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波這一代人的傳奇隨著他們的去世而畫上句號,但是因為他們所攪動的局勢卻深深的影響之后的馬錫。
雷云之子在大諾斯島的事業雖然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但是在羅波的帶領下轉移到小諾斯島,從而得以延續,并且以馬孔多的身份繼續存在下去。
對于馬錫,數百年的暴雷亂世終于結束,在迪迦那一代人的奮斗下,建立起了阿布羅王朝。雖然比起過去的德芬提洛王朝來說,阿布羅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力大為下降,但是這畢竟標志著馬錫走出亂世,建立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秩序。
不過亂世的結束并不是戰爭的終結,早在1666年兩國就爆發了“馬孔多戰爭”,此時在波旁的海中,反提洛戰爭已經進行到最后階段,修革背棄即將勝利的寡頭集團而投靠即將失敗的提洛王朝。
第一次馬孔多戰爭最終由于雙方都奈何不了對方,在1685年無果而終,因此這不過是狂瀾的間歇曲罷了。大歷1711年,當馬孔多得知馬錫正在謀劃出征時,搶先發動了對馬錫的戰爭。
在“第二次馬孔多戰爭”中,馬孔多登陸南區時受到當地居民從上到中的支持貧民對此漠不關心,因為身為北區貴族的阿布羅王朝在這些年中,代表北區對南區實行了敲骨吸髓的盤剝,南區居民開始懷念打著共和旗號的馬孔多。
再加上西哈努家族又趁著這一次戰爭與馬孔多協同進攻,最終在1726年的和約中,馬錫將里納多割讓給馬孔多,這標志著時隔近百年,雷云之子又再次回到了里納多。
這一次戰爭失敗以后,阿布羅王朝的侍奉長與馬錫議院,也就是昔日跟隨迪迦打天下的那批貴族,他們互相指責是對方導致戰敗,結果在1729年爆發了“王權戰爭”。
“王權戰爭”持續了6年,議院取得勝利,于是廢除第四代阿布羅家族侍奉長席位,宣布侍奉長應該由議院選舉,大權獨攬,讓侍奉長的權力縮水到頭銜名稱所規定的權利范圍中,也就是侍奉雷神之錘、哦,現在是雷霆之斧了。
議院諸位議員在奪取馬錫權力以后,驚愕的發現西哈努家族已經成了馬錫的心頭大患,在“第二次馬孔多戰爭”與“王權戰爭”中,西哈努家族趁機擴張了不少領地,到如今居然并未受到任何處罰。
議院要求西哈努家族退出“非法侵占”的土地,當時西哈努巡查長面對議院的要求表現的極其溫順,麻痹了議員們,結果等到1740年被馬孔多宣戰,“第三次馬孔多戰爭”爆發以后,西哈努家族瞬間翻臉,議員們才如夢初醒。
這兩家是商量好的吧?
“第三次馬孔多戰爭”的轉折點,是1753年阿布羅王朝的倒戈,沒錯,“皇上你也要造反了”,當代阿布羅王朝侍奉長認為就自己現在的權力,還不如賣給西哈努家族,能換個好價錢呢。這叫什么?這叫寧與外人,不與家奴。
阿布羅王朝第7代侍奉長,同時也是馬錫第54代侍奉長,帶著親信仆人連夜投奔西哈努家族,宣布西哈努家族才是正義的,授予西哈努家族平定逆賊的權力。
這就沒法打了,雖然議院架空了侍奉長,但是侍奉長還是有頭銜上的權力的,這等于議院失去了合法性。
最終“第三次馬孔多戰爭”在1758年結束,對于馬錫而言,除了哭喪著臉的議院以外,這是一次皆大歡喜的大勝仗。
阿布羅家族雖然丟掉了侍奉長的席位,但是得到了相當豐厚的年金保障,算是把自己賣了個好價錢。
西哈努家族不但推翻了議院,結束馬錫23年的議院時代,并且讓阿布羅家族將世襲侍奉長席位權力轉移給西哈努家族,在馬錫建立了第四個王朝,西哈努王朝。
對于馬孔多來說也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戰爭,自從羅波殲敵十萬轉進小諾斯都一百年了,雷云之子終于重返南區。根據和約,馬孔多獲得了除黑尼米以外所有南區的土地,這代表著羅波的后代終于能重返祖先出生的地方了。
于是興奮的雷云之子再次大肆宣傳起昔日的宣言,聲稱要進行再次北伐,一統馬錫,恢復共和,實現百年前雷云之子先輩的遺愿。
當然在此之前是先要恢復人力,等新一批孩童能上戰場了再開大。因此1758年“第三次馬孔多戰爭”結束以后,兩國等了一代人的時間,直到1779年的時候,才拉開“第四次馬孔多戰爭”。
結果這一次戰爭馬孔多敗的非常慘,等到1796年的時候,馬孔多丟掉了南區所有的土地,前兩次戰爭所恢復的國土一朝盡喪。馬孔多哭了,西哈努王朝自然就笑了,依靠“第四次馬孔多戰爭”春風得意的西哈努王朝,一時間風頭無限。
西哈努王朝在勐臘哈的王宮正在歡歌曼舞的慶祝勝利,而馬孔多在奧多的治所則是用刀劍討論誰要為這一次戰敗負責。
