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若不是當初滿洲勛貴皆是一身戰功,看不上只有戰功拿得出手的阿濟格,真要議政王大會同意阿濟格攝政,順治反對無效。 滿洲是封建,不是大一統,是軍事貴族民主合議制,包括對蒙古都是如此,大一統僅針對漢地。 畢竟漢人被儒教馴化的羊羔一樣了,仁孝,知禮,知書達理,用州“牧”以“仁孝”便可治下,沒必要跟漢人議來議去。 滿蒙藏回諸部不行,只信彎刀駿馬,火銃大炮,只信實力,太野蠻,不封建不好管。 殺了兩任朱明皇帝,嘉定三屠的李成棟,就是因為沒被封兩廣總督,還一怒又反清復明了呢。 漢將封賞不公,火氣都這么大。對滿洲辮子,蒙古韃子,講什么存理,滅人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那就更扯了。 要到大清發明了廣修廟這招,才用一個草原版的愚民弱民之法,把蒙古人也徹底整愚昧了。 當然,最終的結果是八旗也被熏陶廢了,對內的效果再好,不耽誤被外來的英法聯軍一磚撂倒。 可現在不行,時下的蒙古與滿洲都非常精銳。 蒙古諸部此時地盤之大,對明朝早已轉入反攻,明朝中后期就已經把大明疆域壓縮到僅余三百多萬平方公里了。 后世對這些都沒概念的,只是神神叨叨的滿清不平等條約,割讓什么什么…… 那割讓的是漢地么?又不承認滿漢融合,把滿人當異族,又把異族的地當自己的,還要不要臉了? 對八旗來講,滿洲才是本土,滿洲大汗才是根本,滿蒙一體才是國策。滿洲大汗的法統與道統,皆與漢地無關。 蒙古投降的是滿洲,不是對漢人投降的。藏地同樣投降的是滿洲,也不是對漢人投降的。 中國皇帝,僅是滿洲大汗的皇冠之一而已,正如歷史上兼任了印度皇帝的英國國王。印度解放了,不能英國自古以來屬于印度。 正如元僅是蒙古的一部分,忽必烈同樣自稱為“中國之主”,是兼中國皇帝,蒙古集團董事長兼中國分公司總裁。 不是元是中國的一個朝代,蒙古的莫斯科,大馬士革,中亞,西亞,就都自古以來屬于中國了。 那世界還不得瘋嘍? 元是中國的一個朝代是沒錯的,中國就是諸夏,與漢不漢無關,。 中國又不是漢人建立的,夏人,商人,周人,齊楚燕韓趙魏秦人還沒話呢,更不會經地義屬于漢人。 漢朝滅亡之后,漢人指的是生活在漢地之上的人。 由于中國思想界太落后,漢人實際被歸類為雜種了。諸夏對華夏的定義是一層,儒家又把諸夏諸子百家推翻了。 近代之后又分了民族與種族主義,漢人是儒家倫理上的漢人呢?血緣種族上的意義呢?還是文化上的近代民族主義定義呢? 種族,民族等等,這都是日本翻譯的詞,但是由于清末民初,被夸到上的一堆國學大師,實在是水平太高了。 這里有棵樹,那里有棵樹,走的多了成了路,哎呀,寫的太好了,這個思想境界一延伸,寓意深刻啊,大文豪大文豪。 “德先生”“賽先生”“英特納雄耐爾”,唉呀呀,翻譯的太好了。 水平太高,又沒有養成論文看不懂的東西,要看引用文獻的解釋,直接就自由心證加互猜了。 現代一個德行,批評人都批評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那還有“寬廣的種族歧視”不成? 由于始終就沒有學術氛圍,思想界就一片空白,是學習西方制度,思想,實際就是自由心證,又摻雜民族情緒與政治因素,結果全解釋錯了。 一些介紹西方,中國人都認為有的東西,實際是沒有的,例如“資產階級”,歐美現實中從來就沒有這個階級。 可歐美有的思想,一經過中式的自由心證,那就“壟斷資本主義”變成“帝國主義”唄,那就條約還能不平等唄,反正中國人自由心證習慣了,你什么就是什么吧。 民族,種族,東西方不是一個解釋,只有“中華”是中國本土的詞。 這個都混淆一團,那就沒法解釋漢人究竟是個什么東西了。 中國是中國,漢人是漢人。 元時的蒙古與漢融合,那是不可能的。元是中國的一個朝代,是沒錯的。現代的蒙古族與漢族是兄弟,是絕對正確的。 與殺戮無關,屠殺什么的那就是戰爭的本來面目,你脆弱的接受不了是你的事,與戰爭的本質無關。空的太陽,是不會為人間的悲喜動容的。 這個不融,指的是無論從血緣種族方面,還是從文化倫理方面,元時的蒙古都不與南人融。 