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上文虎詳細問了文宓近年生活。 文宓搜索著腦海中譙縣與不其山的記憶,大致了一遍。 文虎聽后感嘆一番,叮囑道:“阿飛,我原想讓你留在臨淄,可此次平叛不知需多久。你即已愿回京都,便先回去。今年年節,我將隨大都督回京都,到時你若不愿留在京都,便隨我來此。你且記住,此次回家,不能再到處亂跑,否則讓我擒住定然不饒你! 他口氣的兇狠,語義卻聽得文宓心里暖呼呼的。 文宓看得出來,這叔父是極疼愛自己的,無論何時,親人的關懷都是發于內心,沒有虛假與掩飾,他恍然覺得有了個家,開始期待去京都。 文虎帶著文宓來到縣府,先讓他拜見菑陽公青州大都督衛瓘。 文宓聽過這位的大名。 當年魏軍興三路大軍滅蜀,衛瓘是鐘會的監軍,與鐘會一起率魏軍攻蜀。蜀將姜維率蜀軍主力死守劍閣,兩軍一時僵持不下。 與此同時,魏將鄧艾率偏師行奇謀,偷渡陰平險徑,翻越馬閣山險,出其不意直插蜀漢腹地,之后一路滅諸葛瞻,破綿竹,兵臨cd城下,迫降劉禪。 這便是滅西川二士爭功。 鐘會與鄧艾不光在戰爭中各顯身手,爭做滅蜀頭功。戰后,這倆滅蜀功臣立刻開始內斗。 先是鐘會誣陷鄧艾謀反,鄧艾被押解回京都。隨后,鐘會心懷不軌,在姜維刻意引導下,意圖擁兵自立。 鐘會矯詔將衛瓘等魏軍將領召入蜀國皇宮內,準備策反他們。衛瓘堅決不與鐘會同謀,詐病逃離。軍中諸將的家屬都在北方,不愿跟鐘會謀反,全被鐘會羈押在皇宮。 此后,鐘會在姜維建議下,準備斬殺諸將,強行收編軍隊。卻不料,羈押眾將的消息泄露出去,魏軍齊心協力攻陷蜀國皇宮,殺死鐘會與姜維。 這便是假投降巧計成虛話,兩位絕世高才功虧一簣。 這事還沒完,據平亂之后,衛瓘擔心他與鐘會一起陷害鄧艾的事情敗露,便唆使鄧艾的仇家田續去襲殺鄧艾父子。 文宓每次讀到這一段都心底發毛。鄧艾與鐘會都是縱之才,滅蜀國更是立下大功。諸葛亮的高徒姜維也是不世出的奇才,唆使鐘會陷害鄧艾,囚殺魏將,意圖借刀殺人,興復蜀漢。 只可惜,人算不如算,事情敗露,三位英杰橫死。 這正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黃雀之后又來一只老鷹。 不顯山不露水,此前幾乎寸功未立的衛瓘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在晉國立國時一躍成為開國九公之一。 文宓看著白白胖胖如笑佛般和藹可親的衛瓘,實在無法把他與老辣的衛瓘聯系到一起。 果然是人不可貌相,三國風云集會,英才輩出,整日價經歷爾虞我詐,勾心斗角,能混到國公位置上的人,絕沒有一盞省油的燈。 一副兇神惡煞像的,未必兇狠惡毒。笑容滿面者,未必不是笑里藏刀。 真刀真槍好躲,口蜜腹劍難防。 文宓對他不敢怠慢,大禮參拜。 衛瓘對他的表現很滿意,謙恭有禮,居功不自傲,是個有前途的苗子。 文宓對甄德也不怠慢,又謝過甄德照顧之恩。 長者入席飲酒,文宓一旁持鍾勸酒。 衛瓘喝了幾杯酒,與甄德又起那首曲子,轉頭問文宓:“那首旗正飄飄可是大郎所做?” 文宓愣了愣,臉皮再厚也不敢自夸:“稟衛公,在下不才,此曲非是在下所做,而是早年在家先傅會友時聽過,因此曲簡單易學,便一直記在心底,那一日有感而發便唱了出來! “哦,尊先傅是何許人?”衛瓘興致一起,脫口而出。 一旁的文虎也很感興趣,自家侄子早年在京都可是頑劣不堪,從不學學問的。 文宓放好酒漏,恭恭敬敬回答:“家先傅自號無用山人,早年曾云游四海,前些年潛居不其山中! 衛瓘早聽不其山鐘銘瑜秀,隱居著不少世外高人,笑著問道:“那你可曾學到什么?是治經還是學玄?” 治經?學玄?文宓聽得一頭霧水,在后世他大學都沒畢業,擱晉國他是個連繁體字都認不得幾個的文盲,他連一首歌都不敢是自己寫的,更不敢冒充文化人,低頭想一想,如實道:“晚輩無福,拜入家先傅門下兩年,家先傅便已仙去。