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向北進攻燕地,向東進攻齊地,先生認為我如何才能徹底取勝呢?” 韓信的語氣婉轉而柔和。 李左車不明白韓信是何意。 “我是敗軍謀士,今為將軍階下之囚,哪里敢亂呢!請將軍另擇高明之士相助!” 韓信知李左車心存疑慮,語氣愈恭: “先生之言差矣。歷史上有百里奚事虞事秦的故事,虞不用其計而亡,秦用其計而成大業,這不是為虞計拙而為秦計巧,是存在一個用與不用,聽與不聽的問題,先生您也一樣,如果陳余聽勸采納了您的計策,束手就擒的恐怕會是我。我是誠心誠意向您請教,請別再推辭了。” 李左軍為韓信的相知所感動。 “將軍您看,古來良將用兵即有揚長避短,今將軍的長處恐怕要變為短處了。” “先生何出此言?” “將軍破趙地,降兵二十萬,聲威大震,是謂長處;但頻繁的戰事,使將軍之師疲勞不堪,不能再用,今若攻燕攻齊,倘久攻不下,會直接影響漢王的霸業,是為將軍的短處。” “依先生之言,信將如何行事為好?” “將軍可以安兵息馬,犒賞將士,安撫民心。對待北燕,可派辯士下書,詳陳利害進行勸降,勸降的成功就使正面的敵人由兩個變為了一個。” 韓信被李左軍的高論折服,留他在自己身邊充當幕僚。 依左車計行事,果真傳來燕王降書。 韓信將燕王降書之事,以及收李左軍,乞封張耳為趙王的事,統統向劉邦作了報告。 劉邦得信,非常高興,為趙地的收伏,也為收得了一位深謀遠慮的謀士。 最近一段時間,劉邦逐漸走出了失敗的陰霾。韓信的幾次大的勝利給他注入了興奮劑。 發誓報仇之時,張良三分關東之地給彭越、韓信、英布的謀劃同時被付諸行動,彭越、韓信大多以軍事行動回報漢王的,一個是相約攻楚,一個是漢王部將,得之不難。而對于英布的勸降就費了許多周折。 英布是一個患得患失的人,策動他叛楚須向利害、禍福方面努力。 對于劉邦派隨何前來的用心,英布心里明鏡一樣。故遲遲不肯接見于他。 隨何一針見血地指出:面對楚強漢弱的形勢,你英布躊躇不定,不知自己這個籌碼應靠近哪一邊。 英布極想見一見這個對自己毫不客氣的漢王謀士。 隨何在英布面前絲毫沒有懼色。 “大王為何獨親近楚呢?” “又為何對楚北面稱臣而對它的軍事行動敷衍塞責呢?” “況且,項王背盟約,弒義帝,何等不道!漢王仗義討逆,可謂得人心者得下,縱使敗于楚兵,也定有諸侯各路軍隊團結御楚的。到那時,您大王就是助紂為虐了。” 隨何的話句句切中要害。 英布最擔心的是他的九江王王位不保。既然項羽保不住,劉邦穩取下后,自然會列土分封,我幫助過他,我還可以作我的九江王。 英布思來想去,決定棄楚投漢。但仍不欲聲張。 隨何勸降的任務就要宣告完成。但英布幾以來,遲遲不露面。也不宣布歸漢。 此時,項羽也派使者來到了英布營中。 楚使的到來,使英布再一次搖擺不定。 成敗在此一舉! 隨何闖入楚使的席間,指出,英布已經降漢。 機一經隨何道破,英布臉色驟變。楚使也明白事態的嚴重。 隨何向英布道:“事情至此。是當機立斷的時候了。殺掉他,迅速起兵攻楚。” 箭在弦上,英布不發不行。他最終宣布脫離楚,聯絡漢。 英布叛楚殺了使者,激起了項羽無名怒火。項羽發兵進攻九江,英布被徹底逼到了劉邦一邊。 雙方對抗了數月,英布不敵敗走,于是跟隨何來投奔劉邦。 傳英布來投的腳步已經達到。漢王欲戲弄一下他。 大殿之上,劉邦傳令召見英布。大廳之上,卻不覺漢王的身影。 被帶到內室,英布看到劉邦正端坐在床榻之上,讓侍從洗腳呢。 英布感到恥辱。接見自己竟選擇了這樣的時候。但既然來了,只得通名行禮。 劉邦僅僅欠身以示還禮。 漢王眼睛微閉,問起話來隨隨便便,也沒什么友情在其中。 英布巴不得有一個地縫能鉆進去。 退出劉邦殿外,碰到隨何。英布懊悔不迭: “我也為王,漢王以此待奴仆之禮待我,讓我還有何面目做人呢?” 著劍已橫在頸上,隨何勸住并開導了他一番。 英布氣急敗壞,傷心欲絕之時,張良、陳平等人出現,館舍中接風酒宴異常豐盛。美酒佳釀良宵。英布早己忘記白在劉邦處受的侮辱。 第二,再見漢王時,感恩戴德之形溢于言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