突厥鐵騎十多萬,將突厥給打殘了,也逆轉了大唐的國運。
如此驚天之功,足以震古爍今,可此戰的大功臣卻先后被架空,賜予虛名和厚祿,成了廟堂上的泥菩薩,外表看著金光燦燦,可內里卻空空如也。
功高震主,是人臣之大忌,也是帝王心中的大片陰影,如同一枚鐵釘釘入帝王的心中,時刻折磨著帝王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無時無刻不想拔之而后快。
縱觀這一部古史,就沒有哪一個帝王能容忍功高震主者每日在面前晃蕩。
漢高祖誅殺韓信、逼反英布,大殺開國功臣,都殺紅了眼,逼得張良倉皇逃竄,連夜遁入深山,方才保住了小命。
漢武聽信方士讒言,殺太子劉據,導致衛皇后自盡,其間未必沒有因衛青功高震主的因素。
相對而言,大唐的開國帝王算是仁慈的君主了,頂多也就是削弱兵權,賦予閑職,以顯爵厚祿榮養之。
自高祖到太宗皇帝,都沒有殺過一位開國功臣,至于李世民、侯君集和長孫無忌、尉遲恭等,那是自己作死,怨不得別人。
女帝承繼李唐江山,改元大周,可她終究是李唐的兒媳,還做不出高舉屠刀屠戮功臣的事情,于是效法高祖和太宗,賜予秦懷玉和趙無敵顯爵和厚祿,將他們當作大佛供養起來,也不算太過分。
人們暗暗窺視安國縣公,眼中流露出惋惜之意,替他不值。可這一切都是女帝的旨意,縱然覺得不妥當,卻無人敢質疑。
趙無敵倒無所謂,恭恭敬敬地謝恩,然后將圣旨接過來。
他并不覺得委屈和失落,反而有些欣喜。因為這樣一來他就可以繼續待在揚州鄉下,謀劃他的海外大業,甚至還可以假借出海游覽之際,親自去瀛洲走一趟,去看看瀛洲的伊賀谷到底是個什么鬼?
黃三帶來了幾名小內侍,其中一人手里捧著一個黃綾包袱,另一名小內侍將包袱半打開,瞪著眼睛伸手進去扒拉一陣,抽出一卷黃燦燦的東西。
人們不懵了,搞不清什么狀況。
那小內侍拿出的是一卷圣旨,兩手捧著小心翼翼地呈給黃三,而眼尖的人分明瞧見那包袱里還有同樣的圣旨。
人們不由得猜測,這是女帝自覺得薄待了安國縣公,從而追加了一封圣旨,要給他補償?亦或是,這封圣旨是授予他人……
屋子里總共也就這么些人,能讓女帝下圣旨的更是鳳毛麟角,無非就是鄭刺史,還有揚州折沖府果毅都尉康大王也有那么點可能,至于剩下的……大可忽略不計。
黃三咳嗽了幾聲,清清嗓子,展開圣旨,卻先對趙無敵躬身道:“侯爺……啊,瞧老奴這記性,該打!公爺,讓您受累了,老奴盡量念快點。”
他得到安國縣公的首肯,方才繼續宣讀圣旨。這封圣旨依然用詞簡練,通篇沒有華麗的詞藻,一開始就令揚州都督趙無敵開府建衙,組建六軍,每軍三千人,至于兵員,從揚州折沖府中挑選,不足的從民間招募。
大唐立國之初承繼了前隋軍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