晚輩只是識得一些字,不曾得傳授太多學問! 文宓道最后,又有破罐破摔的沖動,若不是偷眼看到文虎臉上的失望與尷尬,便要承認是個文盲了。 衛瓘聞言有些失望,原本想考校文宓一番,留在身邊的。 甄德在一旁笑道:“大郎雖是學問不好,卻寫得一手好字,以在下看,大有當年元常先生之風! 文宓不知道元常先生是誰,衛瓘卻知道。 元常是鐘繇的表字,鐘繇是曹魏時期有名的書法大家,在真、草、隸、行、篆多種書法上都造詣頗深,最擅長的是楷書,可以是楷書的鼻祖。 衛瓘也是書法大家,寫得一手好草書,衛家書法自成一派,衛瓘承其父衛凱的筆法,根據時下流行的行書與草書寫法,創作出行草,乃是一代大家。 他聽到甄德如此夸獎,心中更是好奇。 甄德接著道:“那一日大郎將這曲子寫在了女墻之上,在下看了很是喜歡,便命人拓下! 完這話,甄德命隨員取來拓字帖給衛瓘看。 衛瓘接在手里,只看了一眼便驚翻杯中美酒。 文宓驚出一身汗來,以為是字帖上的錯別字把老先生雷倒了。 衛瓘先前已知道文宓沒文化,自動忽略了錯別字,其實,在書法大家眼中,錯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寫得漂亮。 衛瓘舉著字帖靠近油燈,看一個字便感嘆一番。 文宓寫的不是行草,形似漢隸,卻寫得形體方正,規矩清楚,筆畫平直,筆勢如飛鴻戲海,生動之至,細看頗具鐘繇之風。 衛瓘看了,滿懷歡喜,笑道:“在墻上能寫的如此行云流水實是難得,來來來,取筆墨來,賢侄莫要藏巧,寫幾個字給老夫看看。” 寫得字被看上,便成了賢侄。 話間便有人把筆墨紙硯端給文宓。 文宓看著文房四寶,好生尷尬,苦笑著道:“晚輩幼時行為乖張,在京都時不曾練字。后來在不其山蒙家先傅教導才開始練習。只是山中沒有紙張筆墨,只能蹲在地上用木棍練習,因此養成了習慣,便不善使毛筆了! 甄德早聽文宓解釋過,笑著對衛瓘點頭。 衛瓘心中了然,讓他在紙上試寫幾個字,再去門外地上寫幾個字。 文宓知道躲不過,硬著頭皮提筆寫幾個字,來到門外,用心再寫幾個。 衛瓘待文宓寫完,兩相比較,果然地上的字寫得更靈活,多了幾分精致,看他在地上寫字時握筆的手法,與毛筆執筆姿勢大不同,不由得苦笑搖頭:“元常先生筆法已失傳許久,你能從尊先傅那里學來實是難得,回京都后定要勤加練習用毛筆寫字。老夫府中有幾個孩子與你年紀相仿,書法也好,你要時常走動,多多切磋,對你書法精進大有裨益。” 對長輩的教誨,文宓只有低頭應是的份,更何況衛家是書法大家,連大名鼎鼎的王羲之都是得了衛家的真傳才得以成名的。 衛瓘完這些,轉頭對文虎道:“季德下次去信給彥孫時,將此事告知與他。大郎既然能蹲在地上練出如此好字,自是有這喜好,莫要因為督促他學武便荒廢了書法! 文虎點頭稱是。 衛瓘趕了一夜路,也是累了,酒飽飯足便告辭甄德,回營睡覺。 文虎也跟著回營,臨行帶著文宓一起,定了明日一早還要考校他的武藝。 來到這世界,知道自己是武勛子弟后,文宓一直堅持提升個人武技,最主要的原因是鍛煉身體,借此提升格斗技巧。 以前當兵的時候,槍械訓練更多,空手格斗,擒拿占的比例相對較少。平時跟四個護衛較量的時候,他發現單挑的情況下,空手擒拿,奪短刃,他年少力虧,也能得手幾次。 可若是換成銅首刀,他便不是敵手,用兵刃一對一單挑也會輸,馬上功夫更是差得一塌糊涂。 唯一拿得出手的射箭,也就是狩獵級別,與高手對射,比拼的是開弓技巧,只是放箭一瞬間的指法技巧,足夠他學很久。 自己人面前不假話,三箭平萬軍就是個笑話。遠距離固定姿用十字弩射殺畢通,對于狙擊手出身的文宓是菜一碟,如果將十字弩換成弓箭,連射兩人便不容易了。 文宓在回營路上把實情一,文虎便明白了文宓刻苦練箭的原因。 射殺畢征是因為距離太近,想射偏都難?尚乜谀羌是壹先射中的,文宓很不好意思地坦白畢征臉上那一箭是瞄著胸**的,惹得文虎哈哈哈大笑不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