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完第一場勝仗,在回幽州涿郡的路上,秦牧之發現,災情比自己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一路上,成群的蝗蟲,像蒼蠅一樣,密密麻麻,在空中嗡嗡亂叫,目之所見,皆系鵠面鳩形,耳之所聞,無非男啼女哭。枯骸塞途,繞馬而過,殘喘呼救,望地而僵,饑黎餓殍載道。 一行人到了幽州地界,已快正午,詩云的光芒暗淡,大地都開裂了,像張開的鱷魚嘴。道路兩旁的柳樹,一片葉子都沒有。 “大哥,這都快夏了,這柳樹上怎么光禿禿的?”張飛也很奇怪,問道。 “三弟,這下你知道我為何高興不起來吧?你仔細看看那些柳樹,不僅連葉子都沒有了。樹皮都被災民剝光了!” 張飛看了看四周,果然是大地干渴,路邊的柳樹,無精打采的耷拉著腦袋,皮都沒有了。農田里的莊稼,本來就稀疏的稻穗,如今更是因為干旱幾乎快要死了,大路之上,有少數的逃荒的饑民,男女老幼,相互扶持,衣衫破爛,身材瘦弱,臉色更是蒼白無力。 這時,一位年老的長者突然無力癱倒在地上。 秦牧之下馬,將老漢扶起,問道:“老丈,你沒事吧?” “我餓,三……沒有吃東西了…”老丈兩眼無神,面黃肌瘦,干裂的嘴唇一張一合,斷斷續續地。 “哎,真是可憐。”秦牧之讓關羽、張飛取來水和一張大餅,交給老人。 老人接過大餅,還沒吃,人群中有一位年輕人先將餅搶了過去,可是,沒等他張嘴吃掉,一旁人如狼似虎,哄搶上來。 “給我吧,我家孩子也三沒吃東西了。” “讓開,你個混蛋,這是我先搶到的,我老婆就快餓死了。” 一塊餅,引發的哄搶場面,讓秦牧之、關羽、張飛等剛出校園的少年目瞪口呆,大吃一驚。 于是,秦牧之讓諸葛亮再去取一些軍糧,分給了這些饑民。 諸葛亮:“主公,我們這次急著趕路,所帶軍糧也不多。而且,新投降的三千人,也要吃飯。” “先分給他們一點,到了涿郡我們再想辦法。”秦牧之。 一行人到了涿郡地界,一陣風吹來,山丘上黃土飛揚,滿目蒼夷。 大約五十個面黃肌瘦的災民私立大纛,上書“王法難犯,饑餓難當”八字,攔住了秦牧之的隊伍,要求給點吃的。 見其中有的災民手握鋤頭鐮刀等兇器,張飛騎馬上前,厲聲喝道:“你們這些匪民,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連我們都敢攔?” 這伙人是一個村的,為首的一位七旬老人,衣衫襤褸,人瘦得像一根竹竿,風一吹就能倒,他丟掉手中的鐮刀,撲通一聲跪在了秦牧之的馬前,抱住馬腿,哭喪著臉,道:“將軍,我們也是沒有其他生路了,你就可憐可憐我們吧,賞我們一口飯吃。我兒子和兒媳已經餓死,家里只剩三歲的孫子,他已經五沒吃東西,也快餓死了,你們給點吃的,救救他吧,你們的大恩大德,老朽來世作牛作馬必報!” 身后的五十多人見老者下跪,也跟著跪在了秦牧之的馬車前。 秦牧之見攔路的并不是土匪,而是老弱病殘的災民,便下了馬,扶起跪在地上的老者,問道:“你們全村出來乞討,官府難道沒有開倉放糧賑災嗎?” 老者淚流滿面,搖搖頭哭訴:“回大人的話,要是有救災糧,我兒子和兒媳也不至于餓死,他們把家里僅存的一點糧食,留給了我和孫子!我們涿郡的災民,前幾日一起到官府請愿放糧,結果郡里的官吏,在前一夜就帶著家眷逃走了,官府的糧倉里面也空空如也,連老鼠都餓死了!” “這涿郡乃是北方的糧倉,都是這樣子,別的地方可想而知。”聽了這話,秦牧之心亂如麻,但還是對諸葛亮:“把我們的干糧都給他們分一點,我們抓緊時間趕到郡里。” 秦牧之一行人趕到涿郡,已近黃昏。 打了大勝仗,幽州太守劉焉很高興,親自迎接,帶著酒肉賞勞軍士。 秦牧之知道行軍也很辛苦,于是將吃的喝的都分給了將士,他們興高采烈,大吃了一頓。 劉焉一見面,就按慣例問秦牧之的出身,家里有幾口人。 