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田廣卻向高密方向奔逃,君臣從此離散。 這時韓信也率人馬進入齊都,先是貼出安民告示,然后擬定追殺齊王的計劃。 齊王田廣得知韓信不會放過他,很是惶惶不安,只得派人向項王求救。 齊王從高密敗走以后,心情不快,為圖謀再起,便急書派人去找項王求救。 項王從梁地收兵后,沒有絲毫松懈。為盡快消滅劉邦,他派鍾離昧為先鋒官,率部分人馬,回師滎陽,與漢王再戰。 這時,漢王已得到楚兵要攻打滎陽的消息,心想:這項羽與我作對到底了,我們兩個不分出個勝負,戰爭是不會結束的。也好,我將計就計,定與你拼出個高低勝負。 “來呀,給我擊鼓聚將,集合人馬。” 很快,人馬集合完畢。劉邦檢閱了一下隊伍,覺得還很滿意,便發號施令,分派諸將率兵前去迎救。 為確保勝利,劉邦這次滿腔熱情派了幾萬人的軍隊。大軍輕裝前進,浩浩蕩蕩,沒多久,便來到滎陽城東。 鍾離正在前進,忽聽一聲號響,一隊人馬沖殺過來。原來是和楚先鋒鍾離昧的先鋒部隊相遇了。這突如其來的遭遇,使得雙方將士顧不上答話,便抄槍拿戟混戰在一起。 霎時,喊殺震,鑼號齊鳴。只殺得塵土飛揚,昏黑地。 鍾離昧本為先鋒,只帶來少數人馬,這次可是吃虧不少。漢兵仍個個奮勇當先,似猛虎下山,沒多久便將鍾離昧圍困起來。 楚兵本來人少,一看這陣勢,便忙亂起來,一個個東跑西竄,完全失去了戰斗力。鍾離將軍正在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之際,忽聽身后一陣鑼鼓,原來楚項王率大隊人馬趕到了。 項王看到自己的部隊亂了分寸,便大喊一聲,一馬當先沖入重圍。 楚軍正在奪路逃跑,一見援軍趕到了,特別是看到項王左殺右拼的兇猛勁,一時也來了情緒,調轉頭來沖向漢軍。 此時,漢軍實力遠不如楚軍,也慌了手腳。馬怕驚,人怕慌。這一慌,便摸不著東南西北,亂作一團。 在敗退過程中,被楚兵殺傷,打死數百人,戰場上一片狼藉。 經過短兵相接,一陣混戰,項王終于救出鍾離昧,把他從死神手里硬拉了回來。兩兵合于一處,向廣武進逼。 將近晌午的時候,部隊來到廣武一處村鎮。這時,前面出現了一條大溝澗,擋住了去路。 項羽看到士兵們經過一番戰斗,又步行幾十里路,都已勞累困乏了,便命令隊伍暫時安營扎寨,在村邊進行休整。 其實廣武本是一座山。東連滎澤,西接汜水,形勢險阻,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依山中間有一條溝澗,將此山劃成兩峰相隔之勢。 漢兵駐軍西邊。嚴陣以待,楚軍則在東邊修筑防御工事,伺機攻漢。當然,在都沒有充分取勝的把握以前,雙方軍隊都不敢輕易出戰。只有守備其營地,防止對方偷襲就行了。 于是楚漢夾澗形成對峙局面。 這樣的對峙形勢,對漢軍當然是有利的。 前面,我們已經交待過,漢兵占據了糧草豐富的敖倉。此時,便派兵源源不斷地把糧草從敖倉轉運過來,有吃的喝的,漢兵還怕什么呢?守在這里十年八年,都不會成問題的。 然而楚兵就不同了。他們遠離大本營,沒有足夠的糧草供給,軍中原備的糧草也在日漸減少。照此下去,楚軍不攻自滅,終不能持久駐守的。 項王深知此情:依照常理,兵馬未行,糧草先行。可是…… 項羽心中煩躁,焦慮不安,飯不思,茶不想,每只是在帳中踱步嘆氣。 這事還在猶豫之中,可巧齊王派來求救的使者這時也趕到了楚營,乞求項王發兵救援。兩事湊在一起,項王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左思右想之后,最后下定決心還是先派部分人馬救齊王之險為好。這樣既可暫解糧草的供給問題,又可制住韓信的人馬,使他不能與漢王合兵一處,增強戰斗力。 主意一定,于是便派了大將軍龍且,副將周蘭,統兵二十萬整理行裝,東進救齊。 打發走了龍且的軍隊,這邊項羽又覺應盡快結束與劉邦的對峙局面,于是命令軍隊主動向漢營挑戰。 可是漢王劉邦自有自己的主意,任憑項王怎樣在對面叫陣,他穩坐釣魚臺,就是按兵不動,這可急壞了項王。 項王正在著急,忽見有人上前獻計道: “大王不必焦慮,我看倒不如把劉邦父親押到陣前,恐嚇劉邦。倘若再不出來交戰,就殺死他的親生父親,這樣他就不會穩如泰山,只有投降才是出路了。” 項王一聽,這確是好主意。 于是命手下人將劉太公押上陣前,又叫人找來一塊大木板和一鼎大鍋,將劉太公放在板子上,自己在后面,用劍逼住太公的脖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