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著朱仁又命家人準備好酒宴,與季布送行。到第二日剛亮,季布便千恩萬謝朱仁后,就催馬直奔洛陽而來了。 到了洛陽城內,季布就牽馬先來到滕公府上,見到夏侯嬰。 季布倒地三拜謝他的救命之恩。 夏侯嬰只是:“將軍不必多謝我,是朱仁俠義善言,代你疏通,這樣才能使你被赦免,要感恩就得先謝朱大俠呀!” 扶起季布后,接著又:“我們先上朝面圣,看萬歲還有什么圣諭吧!” 季布便隨夏侯嬰來到朝中,這時皇帝也正好臨朝處理政事,一聽季布已到朝門外,便傳旨召上殿來。季布屈膝跪在殿前,叩首請罪。 高祖:“你既已知罪前來,我自不再與你計較,特赦你無罪,并授你為郎中之職,就在朝中聽命吧,不知你意如何?” 季布忙謝恩,然后退下,這時在朝的文武百官都不知是怎么回事,心想前幾日還急命各地捕捉季布,今日反倒赦免了他,還任命他官職,不知皇帝是何意? 高祖看群臣狐疑的神情,便叫夏侯嬰向大家詳述了事情的經過,大家一聽,都覺得季布能摧剛為柔識時務為俊杰。覺得朱仁大仁大義冒死相救是君子。 這時皇帝也:“夏將軍,這朱仁既然如此能言善辯,且有一身好武藝,不如你請他入朝為官如何?” 夏侯嬰一聽自然很愿意做這種好事,便領旨回去了。 但夏侯嬰萬沒料到,朱仁是豪俠義士,根本不愿出來為官。不僅如此,他還拒絕與季布相見。這事傳到朝中,皇帝和群臣更覺得朱仁非凡人,豪俠之氣蓋世無雙,真是叫人敬仰。皇帝也只好不再勉強朱仁作官,心中卻有幾分遺憾。 這季布被赦免并任朝中郎官后,項羽手下又有幾員舊將來投漢,都被高祖一一收留。 任命了官職,這,高祖上朝后,正和群臣們商議還有哪些楚舊將未有下落,忽有侍衛上殿報道: “萬歲,殿前有楚舊將丁公前來面見圣上。” 高祖心想:“丁公莫不是那個曾在彭城放走我的那位?他肯定是想來此叫我念舊恩,賞他官職吧!先叫他上來再。” 想到這兒,便傳旨宣丁公上殿。 丁公來到殿前跪倒便拜,口中稱道:“臣丁公前來見過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高祖一聽丁公自稱臣,再俯身一看,正是那個救過他性命的丁公,便大吼一聲,把桌子一拍道:“丁公,你這兒,有何臉面,前來見我,左右速速拿下,推出去斬了。” 丁公一聽立即叩首喊道:“萬歲,我丁公有什么罪呀,您為何要斬我呢?” 皇帝也不多,而在場的一些大臣雖知道丁公是季布的同母異父的弟弟,以前曾救過高祖的命,但看皇帝勃然大怒,也不敢多問。左右衛兵更不敢遲疑,立即上前將丁公五花大綁。 這時丁公已嚇得大哭道:“萬歲,難道您忘了以前在彭城我曾救過你的命嗎?” 高祖一聽他提這話,更是氣憤,怒斥道:“丁公,你這兒,竟還有臉彭城一事,的確有這事,但正是因為這件事,今日我才要殺你。你身為楚將,不忠心項王,反而縱敵忘忠。這種不忠之臣,我要你何用呢?” 丁公到這時,才恍然大悟,心中叫苦不迭,原來他本想自己救過高祖性命,現在高祖赦免了季布等許多楚舊將,自己應該前去面見高祖,他定會賞自己個官職,到如今反倒送了性命,又聽高祖自己是不忠之臣,知道什么也沒用了,自認倒霉吧,于是兩眼一閉,不再多什么了。 高祖這時又:“左右先將他拉到軍中,向眾將士明,這丁公身為項王之臣,不肯盡忠,有他這種人在,所以項王才失敗了。曉諭將軍不要做這種不忠之人呀!” 左右拉丁公到軍中,傳一遍,然后又聽到高祖傳旨立斬丁公。于是丁公又被推至殿外,不多時便命歸西了。 高祖這時才松了口氣,自言道:“我今日斬了那丁公,足以使后人引以為戒,以免將來做出不忠之事,成了不忠之人了。” 第二,群臣都上朝后,高祖又:“昨日我下詔斬了丁公,不知大家心中有何想法?” 群臣一聽,議論紛紛,都是丁公不忠項王,死有應得,誰也不敢替丁公半句報冤的話。 這時,只見侍衛傳報,虞將軍入殿。虞將軍進見后,道:“萬歲,當今下初定,有許多賢人以前不愿出來為官的,今聞我漢朝子賢能,恩澤百姓,都已出來愿效忠朝廷。現在有隴西戍卒婁敬前來求見萬歲,不知您意下如何?” 高祖正急于招賢納士,一聽有賢士來投,且有虞將軍引見,自然樂得召見,便道:“將軍一片忠心,為我引見賢人,就召他入殿一見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