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十六歲的文宓,這已是難得的榮寵,文宓知道這是皇帝給裴秀面子。
據(jù)衛(wèi)岳說,皇帝賞錢帛時,錢最多不過一成,剩下的,各種糧食占五成,絹綢兩成,綿帛兩成。因為世間銅少,才有這定例,官員俸祿甚至只有糧帛,一個銅板都沒有。
可文宓直接收到了三萬錢,占了六成。剩下是價值一萬錢的糧食,以及一萬錢的絹綢,沒有次等的綿帛。
送錢的天使說這是裴秀提出的,因為文宓府中只有他兄妹二人(仆役不算入丁口),用不完許多糧帛。
皇帝又不好少賞,便賣裴秀一個面子,破例給了三萬錢。
文宓每想起這茬,都自覺忽略師叔的嘮叨,只念師叔的好。不然,他怎可能坐收五萬錢和一千畝良田。
認識裴秀前,他還是個窮吊絲,是哥仨里面最窮的。現(xiàn)如今,張環(huán)、衛(wèi)岳已經(jīng)開始張羅斗地主的事情了。
文宓看著成斤的銅錢進入庫房,覺得身上疼痛的感覺瞬間減輕,也不再想離家出走了。
甭管皇帝是不是服用五石散過多,才發(fā)下大筆銅錢,眼下揍衛(wèi)岳比什么都重要。
衛(wèi)岳挨揍是因為他把舒然的事捅了出來,在這當口簡直是火上澆油。
酒肆療傷一事持續(xù)發(fā)酵,早已流傳成英雄愛美人,美人惜英雄的故事。目睹過白衣女子的太學生都覺得白衣女子應該是被文宓俠義所傾倒,她恬靜的笑容被夸大為脈脈含情的注視。
文宓臉上的血污也掩蓋不住他內(nèi)心的喜悅,一個滿身殺氣,身負重傷之人怎么會對一個陌生女子完全放下戒心,敢讓她用針線縫傷呢?
醫(yī)工救死扶傷是醫(yī)者本分,只是那女醫(yī)工為何對地上的盜匪不聞不問,又不顧男女大防,親手給文宓喂藥,還細心為他擦拭嘴角。
由此看來,兩人不是互相一見傾情,便是早已認識。
裴秀被流言所擾,甚至派人去訪查過天氏族人,看看有沒有叫做天使的女子,卻一直沒有下落。
文宓早坦言不是,衛(wèi)岳卻不小心將歷城之事說出來。
裴秀以穩(wěn)妥起見,決定仔細甄別一番。既然衛(wèi)岳認識舒然,便派他去指認,衛(wèi)宣見過白衣女子,被派去辨認。
一次“偶然”的機會,衛(wèi)宣見到舒然,確認舒然不是那位女醫(yī)工。
這下子兩家又頭疼起來,文宓則準備再度離家出走,這家沒法呆了,一群瘋子。
舒然不是天使的消息,給兩家潑下大盆涼水。
裴秀不擔心舒然是天使,士族商賈之間身份差距太大,他又準備讓文宓為宋家續(xù)香火,斷不會讓舒然為正妻,若真是兩人情投意合,便早早納為妾室,一來讓文宓有人照顧,二來也能空出正妻之位,他已經(jīng)派人去問自家表外甥女的消息。
衛(wèi)老夫人也有同樣的顧慮,她聽到太多流言,擔心文宓真的與那個叫做天使的女子有私情。而且,根據(jù)衛(wèi)岳所言,舒家女子和文宓關系也不一般。
老夫人不免有些猶豫,決定等文宓的明確態(tài)度,他若有意家里的哪個小娘子一定會來提親的。
老夫人擔心這不錯的女婿被別人搶去,吩咐衛(wèi)岳多留意此事,不妨先問下文宓,到底看中府中的哪一位。
衛(wèi)岳將這話問文宓,立刻被文宓暴揍一頓。事情本來夠亂,你這廝還在裹亂,當真該打。
這當口添亂的不光是衛(wèi)岳,還有裴夫人。
裴秀為文宓婚事奔波的時候,家中后院出了狀況。
裴老夫人跟裴夫人說起衛(wèi)家適合婚配的兩個小娘子的情況,無意中說起她們跟文宓、裴琰的年齡相仿。
裴夫人將這話記在心里,便讓人去問文宓的生辰八字。
等文家那邊給了答復,裴夫人大吃一驚。文宓竟然與裴琰是同年同月同日同一時辰所生,再一細問,居然出生時刻都一樣。這也是晉國不分時分秒,不然倆老太太一定會精確到秒。
這世上居然有如此巧合之事,倆老太太討論了半天,恰好被裴秀聽到。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裴秀跟裴夫人回房后,緩緩說出自己的想法。為文宓尋妻,是為延續(xù)宋氏血脈,為何不考慮自家女兒,琰兒身上也有宋氏的血脈,又和文宓沒有血緣關系,他們兩個若成,生下的孩子過繼給宋氏正合適?何必再去把姨娘家的孫女找來。
裴秀通過這些日子的觀察,發(fā)現(xiàn)文宓只是才學差些,卻很擅長別的技藝,一個人能將一座莊園和一個府邸打點得井井有條,不光知人善任,還勤勉好學,是個可以培養(yǎng)的苗子。
裴夫人見文宓的次數(shù)不多,每次印象也都不錯,覺得這是個孝順懂事的孩子,而且在男女之事上潔身自好,待人接物也是規(guī)規(guī)矩矩,出身雖差,倒是可以考慮。
夫妻倆商議半天,覺得不必急于給文宓選妻,且寬心看一看,看文宓與裴琰是否能合得來,是否真的有緣。
文宓不知道衛(wèi)家和裴家發(fā)生了什么,只覺得這相親之事就像一股龍卷風,來的快,去的也快。既然衛(wèi)家消停了,裴家也消停了,他也不再想著離家出走了。
晉國人通常把受傷稱作血光之災,文宓不這么認為,至少這次血光給他帶來不少好運。
這次是從皇帝那里得到大把金錢,與皇室關系趨于緩和。
前些日子,尚書臺要從文家訂購一批鵝毛筆試用,提出同樣要求的還有太學。
司空裴秀兼任著尚書令,自然在其中起大作用,他將文家的鵝毛筆搜羅一空,送往宮中與尚書臺使用。鵝毛筆書寫方便,可以減少竹簡,紙張的消耗。書吏們學會使用鵝毛筆書寫以后,對鵝毛筆大加贊賞,認為鵝毛筆可以作為毛筆的輔助,用以書寫更小的字體,以及快速書寫記錄。
文宓謝絕了太學的訂購,并將尚書省訂購的數(shù)量削減大半,然后分別回書,祥陳鵝毛筆的優(yōu)缺點,建議使用毛筆熟練,書法了得者方可使用鵝毛筆,否則,對個人書法精進無益,并說文家的鵝毛筆產(chǎn)量有限,不能大規(guī)模供應。
最主要的原因文宓沒說,他擔心被人攻訐,畢竟鵝毛筆大賣,一定會觸犯某些人的利益,也會引起書法愛好者的反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