隨著一百多年前羅波帶領雷云之子在奧多扎根下來,馬孔多逐漸分裂為兩個派系,外來派與本土派,而雷云之子所代表的外來派壟斷著馬孔多絕大部分的權力。
本土派的組成人物就是昔日奧多的共和派與路易斯流亭派,不過如今兩個派系祖輩的恩怨已經無人提起,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從外來派中搶到一份吃的。
第二、三次馬孔多戰爭中,馬孔多皆是大獲全勝,本土派自然毫無機會,可是等第四次馬孔多戰爭時外來派死傷慘重,本土派就尋覓到機會了。
并且在第三次馬孔多戰爭勝利,馬孔多獲得南區以后,許多外來派把家族移到南區去,如果不是黑尼米被西哈努王朝占據了,恐怕連首都都會搬遷回里納多。因此此時在小諾斯島,外來派的實力削弱到相當的程度。
因此馬孔多在1799年爆發了“本外戰爭”,說是追究戰敗的罪責,實際上不過是本土派與外來派之間的爭權奪勢。
本外戰爭持續了9年,最終兩派達成了妥協,外來派將許多職位讓給本土派,比如雷云長席位,以前這是本土派無法得到的。
也因此馬孔多結束了長達154年的雷云之子時代,進入嶄新的雙頭時代。
而由于馬孔多政局的特殊性,需要用派別區分政治屬性,但是“外來”、“本土”這類名字實在不好聽,因此外來派將名字更名雷云會,本土派將名字更名“奧多會”。
馬孔多也無意中創造了一個歷史記錄,他們是全世界第一個有明顯黨派傾向而非利益集團形成的“會”,冷弈將他們這一舉動評價為,“后世政黨制度的雛形”。
此后在18世紀時,馬孔多與馬錫又爆發了第五、第六次馬孔多戰爭,但是由于西哈努家族穩定了形式,馬孔多沒能創造機會,因此這兩次戰爭都以無條件結束為告終。
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國的仇恨在減淡。西哈努王朝與雷云之子沒啥仇,軍閥聯軍時代西哈努家族基本就在打醬油,專心對內擴張而馬孔多已經不是雷云之子一派專權,對于統一馬錫、實行共和的理念也逐漸淡忘。
于是在大歷1888年,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開放官方的商貿往來,這代表著雷云之子所帶來的戰爭真正的結束。自此以后雖然兩國還有爆發過戰爭,但那已經不是在雷云之子理念下發生的戰爭。
雷云之子至此也煙消云散,只剩下一個叫雷云會的組織在頂著他繼承者的殼,做著一些與雷云之子完全無關的事情。
馬錫的事到此暫時告一段落,那么在此期間,唯一和馬錫處于統一座島上的國家,那個昔日色中餓鬼的女兒國,如今又是什么模樣呢?
男人們打倒女性以后建立的共和國,僅僅持續了64年,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災。走廊地聯盟解體僅僅6年以后,林間地聯盟、平原地聯盟和河灣地聯盟就爆發了“聯盟戰爭”,三個聯盟廝殺在一起,確切的說是河灣地與林間地反對平原地。
就在平原地快輸的時候,奧烏家族杰出的領袖特羅閃亮登場,他力挽狂瀾的解決了林間地,將河灣地拆分為東、西兩片,并且在1630年宣布世襲大地尊者,在厄奇開創了奧烏王朝。
奧烏王朝的統治在1594年迎來大危機,三大聯盟發動“第二次聯盟戰爭”,并在1632年推翻了奧烏王朝。此時馬錫中雷云之子北伐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斯烏農吉奧日恩被刺殺,雷云之子離心離德。
奧烏王朝被推翻以后,身為奧烏王朝基本盤,處于三大聯盟中間的平原地,也被三大聯盟瓜分。他們沒有直接撤銷平原地,而是在其領土內劃分勢力范圍。并且由于三大聯盟互不相讓,最終仍然以平原地治所安達洛為首都。
這一次和平只持續了8年,1640年時東河灣地與西河灣地認為林間地要的太多,并且還是昔日草原地女性尊者的余孽,于是發動了“第三次聯盟戰爭”。這一次戰爭持續28年,林間地被迫吐出了第二次戰爭時吞下的土地,而這些土地被河灣地接受。
因此,神界將厄奇在1632年以后的時代,稱之為“河灣時代”。
在這一時代中,厄奇的統治中心是東河灣地聯盟與西河灣地聯盟,林間地聯盟雖然有著比平原地要高的獨立地位,起碼沒有被瓜分,但是林間地無權成為大地尊者,大地尊者是在兩個河灣地之間輪換,并且首都也是兩個河灣地。
這也可以理解,畢竟他們都是曾經被奧烏王朝拆分的河灣地后裔嘛。
馬錫中雷云之子的遺愿已經消散,厄奇中走出了女兒國的遺產,進入了嶄新的河灣時代,而冷弈,則要將視線移回波旁的海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