諸葛亮搶著:“我家主公乃是中山靖王之后,家住本縣樓桑村,素有大志。” “哦,吾乃江夏竟陵人氏,漢魯恭王之后也,封地在幽州。中山靖王之后為何住在本縣?”劉焉很奇怪碰到了同宗,問道。 “這個,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諸葛亮道。 “哦,竟然是同宗,晚上劉某設宴款待。”劉焉很高興。 當晚,劉焉還在涿郡的衙門里設宴款待秦牧之等人。 “還有心思設宴?”一路上的見聞,已經讓秦牧之對劉焉的印象大打折扣,他心想還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饑”,心生一股怒氣,準備晚宴時去好好羞辱一番劉焉。 那到了后院,只見院子中間擺放了一張大的方桌,劉焉穿了官服,正和一幫地方官圍坐在方桌吃飯。 秦牧之也沒跟他客氣,走到桌子旁,出語諷刺:“我們一路上看見大人的封地餓死的饑民無數,你們倒是在這敞亮的府衙后院開灶,吃得歡呢,也不怕把自個噎…” 秦牧之的話沒完,自己就先噎著了,驚訝得不出話來:他走上前去,本想看看他們到底吃什么山珍海味,結果,他發現偌大的桌上,就一大盆飄著玉米渣的稀飯,上面浮幾片黃綠色的苦菜葉。這堂堂幽州太守,竟都如此,可見當地災情有多嚴重。這么看來,這劉焉還算是一個不錯的父母官。 劉焉聽了秦牧之的話,知他誤會了,便解釋道:“如今幽州逢此千古奇災,是鐵石心腸亦當淚下。酒肉下午都拿出去犒勞軍士了,剩余的糧食也多拿出去接濟饑民了。清湯寡水,我們這些父母官,湊合一下,招待不周,還請見諒。” “無妨。大人仁慈濟民,玄德佩服。有什么需要我們兄弟做的,盡管。”秦牧之。 劉焉面露難色,:“我們先吃飯再。” 秦牧之等人坐下喝了兩碗稀飯,看了看劉焉,問道:“剛才看大人面露難色,可是因為今年涿郡少雨?” 劉焉點點頭,:“不是少雨。而是基本上沒雨。古語云,不下雨,乃父母官失德所致。故羞于啟齒。我們一直在求雨,但無奈上不答應。” 張飛不以為然,道:“真是矯情!這不下雨,跟你們德不德有什么關系?” 劉焉嘆了一口氣,:“話雖如此。這逆賊張角正是利用自己呼風喚雨的妖術,才迅速崛起。” 秦牧之:“我們一路上也看到了田間干裂了,農田里的莊稼缺少雨水。這樣,我來試試。” 完,秦牧之吟誦了一首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幽州城。 這首詩把原詩的最后一句“花重錦官城”改成了“花重幽州城”,但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神韻還在,上的詩云一下子異動了,雷聲大作,一場春雨在夜間悄悄地不期而至,在幽州大地上飄落,果然是“潤物無聲”。 “好詩,英雄出少年,你真是神人也。幽州久旱逢甘霖,我代表幽州百姓感謝你的大才!”劉焉大喜,對秦牧之——他抬頭間忽發現,后院子里干枯了許久的柳樹,不知什么時候舒展開腰身,頭上已經蒙上了淡黃色的薄紗。被春雨洗過的千樹萬枝,不知不覺中發出迷人的新綠。 少年諸葛亮也對秦牧之佩服不已,:“主公之才,十倍勝于亮。” 一時間,在幽州境內,被春雨澆過的千山萬壑,不再蒼涼。干旱留在人們心頭的恐懼被驅散,農民們發現自己播下的種子又可以落地生根發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美好的希望,幽州呈現出一派生機,秦牧之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哈哈,大哥,終于下雨啦,我們回老家收衣服吧!”張飛也哈哈大笑,對秦牧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