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了朝,漢高祖和大臣們都走了。周昌氣呼呼地落在后頭。等到他出來,迎面瞧見呂后過來。他正要上前行禮,想不到呂后猛地先跪下了,急得周昌手忙腳亂,不知怎么辦才好。原來呂后在東廂房,周昌的話她都聽見了。這會兒特地來向周昌下跪,謝謝他的好意。她:“沒有你,皇太子差點給廢了。” 呂后感激周昌的幫助,可是戚夫人就把呂后和周昌看作了死對頭。她挺傷心地哭著對漢高祖:“我并不是要廢去太子,可是我害怕的是我們娘倆的性命都在呂后手里。皇上救救我們。” 漢高祖:“慢慢再吧。我反正不能讓你們吃虧。” 劉邦雖然這樣,他自己心里也沒有譜,因為他深知大臣們反對廢太子劉盈,呂太后又陰險毒辣,事情并不好辦。可是,戚夫人每日每夜對劉邦哀求,要他為他們母子想想辦法。于是劉邦又幾次召朝中大臣,展開討論,劉邦似乎意見很堅決,但他不能忽視大臣們的意見,尤其是像周昌這樣固執的大臣。 因為劉邦手下的大臣們都加以反對,所以劉邦沒有辦法廢劉盈而立如意為太子。消息傳到呂后耳朵里,呂后急忙找自己的哥哥呂澤,商量對策。呂澤也想不出好辦法,便提議找張良幫忙。 在下略安定以后,張良便稱病不出門,閉門休養,不理朝政已經一年多了。呂澤派人到張良的住處,請張良出面相助。張良知道他們的來意以后,感到左右為難,因為自己很久沒有過問朝廷的政事了。更何況太子的廢立,骨肉親情間微妙的問題,外人如何干涉得了?就算自己出面,劉邦也不一定會聽。可是呂后一再派人催促,張良也不能對她沒有一個交代,便:“我也無法勸諫陛下,這一切倒要看太子自己的作為。陛下平日最敬重的有四個人,陛下屢次要征聘他們,都不能如愿,他們就是隱居在商山南面的商山四皓(指東園么、綺里季、夏黃公、用里先生)。太子如果準備厚禮,恭敬地去邀請商山四皓,能求得這四個輔佐太子,陛下自然不會再談廢立太子的事。有了這四個人,勝過千軍萬馬,不動聲色就可以讓太子的地位穩固了。” 呂后便依照張良的計策,派人去尋訪商山四皓。這四位老人果真被太子的誠意感動,便答應下山輔佐太子。 高祖七年,英布謀反,劉邦因為自己已經年老,于是想讓太子領兵出征。商山四皓聽到消息便互相商議:“我們下山來的目的,是為了輔佐太子,如果太子率兵出征,恐怕事情會有變化。” 于是四個人便告訴呂澤:“太子受封為將軍,若是出征有功,仍然還是太子,但若無功而還,恐怕就有災禍了。而且與太子同行的將領,都曾是與陛下一起平定下的勇將,現在命太子去統領他們,無異于以一支羊去領導狼群一樣,諸將一定不會為太子盡力;如此一來,太子要立功就比登還難。更何況戚夫人日夜在陛下跟前侍候,如意也常被抱在跟前,陛下常:‘我不會讓不肖子處在我的愛子之上。’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陛下想廢子的意圖非常明顯,若是讓太子出征,情勢必定難挽回。” 呂澤急忙來見呂后,轉述商山四皓的話。呂后便找機會在劉邦跟前哭訴:“英布是下聞名的猛將,而諸將都是與陛下一起打下的英雄,如果讓太子率領軍隊出征,就好像讓羊去統領狼群一樣。如果讓英布知道了,必定會恥笑陛下,更加強了他的氣焰。陛下雖然在病中,但為了下大計,請陛下勉強隨軍出征,陛下只要躺在床上監督,諸將就必定會賣命作戰,陛下雖然苦了些,但為了國家和妻兒,請勉強出戰吧!” 劉邦本來也不太相信太子的能力,正在擔心不安,便同意出征。張良聽劉邦要親征,也抱病為他送別。劉邦就任張良為太傅,協助太子留守關中。 劉邦打敗英布回來以后,健康便急劇地惡化,他堅持要廢掉太子劉盈,改立如意為太子。叔孫通卻以死相勸諫:“陛下如果執意要冊立如意為太子而廢掉劉盈,就請皇上先殺了我,用我的血來洗刷宮殿吧!” 劉邦雖然受到群臣的反對,但是仍未打消廢長立幼的念頭,因為他知道呂后既羨妒又狠毒,若不能立如意為太子,等到自己死后,戚姬與如意必然會遭到殘酷的報復。 有一,宮中舉行宴會,太子帶領商山四皓前來參加。這四位老人年紀都過八十歲了,眉毛、頭發、胡須也都斑白了,他們緊跟在太子的身后,劉邦見了,非常驚訝地問這四個人是誰?這四個人立即匍匐在地,畢恭畢敬地出自己的名字。劉邦一聽是商山四皓,便驚奇地問:“數年來,我一直召你們出來做官,可是你們都避而不見,現在為何跟隨著我的兒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