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宓不知道被皇帝下套了,他正在被衛岳坑。 這都是裝逼格惹得禍。 昨他跟衛岳比拼茶藝時,拿了一把扇子裝瀟灑。 他沒想到晉國居然還沒有扇子。也不是沒有,倒是有一種團扇,就像后世印滿廣告在大街上分發的那種,用竹木或者玉骨,配以絲綢扇面制成,在晉國都是仕女才用。 至于折扇,目前還沒有。 文宓的折扇,只是一把普通的竹木白紙折扇,制作也不新奇,扇面也只是用毛筆簡單題了四個字:言不語。這是他的名。 衛岳很喜歡這簡樸又不是雅致的扇子,也想要一把。 文宓當時推托不過,又不能撿來的,只好推到岳學長身上,然后在衛岳殷切期盼下承認自己會做。 衛岳昨日便派仆役出去買好竹木、紙張送到文府來。若不是昨日有全豬宴,不定早逼著文宓做扇子了。 為了哥們義氣,文宓苦笑著應下這差事,暗自慶幸自己參觀過紙扇作坊,依稀還記得作法。其實記不起也沒關系,有現成的樣品,現做也來得及。 文宓手里還有幾把扇子,以前同隊的保鏢都喜歡玩扇子裝文化人。可他們都已殉職,文宓不想分他們的遺物。至于大姐禮品盒里那幾把方家雕刻的沉香木扇,他不準備輕易示人。 衛岳喜歡折扇,還有個理由,他看上了那扇面上的四個字,這把扇子的扇面是某位“大師”為文宓題的,用的是行宋體,語字還是繁體。覺得上面的字寫得好,頗有幾分哲理意境,便不恥下問,向文宓請教。 文宓最得意的就是自個的名,很得瑟地用手在不字和語字上一擋,道:“叔安兄請看,遮住這不字上面一橫,便是個字。這語字遮住了吾,便是一個言。弟這言之名便是來自于此。至于不語,那是家先傅常教導弟沉默是金,要謹言慎行,故而賜下不語居士之號。” 沉默是金,少少錯,文宓把自個名解釋得高大上些,順便胡謅出個名號,也省得被叫做阿飛或是大郎,免得被誤認為流氓或是打虎二郎的兄長。 衛岳聽完笑了,伸手點贊:“尊先傅所言果然不錯,沉默是金。咦,無用山人老先生的高足言不語,這名號倒是一脈相承。賢弟有這自號,日后為兄便稱賢弟的字號了。言賢弟可好?” 言不錯,回歸本姓了。至于不語居士,雖是名號,更像個和尚的法號。不過,表字不都是家長給起嗎?自己胡謅這個合法嗎? 文宓想到這里,先問衛岳:“叔安兄,這表字是家先傅起的,可能用得?” 衛岳奇怪地看著他,堅定地:“自然用的。傅如父,尊先傅便如令尊君侯一般。你雖未及冠,可既然有這個表字,便能用。” 文宓這就放心了,轉而問衛岳:“不知叔安兄有何雅號?” 雅號?衛岳想起自己在京都闖下的名號,猛地搖頭:“這個……為兄尚未想好,賢弟這字號如此有深意,為兄自然也要想個好的。” 一旁邊把玩匕首的張環聽了笑道:“大郎不知,叔安賢弟在京都可有個偌大的名號。” “仲平兄慎言。” “是何名號?” 兩人一起開口,一個制止,一個好奇。 張環看看文宓獵奇的目光,再看看衛岳威脅的眼神,大笑兩聲,對文宓:“大郎自問他吧,想必他不會輕。不過賢弟到了京都,自會知曉。” 吊人胃口真討厭,好吧,不就不吧,看衛岳的表情,不是啥好名。 文宓沒在追問,開始測量自己的折扇,量好扇邊、扇骨、扇面的尺寸,一邊量一邊勸衛岳:“叔安兄,弟事先聲明,這做扇子可是有很多講究,也有很多步驟。就比如吧,這扇骨不是削好竹木就能用的,要放水里煮三個時辰除去竹內油脂,還要放火上烘烤才能定型。兄長若是定要省去這些步驟,這扇子可用不長久。” 衛岳正練習畫扇面,一面是工筆仕女花鳥圖,一面是他自寫的行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衛岳聽文宓完,笑道:“無妨無妨,為兄看賢弟的扇子看得心癢,又不能奪愛,賢弟便隨意做一把給為兄。若是日后做出更好的,為兄再換。” 衛岳都這么了,文宓也不再勸,自個取過竹木,開始按尺寸劈成條。知易行難,做扇子起來輕松,把扇子做好卻很難。 比如削竹子,粗扇邊好削,刮掉竹皮再打磨掉竹刺就行。削薄扇骨片卻很費功夫,沒幾年歷練,就會跟文宓一樣,把十根竹片削壞九根。 張環在旁邊實在看不過,好歹是玩過刀的,主動幫文宓劈竹片。劈完之后,拿著文宓的游標卡尺標好位置打眼。 兩人忙活好半功夫,才把十二根扇骨削好。 文宓清算了一下,十二根扇骨,愣是用了四節竹管,還都是五年以上的老竹,這就是新手強開金手指的代價嗎? 搞定扇骨,文宓開始做扇面,用新作的大羊毛刷子沾漿糊把熟宣沾在絹布上,單是用宣紙太薄,扇不兩下就會壞,只能合二為一。 文宓是個貼手機膜都起泡的主,換成粘宣紙,一不心就弄出褶皺。粗漢干細活,就是這下場。他知道張飛擅畫美人,不知道李逵會不會繡花,反正這兩樣精巧活,他都干不來。 這世上有很多技藝,不是有秘籍,或者知道制作方法,就能輕而易舉做出來的。比如削扇骨,要不是文宓心,手指可能都被削掉了。這粘扇面雖沒有危險,可比削扇骨更難。屏氣凝神慢慢來?文宓快把自己憋死了,手還是抖得不行,搞到最后他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帕金森。 最后,還是旁邊圍觀的文特主動請纓,他問明文宓具體作法之后,便把宣紙拿回他住的跨院。 等他回來時,拿回四張糊好的扇面,每張扇面都由兩張宣紙粘在一起,不光沒有褶皺,連扇面都裁好了,甚至連文宓要求在扇面中間隔一段夾一條絹布都做到了,這是為穿扇骨預留的。 文宓看著筆直的走刀和完美的圓弧,立刻猜到這是位女紅高手,馬上意識到自己犯傻了,應該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宣紙要自然晾干,這事急不得,只能等著。厚臉皮的衛岳看到又多出兩張扇面,便張羅著再做一把折扇。 結果,張環狠狠踢了這貨一腳,他都嫌煩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