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宓在一旁聽著,這一級別的談話他自覺不參與。 顯巧不如藏拙,他不會寫古文,學古人話也很費勁,經常一開口便是山東倒裝普通話。 文宓聽甄德臨淄城居然有蹴鞠可以看,聽到很是心癢,蹴鞠要從娃娃抓起就是一句屁話,為了老祖宗這一偉大發明不被那些只講空話,尸位素餐的敗家賊糟踐,文宓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么。 可惜啊,蹴鞠是在早上,如果是晚上,他一定立刻拉著張環邊喝酒邊看球,看看熱鬧也勝過在這里聽書啊。 晉人秉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訓,主要是因為晚上照明費用太高,娛樂項目太少。 臨淄城有幾家伶園伎館,都在東門附近的康樂坊內,文宓進城時看到了,雖這伎館跟妓院不同,可他對這些地方依舊提不起興趣。 后世各種炒作的,潛規則的,喝綠茶的,直接一絲不掛表演的太多,文宓跟這南家敗家大少爺見識過的不少,對又做又立,賣又不賣的裝純貨沒興趣。 晉國的水準再高也比不過秦淮風月,更不及上人間,文宓沒打算抄襲詩作去討晉國青樓歌姬的歡心,覺得培養點純潔的愛好比較好。 可有什么純潔愛好呢? 文宓聽甄德與郭煥聊些經史典故,聽得如同書一般。 他不通四書五經,不通不是謙虛,而是高抬。 好歹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他來到晉國居然是文盲一枚,原因很簡單,看不懂繁體字啊。 話有南腔北調很正常,錯話可以推是方言俚語,可這認不得字或者寫錯了字,便是地地道道的文盲了。 文宓先前看過很多穿越,那些開掛的家伙一出場就背誦唐詩宋詞釣美眉,這純屬意淫。 從簡體字時代過來的人,到了古代都是連繁體字情書都寫不出的文盲。誰要不服氣可以現在把電腦改設成繁體字試試。 除非你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就這,想要考秀才也要能看懂真草隸篆等各類字體,這年代可沒有宋體或楷書版的書籍。 最重要的是,這年代沒有標點符號。讀懂了繁體字只是第一步,來,翻到《尚書》第三頁,把第一豎行斷句取義試試。 文化不足,只能湊。 還好,文宓對琴棋書畫倒是略懂一點,還能冒充下文人。 真的是略懂,不是謙虛,因為他只勉強能看懂五線譜,卻不會古樂器。其實也不會幾件樂器,除了能分清笛子和簫,他最擅長彈吉他,這是因為沒誰會在校園里彈古琴或古箏向女生表白。 可是,晉國曲譜不是五線譜,這里也沒有吉他。 琴棋書畫,下一個棋。 嗯,棋類里,他最擅長飛行棋、五子棋,能拿出手的還有象棋和軍棋,至于圍棋,厚著臉皮可以入門了。 只是,不知道晉國里出來圍棋和象棋,還有沒有別的。 棋類不通,再書法,他終于可以心安理得一句略懂了,不過僅限于楷書。他的字寫得不錯,那是以前,現在想拿起來要重新練習。當然他只會寫,理論知識暫時免提,粗通一些橫收豎起,勉強分得清草書行書。 算了,寫不了幾個繁體字,略懂只是開玩笑而已,別當真。 文宓冥思苦想許久,只剩畫畫了。他倒是真會畫畫,不過是鉛筆素描以及畫各類圖紙。 額,這年代沒鉛筆,好尷尬。 哦,畫圖紙不算藝術,那么就只剩下水彩筆上色了,如果這屬于繪畫藝術的話。 晉國人用的是毛筆,時下流行的也是毛筆繪制的水墨畫以及工筆畫。文宓對此一竅不通的,更不要油畫了,幸好晉國也沒有油畫。 這便是來到這個時代的苦惱,你以為掌控黑科技,坐擁魔戒就能高人一等,其實與現實格格不入…… 文宓尋思還要在這里生活六十年,決定努力改變他的一言一行,適應著這里的生活,改變原來的習慣,融入這萬惡的封建時代。 不改變真不行,在這里吃個飯都有很大的規矩,父子不同席,主仆不同席。 甄德只是來打打牙祭,文宓便需依禮行事才不至于沒了禮數。 甄德自然是獨自坐在沖門的上首位置,下面是他的幕僚分作兩側,文宓和張環敬陪在末席。 飯菜上桌,文宓要先吃幾口飯,算是嘗飯,然后再請甄德享用。吃飯時注意食不言,當然不是一句話不。 食不言的意思有兩層。一是,吃飯時一句話不許。 據有些死板的詩書世家就是這么執行的,一家子人在一起吃飯時,一句話不,一點動靜沒有,像是關了聲音看電視一樣。 還有一層,是吃飯時少話。自家人在一起都是家長里短,不就不了。可宴席是為了聯絡感情的,一句話不?或者就一句“話都在酒里了”然后關音箱吃飯?不合適。 宴席是要交談的,要話,還要會話。光會話還不夠,話要注意,一定要把嘴里的東西咽下去再。不然,一張口把飯渣湓得到處都是不禮貌。 雖晉國是分餐,各吃各的,你自己不嫌棄自己,別人也覺得不雅觀不是。 當然,還要注意吃態,即使面對朝思暮想的美食,也要口細嚼慢咽。文宓剛才的吃相在自家下人面前沒多大惡劣影響,被外人看到就給老文家丟人了。 晉朝是個禮法相對寬松,卻又等級森嚴,階級明確的時代。 日常的衣食住行都有很明確的等級限制,寒門士族涇渭分明。 舒蕪老先生家財無數,也不得不整穿著白衣白鞋,地位甚至不如農夫。如果不是與文宓同行,是絕沒有資格住進館驛的。 甄德來這里吃飯,張環、文宓還有資格作陪。舒蕪若是來了,只能和李達他們一起偏房用飯。 這就是階級,一身白衣就像烙在他身上的烙印,商賈之名一輩子脫不掉的。 文宓想到這里,聽他們起商賈,便向甄德請教呂蒙白衣渡江的故事。 果然,這白衣渡江是呂蒙的部下扮成了商賈,當時會穿上白鞋和素色衣物,不能穿綢裹緞,也不能披金戴銀,腰間連個佩飾都不能掛,地位甚至比不上農夫。 這是標準的商賈打扮,不是電視上隨隨便便穿一身白衣服,披個白袍子忽悠人的那種。 文宓算是個勛貴子弟,不用穿青白麻衣,可是在更高等的勛貴面前,也沒有坐的資格。 比如,在長公主面前。 這是后話,且先不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