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景山的思維邏輯實在太嚴謹了,全程所述嚴絲合縫,沒有半點破綻遺漏。 想要辯駁,根本都無從開口,壓根兒找不到駁斥的謬點。 其所述‘事實’,將一切罪責都推到了孫逸身上,將自己和鄒子俊摘得一干二凈。 并且,在這個過程‘事實’內,得他們父子二人公正嚴明,兩袖清風,儼然是下君子榜樣,是仁義化身。 他們所述的過程‘事實’,且還有理有據,即便滿場三軍目睹,都是找不到辯駁的地方。 鄒子俊憤慨率眾,緝拿孫逸,這是事實。 但周海等人有感孫逸恩德,聚眾圍堵攔截,同樣是事實吧? 孫逸捧舉周為喝令三軍,同樣不假吧? 鄒景山現身,要一并羈押鄒子俊和孫逸的事實,同樣不虛吧? 周海等人向周為懇切做主,也是不爭的事實吧? 周為出面,喝令三軍,為孫逸話,此事也假不了吧? 鄒景山強勢帶走周為,以便避嫌,聽起來便沒錯了吧? 孫逸暴起反抗,公然襲擊鄒景山,這是三軍共睹的吧? 周海等人聚眾而起,拔刀相向,欲要襲擊鄒景山,同樣沒法否認吧? 鄒景山拔劍而起,欲要殺了周海等人,以正軍法,聽起來也就沒什么不對了吧? 關勝現身,喝止鄒景山,阻撓鄒景山動手,這是事實了吧? 所有的一切事實,三軍皆是共睹,沒有半點虛假。 無論是哪一件,鄒景山所述的事情,都可以找到人證。 三軍十余萬人,親眼所見,誰能否認? 左帥若是不細察,只需找人詢問兩句,一切矛盾,就將全部指向孫逸。 甚至,沒有任何錯漏,不會有絲毫偏差。 可以想象,這是什么樣的謬論? 將假的,成真的,還讓人無從辯駁。 哪怕孫逸兩世為人,前世縱橫下,見慣風浪,如今遭遇這一幕,都是忍不住悚然大驚。 鄒景山的心思之縝密,讓人害怕。 若非孫逸是當事人,只怕都要被鄒景山的言辭服,對其深信不疑。 周海等人直接傻眼,膛目結舌,滿臉的惶然。 他們分明占據大義,為何到最后,居然徹底淪為了敗兵?還落得如此罵名? 一切矛盾,怎么全落在他們身上了? 這……這他媽怎么出來的? 眾將士錯愕,難以置信,竟都是啞口無言,無處駁斥。 左忠仁挑眉,下意識看向周為,卻見周為一臉悲憤,竟都是苦楚難言。 左帥樊明宏都是目光閃爍,下意識將質詢的目光,看向了孫逸。 那眼神深處,有幾分深沉。 孫逸感觀敏銳,豈會察覺不到樊明宏對他的反感? 鄒景山所述,居然煽動了人心,瞬間占據了道義制高點。 “斷章取義!一派胡言!” 孫逸破口痛斥,氣急敗壞。 這種時候,他都是找不到怎么來辯駁鄒景山。 除了憤怒,似乎別無他法? 鄒景山老神在在,一派坦然的看了孫逸一眼,隨即向左帥明示道:“卑職所言,句句屬實。若是左帥有所疑惑,可詢問關將軍。若非關將軍及時阻止卑職,卑職今日恐怕真要犯下大錯,早已鎮壓這群狂徒! 左帥下意識看向關勝,卻見關勝思索了下,沉吟了下,居然無從駁斥的點了點頭。 關勝確實出面阻止了的啊! 而這,便是鄒景山全程所述最高明的一點。 他唯恐左帥不信,所以將關勝這位權高位重的大將拉了進來,很合適宜的為他做了佐證。 這容不得左帥不信! 這就給他斷章取義的謬論增添了可信度,烙印上了真相事實的痕跡。 “我草啊,好深的算計!” 孫逸身后,劉羽直接驚嘆,失聲囈語。 左帥眉頭皺起,眼神深沉下來。 他扭頭看向孫逸,淡淡問道:“孫逸,你可有話?” 孫逸悚然吃驚,他聽出了左帥語氣中暗藏的冷意。 顯然,鄒景山的話,左帥信了。 孫逸心頭苦澀,暗罵鄒景山狡詐陰險。 但他表面不動聲色,一派沉重,抱拳道:“鄒監軍所言,雖然部分事實不虛,但卻是斷章取義,所述觀點有悖光明! “那你看,你的觀點。” 左帥頜首示意,準許孫逸講述。 這讓孫逸松了口氣,表明左帥非是那種中庸之人。 如此,便有了駁斥的底氣。 孫逸深吸口氣,昂然抬頭,道:“鄒監軍所述之事,皆是不爭的事實。某尾隨大軍出關,不假,某救回周海等義士,他們感念某之恩德,為某辯解,護某安危,同樣不假! “甚至,周將軍為某開口,也是不爭的事實。某暴起襲擊鄒監軍,也是有之。周海等義士憤而動手,同樣不虛。但是……” “這些種種,皆是鄒監軍斷章取義之言,不足為憑!” 