后世的漢人都把宋看做漢人,實際在蒙古的時候,遼金治下才是漢人,宋人叫北方人叫“漢人”,自稱“南人”,不認自己是漢人。 姑且就按后世漢人的本能看法,宋的南人是漢人,北方遼金治下的漢人也肯定是漢人吧?那就都是漢人唄,反正漢人就是這么來的。 遼金被漢人收復了,加上南宋的地盤,也是漢人收復的,張弘范滅宋于此嘛,統稱“中國”。 蒙古大汗是中國皇帝,是中國的統治者,但中國只是蒙古大汗統治的地方之一,漢人不過是蒙古無數征服統治的民族之一,主人怎么可能會跟奴隸融? 蒙古從來沒有賦予過中國之主乃蒙古之主的權力。相反,是蒙古之主,兼任了中國之主。 漢地只是被蒙古征服統治的土地之一,不是本土。 元末被打跑就打跑,丟一塊地而已,大明滅的是中國法統的元,是打掉了蒙古的一個皇冠,可不是把蒙古滅了。 相反,蒙古后來又快把明滅了。 大明把元帝趕出漢地之時,漢地以外蒙古還大著呢,大馬士革,莫斯科,中亞,西亞,阿拉伯,印度,都還占著呢,回頭再反攻回漢地,照樣活捉明朝皇帝。 明把元推回了長城以外,驅逐韃虜,光復了中華不假。 可蒙古在北面,西面,南邊還有一大堆汗國呢。 元帝北躥的時候,西邊的瘸子帖木耳還在狂捶歐洲呢,上帝之鞭嘛,洪武年間剛征服了土耳其,亞細亞。 云南就是明軍從蒙古人手里接管的,可更南邊的印度諸邦還是蒙古的。 西面的藏地是蒙古和碩特汗國的,再朝西的整個中亞五國,那就是白帳汗國,西亞,直至保加利亞,土耳其,全是蒙古汗國。 北面的瓦刺,韃靼,更遠的金帳汗國,全是蒙古的,莫斯科都是蒙古的。 蒙古在明朝中期,正德年之前就又推回來了,明朝疆域持續萎縮。 西南成嘟以西全丟,西北哈密衛一丟,半個河套都不復所有,林丹汗就是在河套混的。 大同城墻就是前線,蒙古兵峰已至山西腹地。 東北的奴兒干司,只是明初而已,僅堅持二十年就煙消云散了。西面的哈密衛在正德年以前就全部丟完,退守嘉峪關。北面土木堡明英宗被俘之后,西至陜西,北至山西,就是大明九邊了。 先是被蒙古人時不時圍一下,后來又是辮子兵時不時來搶劫。 滿洲戰略方向根本不是關內,一直在統一建州諸部,之后是統一整個盛京地區,蒙古諸汗國。 滿洲八旗對外擴張的戰略方向是蒙古,除了蒙古,還是蒙古。 滿洲真正的對手就是蒙古,不是漢人。 土木堡明英宗被俘后,連北方的攻防都易手了。土木堡就在河北張家口啊,是在漢地門口,可不在蒙古腹地。 大明京師已成前線,對蒙古都沒有還手之力了。 中國對蒙古的宗主權,就是滿洲人賦予的,與漢人無關,是從滿蒙一體來的。 蒙古人是多么英雄的民族?從來就沒有服過漢人。 蒙古崛起的時候,大漢朝的榮光早已逝去了,那都公元前了。漢人跟漢朝,不是一回事,漢人就是稱呼的遼,金治下的人。 在蒙古的記憶中,漢人就是被遼,金統治的三等人,宋是四等南人,漢人又何時征服過蒙古? 真正把蒙古打服的是滿洲八旗,元朝的傳國玉璽,就是交到了多爾袞手里。 滿洲大汗,首先兼的就是蒙古大汗,其次才兼的是中國皇帝。 無論誰推翻清,想同時繼承滿洲,蒙古,新疆,藏地,回部,漢地,就必須繼承清的道統與法統。 否則,這塊拼圖就會碎成一地,再也不復所有。 康熙是帝王,有滿漢蒙藏的師傅,滿洲入主中國,要統治比滿洲人多得多的漢人,就叫少兵臨大國,民族問題與統治方法是一定要考慮的,是重中之重。 原本漢師傅教他的道理,要在大清全境推廣儒家教化,他覺得很有理。 華族就是得了儒癌,才變成漢人的。君子原本佩劍,射御弓馬是基本功。要想君子佩扇,手無縛雞之力,要想讓君子變成偽君子,要想讓漢人一直絕癥下去,儒是少不了的。 要教會漢人孝順父母,父母在,不遠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愛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義道德。 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讓漢人多讀書,就行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