到這里,孫逸冷漠的看了鄒子俊一眼,隨即又看向左帥道:“左帥可否知曉,某與鄒監軍之子,鄒子俊百夫長互有私怨。” “這倒是不知。”左帥搖頭。 孫逸抱了抱拳,道:“此事真偽,左帥可向墨老詢問,其中緣由,起自義城,墨老率領鄒百夫傳訊某,覲見總領事! “某因閉關,未曾及時迎接,鄒百夫狂躁上門,要打殺于我,卻被我反抗避開,不曾得逞,從而懷恨在心。” “某入平原城,得知異族扣關,某感念人族義士奮勇前線,特向總領事大人申請入伍。此事,左帥應該親眼目睹! 左帥頜首,此事不假。 孫逸申請入伍時,是在平原城的誓師大會上。 當時,左帥以及眾將領皆在其中。 看到左帥再次點頭,滿場眾人紛紛挑起了眉頭,意識到事實似乎并沒有那么簡單。 鄒景山眉頭微鎖,臉色微凝,心底浮生起幾分不妙。 他下意識看向身后的鄒子俊,便是看到鄒子俊一臉緊張,整個臉頰肌肉都是緊緊繃起。 顯然,局勢在向不利的方向偏移。 孫逸嘴角微抿,漸露笑意,他看了鄒景山父子一眼,隨即繼續講道:“某隨大軍趕赴第二關隘,適逢異族大軍圍關! “左帥親令,三軍將士阻擊異族。某隨鄒百夫左右,沖鋒陷陣,絞殺異族,全力而為,不敢藏私! “然,鄒百夫卻因私怨,屢屢阻我,在某每當要將異族擊殺時,驟然殺出,搶奪某之對手,奪取某之功勛! “某竭盡全力,傷敵數百,得獲功勛,卻屈指可數。皆因鄒百夫下令麾下部眾,紛紛阻某,讓某寸功難立。” 到這里,孫逸冷漠的看了鄒子俊一眼,才繼續道:“某貪功勛不假,乃為換取所需,增強自身! “所以,入關后,左帥親令,召集三萬大軍出關搜救傷殘,某滿懷期待,等待鄒百夫舉薦。然,鄒百夫知我立功心切,故意退縮,不為所動! “甚至,更向某耀武揚威,私下放言,鄒百夫若在一日,某便一日難立寸功。某心生憤慨,欲稟明左帥,孤身出關,卻被鄒百夫令麾下什長尾隨,監視某! “某被逼無奈,無從選擇,只得打暈兩位什長。然,大軍出關過半,某已無過多時間稟明左帥,只得貿然動身,尾隨大軍之后,混跡出關。” 到這里,孫逸又看了鄒子俊一眼,臉色更冷。 隨即又繼續講道:“歷經半月,某救傷殘數百,更冒死營救出周將軍。幸得左將軍馳援及時,得以安然逃脫,回返關內。” “某不敢居功,但冒死半月,無功,卻有苦。然,未得嘉獎,鄒百夫卻率眾而來,下令擒拿某,借勢發揮,欲要將某斬首! “某不忿鄒百夫之行徑,不屈反抗,引來三軍矚目。被某搭救的數百義士聞訊趕來,得知經過,皆不齒鄒百夫行徑,紛紛護佑某,不受迫害! 到這里,孫逸向周海等人抱拳,感激之色溢于言表。 “鄒百夫見局勢不利,無法奈何某與數百將士,請來鄒監軍助陣。鄒監軍不問緣由,對鄒百夫迫害某的事跡充耳不聞,不為所動,欲要假做無為。” “然,被某所救的眾義士不忿,稟明緣由,懇請鄒監軍主持公道。但,鄒監軍護子心切,不予理睬,反倒聯合鄒百夫,污蔑某以下犯上,不守軍紀,欲要緝拿某! “眾義士憂慮某會受到鄒氏父子私下迫害,拒不從命,從而引發對抗。周為將軍義勇無雙,不忍義士受罪,開口勸解,卻被鄒監軍凌壓,強勢帶走! “某不忍周將軍受辱,怒而暴起,襲擊了鄒監軍,引發了三軍矚目。眾義士皆感動周將軍義勇,奮發而起,要阻止鄒監軍*周將軍。” “于是,鄒監軍自覺權威受到挑釁,拔劍而起,假借平叛之由,欲殺我等。幸得關將軍及時出面,制止了鄒監軍,從而免去了我等流血之痛! “后續事宜,便如左帥與諸位將軍所見! 終于,孫逸講述完了全部過程。 言罷,向左帥等人鄭重施禮,懇切道:“某之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假! “胡言!一派胡言!” 鄒子俊按耐不住,沖出來厲聲呵斥:“分明是你貪功冒進,擅離職守,才引發這場風波,卻將一切推得干凈,反污蔑我! 孫逸聞言,面不改色,波瀾不驚的看了鄒子俊一眼。 隨即他轉身,向左帥明示道:“某所言真假與否,煩請左帥召集鄒百夫麾下部眾一問便知!鄒百夫因私怨處處阻我,屢屢刁難,他們皆有目共睹! “左帥乃宗師人物,想來自有手段讓鄒百夫的麾下部眾講述實言! 孫逸話落,鄒子俊卻是勃然色變,驟然踉蹌。 【作者題外話】:第二更~呼求塔豆訂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